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中
正所謂"師者亦醫(yī)"。教育心理學可應用于設計課程、改良教學方法、推動學習動機以及幫助學生面對成長過程中所遇上的各項困難和挑戰(zhàn)?!罢J真做好學生心里輔導工作,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用滴水穿石之功、春風化雨之力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要求教師"不僅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也應當是學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
一、立足教學,滲透心理教育
新的教學任務要求我們,不僅要重視知識的教學,更應重視思想教育,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現(xiàn)在的學校沒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也沒有專職心理輔導教師。我們應擔當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讓課堂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尊重、信任我們的教育對象——學生,把他們看作在人格上與我們平等、獨立的個體。努力讓學生成為我們的合作伙伴、親密朋友,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這種合作友好的師生關系的建設中,學會尊重、信任別人,學會與他人合作。
我們在授課過程中,牢牢樹立現(xiàn)代教學理念,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教學。不僅能提高教學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情緒的形成。同時也改善了師生關系,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有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
二、創(chuàng)設氛圍,營造和諧課堂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我們要努力創(chuàng)設和諧共贏的課堂氛圍,我們要尊重學生個體心理差異,努力創(chuàng)設適合每個學生發(fā)展的課堂氛圍,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及時轉變教師觀念,在和諧課堂環(huán)境中,學生心情舒暢、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tài)。因此,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積極評價,以促進和諧氣氛的形成。多表揚雙差生、肯定后進生、鼓勵績優(yōu)生創(chuàng)新,只有讓績優(yōu)生帶動雙差生這樣才能實現(xiàn)共贏。不輕易否定學生答案,更不隨意批評一個學生。這是對學生作出進一步努力以贏得更好成績的促進,能夠滿足學生自我提高的需要。
和諧共贏的課堂會給學生送上自己的積極向上評價,讓學生在體驗成功地基礎上獲得愉悅、滿足感,越學越想學。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心中有學生,真正做到以生為本,教學中,努力營造和諧的氛圍,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必定會為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溝通交流 掌握心理動向
現(xiàn)在大部分學生受到日新月異的網絡世界和各種信息的影響,使不少學生成為新新人類。在學校他們往往表現(xiàn)為任性、自私、叛逆。他們是幸福的一代,也是復雜的一代。面對如此復雜的、新型的一代,我們應該如何與學生溝通呢?所謂心理溝通,即指師生之間在心理上互相容納,即理解對方,接受對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體講,就是學生能理解教師對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確性,樂意接受教師的教育指導和幫助,并且化為行動;我們要理解學生言行產生的背景,透析學生言行的真正動機,體諒其具體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我們和學生之間相互接受,將心比心,不曲解對方。一個十分有趣的教育現(xiàn)象是:有的教師溫文爾雅,卻能叫那些頑皮不馴的學生聽話;有的老師批評學生,能叫他心服口服,有的老師批評學生卻引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這些現(xiàn)象是令人深思的,它除了說明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位置。教師熱愛學生,滿腔熱情地真誠幫助學生,學生理解老師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師的教導,這是一種相互理解的新型師生關糸,體現(xiàn)著心理上的相互溝通。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對于這些自我形象差的孩子,只要你透過現(xiàn)象找到事情發(fā)生的源頭,只要你滿懷真誠、愛心,尊重他,接納、相信他,那么即使是一塊堅冰也會融化。他們的自我形象會在你的幫助下逐步完善,造成學生行為偏差的原因有時候是多方面的。全面細致地了解情況,全方位地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把學校,家庭的教育力量整合起來,這樣,輔導的力量才會更強,輔導才會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