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
摘要:對于我們小學英語教師來說,認清我們的任務,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在有趣的學習中掌握最基本、最常用的口語,讓他們能在真實生活交際中運用是我們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能直接培養(yǎng)、切實體現(xiàn)學生說的能力應該是對話教學環(huán)節(jié)。本文通過對小學英語對話部分應該說還是該背問題的分析,來探討小學英語對話教學。
關鍵詞:小學英語;對話教學;背誦;英語口語交際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87-02
小學英語教學可以說就是對話教學。《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培養(yǎng)小學生具有以聽、說能力為主的初步交際能力。對話部分會背與會說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小學教師如何處理好對話部分的背與說,關系到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及英語水平高低的問題。經(jīng)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我認為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應認識到以下幾點:
1.對話要說而不是死記硬背
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能非常流利地把課文背下來,但很少聽他們開口說英語。是什么導致他們不能用簡短的英語進行對話和交流?"無論從語言的發(fā)展或學習語言的自然規(guī)律或用語言交際所采取的形式來看,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語言教學與研究中都顯得特別重要。海姆斯的交際人種論認為說話是一項'需要技能的工作',因此,我們的英語教學沒有理由不把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置于首位。"
小學英語牛津教材每個單元都是一個微型小對話。包含了一些語法知識點。很多小學教師教學模式多采用講授知識點和讓學生背誦對話。有的老師對背誦要求很高,不準與原文有任何的偏差。但他們從來不要求學生在課堂或課外用英語交流。學生一旦離開課本,就成了"啞巴"。他們不能自如地在真實的情景中運用英語進行日常對話,交流信息和表達思想感情。究其原因,他們老師僅限于應試教學,考什么學什么,不考不學。本來完整的對話被一些老師以知識點為主,拆分地七零八散,支離破碎,從而導致學生不知如何去說英語,相互之間不會用英語對話,對話背的再好分考得再高又有什么用呢?這與我們一直反對的啞巴英語又有什么區(qū)別呢?讓學生能在真實生活交際中運用,才是我們教學英語的真正目的。因此,小學英語對話千萬不要死記硬背,應"說"字當先,我們所要追求的是讓學生會說,能說,敢說。
2.培養(yǎng)聽的習慣,傳授聽力技巧
對于缺少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大多數(shù)中國小學生來說,聽是他們獲取英語知識和純正優(yōu)美的語音語調的唯一途徑,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聽力,才能聽清、聽懂別人說的英語,才能使學生有信心用英語進行交際,才能促進英語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那么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聽力水平,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傳授一些聽力技巧,如讓學生邊看書邊聽錄音并跟讀,然后讓學生合上書,教師就錄音內(nèi)容提問,以此檢查聽錄音跟讀的效果,教師出其不意地聽錄音提問題,學生會隨時警惕老師的提問,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注意力集中的良好習慣,還能訓練學生敏捷的思維和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
3.積累說的素材、搭建交流平臺
學生的口語水平是衡量英語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說英語離不開語言材料的積累,因此教學中一方面要善于挖掘和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本身所蘊含的口語資源,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捕捉和巧妙運用課外讀本中的口語資源,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積累,教師可為他們搭建多個交流的平臺,設計各種活動,如英語演講、口語擂臺、小劇本和口語角等,一次次充滿趣味的競爭,一個個生動活潑的表演,一幕幕輕松詼諧的劇情,不斷地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激勵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心。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當他們懷著濃厚的興趣學習時,大腦皮層處于一種最佳狀態(tài),當進行語言活動或游戲時,感知更清晰,想象更活躍,思維更深刻,記憶更牢固。通過這些方法,就能使英語的學習形式由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變乏味為有趣,化被動為主動,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快速提升小學生的口語能力。
4.學以致用才是目的
4.1機械背誦,會背不會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小學生學英語首先接觸地是26個字母,學生會反復地讀,反復地背,按順序從A??Z背地滾瓜爛熟,老師認為學生掌握26個字母是萬無一失的,也就不在過問了。但后來我卻發(fā)現(xiàn),如果挑出單個的字母讓學生認,一部分學生卻說不出來。學句子也發(fā)生類似的情況,學生把這個句子背地滾瓜爛熟,也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但他僅僅會說這一句話,并沒有想到認識、理解這句話當中的某個單詞,當他們再次遇到這個單詞的時候,他們表現(xiàn)出地是不認識這個單詞,句子由單詞組成,當然也不認識新句子,對話由句子組成,當然他們不能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所,不同的情境下說出合體的語言。當然背的多了,也可能會說的多,但絕對不是我們所說地對話,而是一種較復雜的"人機交流"。"機"當然是指背的一方,當別人與他對話時,他僅僅能夠快速地從他已記住的現(xiàn)成的句子中找出能應答對方的句子,然后再"說"出來,也就是機械地背出來,雖然不是答非所問,但也一定不會很貼切。機械背誦不可取,要知道人類的語言是豐富多彩,千奇百怪,隨心所欲的,要記住多少句子才能應付自如呢?
4.2怕犯錯型。"說"不要怕犯錯。有些老師和學生認為"背"會百分之百的正確,而"說"有可能犯錯,從而出現(xiàn)部分教師不讓學生說,學生不敢說的現(xiàn)象。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訓練用"英語說"的交際能力:課堂上,教師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鼓勵學生也要用英語說,學生的聽說能力會得到加強;課外,學校應多舉辦英語角、用英語自我介紹和演講比賽等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多鼓勵,少指責,多表揚,少批評,多示范,少糾錯,盡可能讓孩子們不產(chǎn)生畏難情緒,放下思想包袱,多開口說英語。當學生說錯英語時,把握合理的糾錯時機和掌握正確的糾錯方法。在英語教學和開展活動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當學生說英語時,教師往往是認真仔細地聽著學生所用的每一個詞句,而且一些教師一但聽到學生在語音、語調、語法上有什么差錯,就馬上打斷糾正。這種見錯就糾,甚至打斷學生的講話來糾正錯誤的方法,不僅打斷了學生的思路,影響學生完整地表達,長此以往,學生考慮與擔心的是自己的句子有無錯誤,過多地注意語言形式的正確性,從而缺乏自信心,漸漸就會失去口語表達的愿望。
總之,在小學階段,教師應教會學生記住單詞、基本的句型、句子、簡單對話,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大膽地說英語,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讓學生多用英語進行對話和交流,學以致用,實現(xiàn)小學階段學習英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