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艷芬
語言是傳遞交流信息、表達思想感情的工具。課堂上信息的傳遞主要通過教師的口頭語言來進行。因此,口頭語言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的基礎。教師口語是否標準、熟練、生動,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成敗。那么,教師該如何錘煉自己的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呢?
一、言為心聲,以情感人
有人說:對生活有情,才能對生活有所發(fā)現,生活才能給你增添無限意趣。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不僅僅是單調的教與學的關系,而是一種師生雙方感情和思想交流和體驗的過程。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投資,把自己真誠的愛用親切、鼓勵、尊重和贊賞的語言奉獻給學生,從而開啟學生的心智,激發(fā)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新學期初,師生之間不太熟悉,第一單元剛好介紹了“Hello! Nice to meet you!”“What
“Good morning!”s your name?”等見面問候語,我便發(fā)動學生把姓名等個人情況寫成小紙條,我自己也寫好了個人情況,然后折好裝入一個自制的抽簽筒。每次抽出兩張,抽到的雙方相互問候、介紹和握手。這樣做使學生在游戲和歡笑中增進了認識,加深了了解,真正體會到了師生間的民主、平等和友好感情。
二、妙語如珠,聲聲入耳
語言生動形象,充滿感情色彩,學生才會愛聽、愛學,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這也是上好一堂英語課的關鍵。
1.恰當引用諺語增強感染力
要能吸引學生學習,英語課堂教學應力求語言生動形象,瑯瑯上口。巧妙地穿插一些諺語、故事等有關材料,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并能深化所學知識。英語諺語短小精悍,音韻和諧。教師若能恰當地運用英語諺語,在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中脫口而出,會收到貼切、生動、幽默、風趣等意想不到的語言效果。例如在講“On the farm”一課時,借助多媒體手段配音教學,首先欣賞一段西山農場恬靜、祥和的田園交響樂曲,各種動物的叫聲不絕于耳。接著我結合課文內容,提問學生農場里有哪些動物。其中一位學生立刻回答:A dog(一只狗),同時還形象地來了個口技表演,一陣惟妙惟肖的狗叫聲,引來全班哄堂大笑。笑畢,我非常嚴肅地在黑板上寫上“ You naughty dog”(你們這些淘氣鬼)和 “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時)兩句,并向學生們做了解釋。他們終于恍然大悟,懂得了“ dog”一詞在英語中毫無貶義,同時,對英漢文化的異同又多了一些認識。
2.學會使用體態(tài)語言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如能充分利用手勢、姿勢、神態(tài)等體態(tài)語言,不僅能斗批改興趣,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學 sit,stand,run,jump,fly,play basketball等詞和詞組時,教師只須用眼神、手勢、面部表情等體態(tài)語言,學生一看就懂,稍加練習學生就掌握了,同時還活躍了課堂氣氛,增進了師生間的默契。
三、風趣幽默,啟迪智慧
教學中,我注意把微笑和鼓勵帶進課堂,用風趣的語言開導學生,使課堂充滿笑聲。另外,我還注意發(fā)揚民主,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使學生敢問、敢說,甚至敢指出教師的“錯誤”。風趣、幽默的語言,啟發(fā)了學生的智慧,同時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興趣,有利于他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課堂的教學活動,昀終要通過語言的交流來實現。如何更好地發(fā)揮語言魅力,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并達到昀佳教學效果,仍然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去深思、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