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芳
(珙縣第一高級中學 四川 珙縣 644500)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淺探
劉 芳
(珙縣第一高級中學 四川 珙縣 644500)
由于高中教學任務的特殊性,我國高中教育不同程度存在著“以高考為中心,分數(shù)掛帥”的指導思想,其教育教學活動主要是以課程教育、應試教育為主,這就隱含著許多方面的問題。本文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歸納總結等方法淺析目前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為當今高中德育工作改進提供一些參考。
高中德育教育;現(xiàn)狀;存在問題;對策
1.1 以學生為主體,強化德育教育工作。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加主動的融入到學習中去,我們應更多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根據(jù)學校的校況、學風、學生的實際情況等來制定相應的德育工作方案。德育教學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結合相應學科,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在日常生活中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注重自身的言行舉止,以自身的言傳身教感染學生,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能夠習得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1.2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改進德育工作。高中班主任開展的德育工作不應只是停留在理論教育工作上,還應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在實際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德育教育的工作應從社會環(huán)境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社會現(xiàn)實相關案例,增加其德育教育的說服力,從而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更好地指導學生的現(xiàn)實實踐,讓思想與行動一致。
1.3 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去思考,把主觀與客觀相結合,根據(jù)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與時俱進、與社會最新形勢相結合,有計劃有步驟并且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德育工作計劃,保障班主任對德育工作能夠在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下順利開展。
2.1 學科教育為主,潛移默化的推進高中德育教育。高中的德育教育以高考相關科目為主要依據(jù),以高考作為指揮棒,教學中偏重于理論知識,比如政治課歷史課等既是與德育教育緊密聯(lián)系的,又是可分割。相應的任課老師會在講解知識點的同時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潛移默化的進行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水平。
2.2 形式單一,以課堂教學為主,與學生所希望的教學模式存在差異。學生希望課堂能夠多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比如政治的學習學生希望針對社會熱點、國內(nèi)外熱點問題,多多采用討論、辯論等方式進行學習,這樣既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認識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還可以為解決各種問題提供認識框架。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背景下,電腦、多媒體等設施都配備齊全,從理論上講是可以進行多樣化的德育教育的,包括運用視頻、電影、音頻等方式開展。但在實際情況中,因為高中生的學習任務繁重,要求掌握學習的知識點很多,時間相當寶貴,為保證教學內(nèi)容、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德育教育工作就只能以授課的方式為主,在此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對學生加以引導和教育。
2.3 教學效果與教學目標存在明顯差距。高中德育工作的目標應該是:教師教授知識,學生通過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利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及人格。這是我們對德育教育教學目標的主要期望。然而,通過一系列的理論與實踐教學后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并不像我們所期望的那樣,甚至某些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存在很大程度的偏差,需要引起相關部門及老師的高度重視。
3.1 教師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素質(zhì)。高中班主任是開展德育工作的主要人員,班主任應具備奉獻的精神,付出真摯的情感去對待所有學生。另外班主任還需具備很強的責任心和專業(yè)能力,要善于和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深入的了解學生,更好的幫助學生處理問題,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及日常生活當中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模范,真正意義上的貫徹德育工作,觀察每一位學生各自的特點,遵循德育工作開展的規(guī)律,做好德育工作。
3.3 建立良好的德育教育環(huán)境。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我們在進行的德育教育工作時要注意利用校內(nèi)校外一切有利因素,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動,把社會、學校、家庭三者充分結合,形成教育合力,各自承擔一定責任,做好教育工作。例如,作為一名高中班主任,我們應定期地和學生的家長取得相應聯(lián)系,時刻回饋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尤其是當學生的情緒不穩(wěn)定、在學習或者生活上存在問題時,班主任及時的與學生溝通和交流,要多向家長宣傳學校對學生在道德品質(zhì)等方面的要求,和家長一起幫助學生糾正自身的問題。
3.4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德育工作開展的重點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融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全身心愉悅的投入學習當中。班主任在平時工作中主要應做到下面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其一,班主任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差別對待,只重視優(yōu)等生忽略其他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不僅僅只是對思想道德的傳播,更重在于提高學生推理、邏輯思維及判斷事物的能力,班主任需要深刻的認識到,學生是德育的主體,自己是德育工作中的指引者,要以學生的主體開展德育工作;其二,班主任要充分的理解、信任、熱愛自己的學生,在生活中多多關心關愛學生,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獲得學生的信任,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和心理情況,這樣利于更好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3.5 改變教學方式,讓高中德育教育充滿活力。當前高中德育工作形式比較單一、效果與目標也相距甚遠,這就要求我們學校方面要大力發(fā)動各方面力量,改革德育教育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xiàn)代各種新聞媒介、科學技術多方面的進行教學。比如制作PPT演示稿進行教學內(nèi)容講解同時,還要盡可能多的抽出時間放映一些與課程內(nèi)容相關的影視作品,這種教學形式就相對不枯燥,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還能夠放松身心,逐漸的完善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工作一項重要內(nèi)容,德育工作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生觀,還能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zhì),對學生日后的發(fā)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德育工作如何有效的開展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我們廣大的班主任要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給予高度的關注。班主任應積極探索和研究各種適合高中生心理發(fā)展特點和身心規(guī)律的德育教育途徑,爭取培養(yǎng)一批既掌握豐富的學科知識,又有著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質(zhì)的優(yōu)秀人才。
[1] 覃英志.淺議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6.
[2] 趙仁志.論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J].亞太教育.2015.
[3] 許其寶,楊紅莉.新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與方法初探[J].現(xiàn)代閱讀.2013.
[4] 張曉麒.新時期高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對策研究——以南京市第十三中學為例[J].安微文學.2010.
G635.1
A
1672-5832(2016)05-02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