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剛
想賺你錢的人比比皆是,對于不靠譜的忽悠,我們得長點心。面對那些熱情推銷投資項目的人,只要你夠細心,通過對某些小細節(jié)的觀察,就能分辨真假。
只說“我們”,很少說“我”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研究表示,大多數(shù)說謊者都很有戒備心,所以在說謊的時候,會本能地不和自己扯上關(guān)系。他們的話語中,常常用“我們”來代替“我”,比如他們會說“我們這家公司非??孔V”“我們向你保證”等等。
誘惑力十足,甚至超出你的想象
中獎短信你當然不會輕信,可有些回報率驚人的理財項目呢?它們的利潤可能大大超出預(yù)期,推銷者也說得頭頭是道,幾乎讓你覺得沒有風險。這時,你需要更清楚地知道這些理財或投資項目背后公司的背景,相反,正常途徑的理財或金融服務(wù)都會預(yù)先告知風險。
滔滔不絕,不給你思考的時間
為了快速成交,別有用心者會連珠炮似的向你兜售他們的優(yōu)勢,這些理由都是事先編排好的,甚至在詞窮時不斷重復(fù),好迅速占領(lǐng)你的時間和大腦,讓你沒機會提出問題。如果你此時喊停,然后冷靜一小時,仔細捋一捋邏輯,就能發(fā)現(xiàn)很多破綻。
喜歡用專業(yè)詞匯
為了顯得專業(yè)并讓你無從查證真?zhèn)?,推銷者往往會頻頻提及一些非常專業(yè)的詞匯,其中大部分是他們自造,或偷換概念的。在理財方面,你聽不懂,或不熟悉的領(lǐng)域,就不要碰。
面對面時,對方小動作不斷
當你面對面和說謊者聊天時,他們不會讓你覺得破綻百出、坐立不安。相反,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人衣冠楚楚,有一種職業(yè)上的可信賴感。但他們說話的姿勢可不太自信,往往不會將身體打開,用胸腹面對你,相反會兩手交叉抱胸,或合胸收腹,手上的小動作不斷,一會兒放在兜里,一會兒扇動向你游說的資料,一會兒又撓撓頭發(fā)。小動作頻繁,是一個人不安的表現(xiàn)。
直覺告訴你不對
有時候,直覺還是非常管用,尤其是女人的直覺。在一番狂轟濫炸的推銷后,理性往往不足以讓你在短時間內(nèi),分析出個ABCD,但你頭腦中感性的經(jīng)驗會迅速做出反應(yīng),覺得好像哪里不對,卻又說不出來。這時,請相信自己,至少等等再說。
(摘自《悅己》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