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冬平
[摘要]高中歷史教師科學設計導入方式,體現(xiàn)的是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智慧。依據(jù)教情、學情開展合理設計,能夠快速激發(fā)課堂源動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為課堂教學順利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關鍵詞]高中歷史 課堂導入 技巧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250097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課堂導入是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堂導入方法眾多,教師要對教材學習內(nèi)容和學生接受實際展開有效設計,復習導入、故事導入、媒體導入、設疑導入等,都是歷史課堂教學常見的導入方式。教師針對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學習實際選擇導入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效果,贏得課堂教學主動權。
一、復習導入,實現(xiàn)認知有效對接
復習導入是最為常見的導入方法,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學習內(nèi)容,目的是引導學生溫習舊知,為學生接觸新知做好銜接。復習導入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展開,不一定是上一課學習的回顧。以下是《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的課堂導入。
師:請大家回顧一下,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生:秦王嬴政采用皇帝稱號,創(chuàng)立皇帝制度;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協(xié)助皇帝實現(xiàn)集權;地方推行郡縣制度。
師:中央三公中丞相的職能權利有多大?
生:丞相位高權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幫助皇帝挾制官員,實現(xiàn)中央權力的高度集中。
師:秦中央政治制度開創(chuàng)集權統(tǒng)治先河,漢朝時沿襲了秦朝的集權政治制度。
通過師生互動回顧秦王朝中央集權政治制度,學生對集權政治有了一定認知,教師引出漢承秦制學習內(nèi)容,學生學習思維自然實現(xiàn)對接。
二、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學生思想活躍,對故事感知興趣也從聽“熱鬧”過渡到聽“門道”,教師利用歷史故事展開教學引導,能夠很好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在學習《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時,教師通過講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展開導入:傳說很久以前,黃河流域年年發(fā)大水,不僅將莊稼都淹死了,甚至將老百姓的房子也沖垮了。當時部落首領叫舜,他派鰥去治水,結果屢遭失敗,鰥的兒子禹毛遂自薦要求治水。他采用疏通的方法,把洪水引到大海。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豐功偉績?yōu)楹笕怂鶄鲹P。這個故事大家都比較熟悉,禪讓制由此誕生。什么是禪讓制呢?學生踴躍發(fā)言,課堂學習氣氛漸濃。教師利用歷史故事作為引導,自然引出“禪讓制”進而對夏商周政治制度展開探討。大禹治水故事并不新鮮,但學生能夠從這個故事介入,順利實現(xiàn)思維過渡,從禪讓制的出現(xiàn)展開這段歷史學習,學生的認知當然是比較深刻的。
三、媒體導入,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
多媒體能夠?qū)⒇S富多彩的圖片、視頻、動畫、音頻、文字等信息,以聲光電的形式傳遞到學生面前,給學生多種感官造成刺激,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其學習主動性會大大提升。
講到《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一課時,教師設計思考問題:中國和英國兩個國家相隔遙遠,19世紀中期,英國利用輪船遠渡重洋,來到中國,那時來回一次要好幾個月,為什么這兩個國家會爆發(fā)戰(zhàn)爭呢?學生大多了解這段歷史,有學生提及鴉片,自然切入到學習內(nèi)容——鴉片戰(zhàn)爭。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影視片段《虎門銷煙》,學生觀看相關情節(jié),感受中國屈辱歷史記憶。
四、設疑導入,啟動學生探索思維
古人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師在課堂導入進行設疑,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探索熱情。教師要對教材學習內(nèi)容進行深度挖掘,找到文本生本思維對接點,設計深度適宜懸疑問題,吸引學生積極探索的目光。高中學生有比較強的探索意識,對懸疑問題有特殊敏感性,教師針對學生關注熱點展開問題設計,具有極強針對性,學生參與度很高,推動課堂教學順利展開。
教師設計懸疑問題導入時,需要關注幾個點:首先是針對學習認知點,其次是針對學生關注點,再次就是選取問題投放點。在學習《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時,課堂導入時教師設計懸疑問題:日軍軍事侵略的進程包括哪些主要內(nèi)容?日本為什么要侵略中國?日軍在中國淪陷區(qū)是如何進行殖民統(tǒng)治的?你認為侵華日軍對中國人民犯下了哪些罪行?學生自發(fā)展開討論。課堂探究氣氛很熱烈。教師檢查時,學生大多能夠圓滿完成學習任務。
教師一連提出幾個問題,而且這些問題都是學生比較關注的。學生對問題有探索興趣,并通過合作學習獲得學習認知體會,為進一步學習做好認知準備。學生大都對抗日戰(zhàn)爭相關內(nèi)容比較熟悉,因為大量影視作品的廣泛傳播,但學生對戰(zhàn)爭深層次原因缺少認知,教師以此展開引導,學生介入迅速。
課堂導入方法探索是教師教學設計的重要內(nèi)容,根據(jù)教學實際作出理性選擇,符合課堂教學實際需求。在具體實踐中,教師不必拘泥于課前設計,要充分考慮學情實際進行調(diào)整和改變,以提升課堂導入實效性。
(責任編輯 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