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保仙 朱華偉 田德增
河南安陽地區(qū)醫(yī)院 1)內分泌科 2)神經內科 安陽 455000
?
2型糖尿病并頸動脈血管病的危險因素研究
任保仙1)朱華偉2)田德增1)
河南安陽地區(qū)醫(yī)院 1)內分泌科 2)神經內科 安陽 455000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并頸動脈血管病的危險因素。方法 選取2型糖尿病并頸動脈血管病42例患者為觀察組,同期收治的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44例為對照組,比較2組臨床資料。結果 觀察組年齡明顯大于對照組,平均病程明顯比對照組長,且合并高血壓、吸煙者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FCP明顯低于對照組,HbA1c、TG、FPG、TC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吸煙、病程長、年齡大均是2型糖尿病并頸動脈血管病的危險因素,應給予高度重視,預防頸動脈血管病的發(fā)生。
2型糖尿?。活i動脈血管??;危險因素
已有研究[1]顯示,相較于非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頸動脈粥樣硬化事件如腦梗死、心肌梗死等風險高出3~4倍[2],同時合并頸動脈血管病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討2型糖尿病并頸動脈血管病的危險因素,為疾病預防提供參考具有重要價值[3]。本研究通過對比2型糖尿病并頸動脈血管病、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其危險因素,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3-04-2015-06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頸動脈血管病42例患者為觀察組,男26例,女16例;選取同期收治的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44例為對照組,男26例,女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診斷標準,且對本研究知情同意。2組患者性別組成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均在同1 d展開3次血壓檢測,以平均值為最終結果。采集患者晨起空腹(空腹12h以上)靜脈血,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中糖化血紅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膽固醇(TC)、血清C肽(FCP)等。同時調查表調查患者病程、是否合并高血壓、是否吸煙等。
2.1 2組基本資料分析 2組平均年齡、平均病程、合并高血壓、吸煙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危險因素指標比較 觀察組FCP明顯低于對照組,HbA1c、TG、FPG、TC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2組基本資料比較 [n(%)]
表2 2組危險因素指標比較
糖尿病為我國常見疾病,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及不良生活習慣逐漸常見,糖尿病發(fā)病率明顯提高。與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現(xiàn)心肌梗死或腦梗死等疾病,導致患者臨床治療難度加大、殘疾或死亡風險加大[4]。
我院通過對2型糖尿病并發(fā)頸動脈血管病患者(觀察組)與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對照組)的一般資料與血清指標檢查結果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中吸煙人數(shù)、合并高血壓人數(shù)占比明顯比對照組高,由此可見,高血壓、吸煙等是此類疾病的危險因素。同時,觀察組患者年齡、病程均比對照組大,患者血脂指標、血糖指標所得值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高血脂、高血糖、病程長、年齡大也同樣是2型糖尿病并發(fā)頸動脈血管病的危險因素。C肽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人血管內皮,促使血管內皮功能失衡癥有效改善,而觀察組患者C肽水平明顯比對照組低[5]。經過分析可知,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應實施戒煙干預,使其改變自身不良習慣,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對血脂、血壓及血糖等進行積極有效的控制,從而預防頸動脈血管病的發(fā)生。對于病程較長、年齡較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應定期對血脂、血糖進行檢測,定期檢測相關生化指標的,當各項指標出現(xiàn)異常后應及時到醫(yī)院接受對癥治療,盡可能減少患者并發(fā)頸動脈血管病的風險。
綜上所述,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吸煙、病程長、年齡大均是2型糖尿病并頸動脈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對于有上述因素的糖尿病患者應給予高度重視,預防頸動脈血管病的發(fā)生。
[1] 廖方利.彩色多普勒超聲評價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后頸動脈血管改變[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5(1):116-118.
[2] 楊貴志,唐愛.高頻超聲評價2型糖尿病患者頸動脈血管重構的價值[J].山東醫(yī)藥,2010,50(13):61-62.
[3] 王曉靜,劉明輝,彭清海,等.瞬時波強度評價糖尿病患者頸動脈血管內皮功能[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9,25(8):1 400-1 402.
[4] 馮德勇,田茂倫.32例2型糖尿病患者頸動脈血管重構情況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1,51(35):72-73.
[5] 晏丕軍,馮健,張志紅,等.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總膽紅素水平與胱抑素C的相關性[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37(1):92-97.
(收稿2016-02-12)
R587.1
B
1673-5110(2016)22-0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