賀娟+趙樹富
摘 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產(chǎn)生興趣,才會樂于學、主動學。積極的情感可以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培養(yǎng)學生愛學的情感、會學的能力,在發(fā)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發(fā)展,從而自主學習,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 英語教學 學習興趣 師生關系
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語言運用能力?!边@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為什么要把趣味歸還給學生呢?因為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感興趣,就會把這件事做好。學習也一樣,如果對學習感興趣,就會學得更快、更好,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呢?
一、關愛學生,融洽師生關系
愛是教育的源泉。學生渴望教師的愛就像禾苗需要雨露陽光一樣,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善良的真誠的心,才樂于聽老師的教誨?!坝H其師,信其道”,點滴的關愛就能拉近心與心的距離。要讓學生快樂學習,教師就必須愉快教學。愉快教育是充滿愛心的教育,沒有教師的愛心,就沒有愉快教育。教師關愛學生所形成的美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實施愉快教育的基礎。教師關心、愛護、鼓勵、欣賞學生,既能大大增強學生的求知欲,使其對學習、對人生充滿希望和愉悅感,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又能促使其更加尊敬與信任教師,愿意與教師溝通;學生尊敬和信任教師,則有助于強化教師的責任感、成就感,增強教書育人的動力和能力。無數(shù)教學實踐證明,師生關系順利、融洽、親密,有助于教師的教,也有利于學生的學;師生關系存在障礙,彼此隔閡甚至對抗,則教師提不起教的興趣,甚至無心教,學生則厭學,學不進,因此在英語課堂上一定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形成師生同樂的局面。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氣氛
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持有效的學校氣氛的創(chuàng)設有事以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和前提的。”因此,首要一點便是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消除緊張的焦慮情緒,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緊張、冷漠的氣氛會大大抑制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得課堂教學刻板生硬,死氣沉沉。
1.誘發(fā)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習興趣。古人云:“未見意趣,必不樂學?!笨梢娕d趣是學生認識的需要,也是學習的強大動力。興趣越濃,注意力越集中,觀察也就越細致,反應越清晰,思維、記憶等各種智力活動也最有成效。營造輕松活潑的英語課堂氛圍,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快樂地學習英語。那么,學生的這種學習動機從何而來呢?這就要靠教師的教學藝術,要靠教師組織有成效的學習活動,誘發(fā)學生的思維,如設置懸念、創(chuàng)設情境等,將學生置于“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狀態(tài)。
2.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英語學科是充分發(fā)揮其語言功能、講究對話的藝術,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全班學生主動參與,使其克服羞于開口的毛病,積極參與語言交際活動。在英語教學中,我常常用鼓勵的話語激勵學生,讓學生能夠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每一課都盡量創(chuàng)設大量情境,并提供廣泛的語言材料,讓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這樣本來只有幾句話的內容,經(jīng)過處理,就成為一個生動有趣的說話練習。長期訓練,使學生克服說英語的膽怯心理,變得自然大方,樂學愛學英語。
3.充分發(fā)揚民主,營造和諧氣氛,讓學生動起來。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愛動是孩子的天性。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將“動中學,學中動”有機結合,使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耳、動手,以最佳心理狀態(tài)投入學習中。這樣學生學得趣味盎然,教師也教的得輕松自然。
三、讓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活起來
單一、呆板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會讓課堂變得枯燥乏味。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應是快樂的、靈活多樣的、豐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無聲的,教師上課節(jié)奏要快,以訓練學生的反應思維。學生的有注意時間大多超過20分鐘,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學方法呆板、節(jié)奏慢,就會出現(xiàn)學生做小動作或小聲講話等不良現(xiàn)象。因此,教師應抓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短暫時間,用學生能接受的節(jié)奏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如游戲、唱歌、動作、競賽等,使學生既緊張又活潑,在輕松愉快而又緊張刺激的氛圍中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不會感到厭倦。實踐證明,這種形式的學習,讓全體學生都動起來,從動腦、動口、動手等方面提高學生興趣,并在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
四、欣賞學生,多給學生以肯定和鼓勵
學習英語的過程就像是學走路,摔倒了爬起來,然后接著摔接著爬直到最后能自己獨立行走。學習也是一個在學中錯、錯中學,邊錯邊學,逐漸減少錯誤、避免錯誤的過程。學生總是期待成功的,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多肯定,多表揚,多鼓勵,帶著欣賞的眼光去看學生,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每一個進步,嘗到每一分成功的喜悅。成功和愉快總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成功能使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進取心。在課堂教學中,設法創(chuàng)設競爭和取得成功的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使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感受到努力的價值。特別對于“差生”來說,教師要給予更多的關懷,耐心啟發(fā),因勢利導,不論是課堂提問,還是在單元測試中,多為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只要他們在學習中取得一點成績,都要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比如,讓基礎差的學生優(yōu)先回答一些簡單易答的問題,讓他們體驗到成就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強取長補短、迎頭趕上甚至超越的信心。實踐證明,學生成功的機會越多,興趣越濃,動力越大,成績就越好。在教學中,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遇,使學生把學習英語當成一件樂事,在成功的基礎上爭取更大的成功。
五、給學生更多空間
也許是因為教師和家長對學生有很高的期望,也許是因為當前社會的競爭更加激烈,總之,現(xiàn)在的學生的確不輕松,許多無形的壓力加在了學生的身上。假如這些壓力真的來源于如日趨發(fā)展的世界,我們無可厚非。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許多壓力是教師和家長所造成的。假如一個人對一件事很有趣,很愿意做這件事,他便會付出很大的努力去完成。如果他感覺這件事很枯燥但又不得不做,他便不會在這上面下很大的功夫。學習也是如此,被動地、不自覺地學習是不會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這種被動和不自覺會讓學生喪失對學習的興趣,認為學習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這也是看管下的學生“貪玩”的原因。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主動學習呢?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不要過多地“管”學生,讓他們做自己的想做的事情,因為對學生過分的要求和看管本身就會使學習變得被動。
因此,為有效實施新課標,我們積極探索構建英語快樂學習新課堂,讓學生自由地施展個性,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自然而然就敢用英語大膽發(fā)言、積極思維。
參考文獻:
[1]傅道春,主編.教師的成長與發(fā)展.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英]赫·斯賓塞,著.顏真,譯.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
[3][英]羅素,著.楊漢麟,譯.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4]李鎮(zhèn)西.愛心與教育:素質教育探索手記.四川少兒出版社,1998.
[5][美]加里·D·鮑里奇,著.易東平,譯.有效教學方法.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