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在推進新課程標準的大背景下,體育教育教學也有一個大的目標,先進的導向,為了更好更高地完善教育教學理想,更好地把學生的教學教育質量放在第一位,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更好、更快、更扎實地學到知識,學會技術動作,把每一項技能運用在實踐中去,現(xiàn)在我區(qū)已經(jīng)把大單元教學當成對以學生為主導主體作用的一大推進方法與方式,也是為了更好地讓每一名一線教師的業(yè)務教育教學能力有一個質的飛越,提高師資力量的深度,在大目標、大教學的深背景下,把學生教好,把我們的教學教育工作做好,大單元教學是必要的、是需要的、是準確的、是勢在必行的。
一、實踐內容
在新課程標準的大目標下,確立新的一套研究體系為學生服務,達到更好的方法、更好的方式,更好地讓每一名學生利益更大化,透過“技巧類運動技能教材的大單元方案設計”對方案的研究,把研究內容做得更利于學生,讓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更多樣化,提高學生的自身身體素質,培養(yǎng)發(fā)展他(她)們的團結協(xié)作精氣神,提升新課程標準的水平教育深度,讓孩子們每一個都能在愉悅的氛圍中去學習、去體會、去深刻地體驗在學習中得到的快樂,得到的不僅僅只是一節(jié)普普通通的體育課,對孩子們以后的用處更大,更有一個發(fā)展的新方向,還讓學生有一個新的發(fā)展空間!
二、方式方法及教育教學過程
我在教學過程中和授課中主要以示范法、激趣法、優(yōu)生演示法、情境模仿法等多項方法中讓學生去體會和學習,還為學生做了一些試卷、座談、測驗等方法去了解和思考每一名學生的潛在要求,在這些過程中讓每一個學生都做一名參與者、學習者、體驗者。
1.多學多想多做多問,深化加強學習理論
在自身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不但要讓自己學會怎樣去學習,怎樣把理論知識都交到學生的手中,這一系列的知識點都是需要去思考、把握的。
2.對技巧類大單元進行深度剖析
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區(qū)通過長時間的驗證與思考,每一學期每一學年都有著獨特的教學方式和理念,不但在教育教學方法和方式下有著不同,在教學內容上也有著獨到的地方,把每一塊兒專業(yè)項目分成幾大塊,在這幾大塊中再細分成幾小塊,最后對每一個小內容做出細致的小目標和重點、難點的分配上也盡量做到更細化,這樣不但讓我們每一名一線老師有著更細致的要求,還對學生的動作規(guī)格上有著苛刻的考量。
3.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在一名教師的眼里,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的學生能夠在最快的時間里學會和掌握自己所教的內容和基本能夠運用靈活,舉一反三,可在以前的課上想達到讓每一名學生都做到這一點是比較難的,而且一學年掌握的內容還很有限?,F(xiàn)在通過大單元的教學不但能讓每一名學生受益,對那些身體素質較差的來說也足夠做到了彌補,在課上差異性也得到了重視。
大單元動作流程:專項準備 技能遷移—初步體會 技能提升—鞏固提高 技能改進—單元考核 達成目標
附:一節(jié)仰臥推起成橋單節(jié)課的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本次課以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為切入點。安排了練習內容和方法,主要靠雙臂、兩腿、推蹬、頂髖、挺腰,使身體拉滿弓成“橋”。
2.“搭石過河”游戲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團隊溝通,提升團隊協(xié)作精神,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增強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學習仰臥推起成橋基本動作,通過仰臥成橋練習,讓85%的學生學會推臂、頂腰、支撐、挺髖和頸后仰的基本方法,讓學生了解仰臥推起成橋的動作概念。
2.使學生初步掌握仰臥推起成橋“反手推臂、直臂頂肩、蹬地挺髖”技術,在保護和幫助情況下能初步成橋,鍛煉柔韌、靈敏、力量、速度等身體素質。
3.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提高合作意識,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和技巧的美感。
重點:推臂支撐、頂肩、挺髖、頸部后仰撐起成橋。
難點:直臂支撐、靠近手腳距離。
三、教學過程
1.準備部分
通過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模仿盛夏植物的開花狀態(tài),結合本課主教材的內容進行墊上操,巧妙地把誘導性練習融入其中,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學習新教材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準備,同時為學習主教材做好技能鋪墊。
2.基本部分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講解,優(yōu)生示范,讓學生模仿墊上動作練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利用三到四個墊上輔助練習來提高學生對仰臥推起成橋的動作定型。
小游戲“搭石過河”接力賽,讓學生在游戲中合作、在游戲中鍛煉、在游戲中成長。
3.結束部分
教師利用優(yōu)雅的音樂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種身心放松的意境,通過教師的語言引導,讓學生和老師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放松身心,享受學習成功的喜悅,感悟體育的快樂。
參考文獻:
[1]何濤.對運動技能項目實施大單元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體育健康知識畫刊,2006(3).
[2]王健.運動技能與體育教學[D].福建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