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吳贊贊
摘 要:隨著時代的前進,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以灌輸、說教為主的教育方法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需要。尤其對于職業(yè)高中的學生,在教育和班級管理中要有更多的情感投入,情感教育尤為重要。作為職高班主任首先應和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尊重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學生、愛護學生。只有這樣,才可以促進學生健康地成長,實現(xiàn)職高學校班主任工作目標。
關鍵詞:職高班級管理;情感教育
班級作為教學、組織活動、紀律規(guī)范的基本單位和學生進行交往及個性成長的最小環(huán)境,其管理也應該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只有講究技藝的班級管理才能消除師生間的隔閡,增強教書育人的效果,讓班級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而情感對于一個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
職高學校的學生多數(shù)是中考失利或原本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他們學習基礎差,缺乏學習興趣及學習目標。由于班主任工作涉及到學生的方方面面,班主任想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離不開溝通。因此,職高班主任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在班級管理中把握好溝通的藝術,與學生構建和諧的關系,促進和諧班級和校園的形成。因此,把情感教育滲透到班級管理中來,從而在平等、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一、要了解學生
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就應該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不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就談不上情感教育。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經常深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特長等,傾聽學生對班級管理的意見和意愿,使學生與班主任能夠進行平等的溝通交流,實現(xiàn)師生間的相互信任。通過交流和溝通,有利于班主任掌握每個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自我約束能力等情況,充分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學生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手段,應當把了解學生和教育學生緊密地結合起來,既要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了解學生,又要使了解學生的過程成為教育學生的過程。例如,可以經常在課堂教學、聽課、早讀、輔導、下課、體育課等時間觀察學生的情況。觀察越是深入細致,就越能正確認識學生,因為這些時間充分表現(xiàn)出學生的思想變化、興趣愛好和才能、心理變化等。
二、要關心學生
愛的情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說,清能動情。在我們職高班級里的學生一般都是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比較差的,因此作為職高班的班主任更需要關系學生的疾苦,并努力去幫助他們,當他們覺得自己被人注意、重視而不是被忽略和遺忘時,就會產生被喜愛之感。特別是住校學生,單親家庭的學生,學習差的學生,更需要班主任的關心。我校要求學生每周寫周記,從周記中能了解到許多情況。例如,學生上課的守紀情況、值日工作情況、同學之間的關系、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心理問題等。周記中會把班主任當作自己的知心朋友,談自己的心事、自己的困惑,會對他們信任的班主任講真話,這就有利于班主任及時處理班級的新情況。同時,班主任也可與談話結合起來,為師生間搭起情感的橋梁。關心是愛的體現(xiàn),也是情感教育的體現(xiàn)。
三、要幫助樹立自信心
作為一個職高班的班主任,一定要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走進職高的學生大多心里比較自卑,因此,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是我們每個班主任首先應解決的問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班主任對學生就要有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與他們進行心靈的溝通,和他們成為朋友。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要講究心理策略,對學生加強暗示法、激勵法、表揚法。教師通過語言、行動激勵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能學好。當學生學習上有一點進步時,教師就應該及時當眾表揚。教師要走到學生中去,平時要多和學生交流聊天,多鼓勵他們。教師應采用多層次激勵,幫助他們找回自信。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愉快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激起學生的學習激情和興趣,這會讓學生消除自卑心理,感到自己并不比別人差,可以做很多事情,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因此,作為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在日常生活中多與學生接近,交心談心,使學生感覺到老師在乎他、關心他和信任他。要多激勵表揚,多給學生鼓勵的眼神和信任的微笑,以真摯的情感、平等的視角、交友的心態(tài)去待學生,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感情的橋梁,以愛感人,以情動人,用真誠和鼓勵喚起學生的自信。
總之,情感是融洽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提高班級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作為職高班主任應和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尊重學生,深入了解學生、愛護學生。只有這樣,才可以促進學生健康地成長,實現(xiàn)職高學校班主任工作目標,使每一位職中生都能成為自信快樂,能為社會發(fā)展做出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