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
摘 要: 班級是學校教育的基層組織,也是學生實現(xiàn)個體社會化、發(fā)展個性化的重要環(huán)境。班級管理是否有效,直接影響到班級教育功能能否充分發(fā)揮,學生能否全面健康地發(fā)展。我院機電專業(yè)班級管理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集中表現(xiàn)在管理理念仍然落后,在實施新課改的今天,還不同程度地注重班級學生考試的分數(shù),并以這種考試的等級性、準確性把學生排隊,作為獎懲的依據(jù);好多班級是一個松散的群體,時時處處依賴于班主任的親臨決策和指揮;班級與班級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缺乏競爭機制;班級管理大多實行的是與社會相似的控制主義的基層化管理制度;管理中忽略學生個人的情感、需要、愿望和興趣,忽略學生個人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等。本文試分析技工院校班級管理的有效性。
關鍵詞: 技工院校 班級 有效性管理
一、影響技工院校班級有效管理的問題
1.缺乏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
①學校對班主任管理班級沒有實質性的檢查和督導。筆者所在院校出臺的一些班級管理制度多年不變,浮于表面,班級管理的好壞和質量的高低都無關緊要,很多老師做班主任沒有上進的動力;②學生缺少約束的規(guī)章,很多學生不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有的班規(guī)只是表面文章;③班級缺乏評比和檢查制度,多數(shù)班級不善于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必要的評比制度,缺乏評比機制,缺乏榜樣的引領和既定的趕超目標,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奮進的動力。
2.班主任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和效率不高。
①班干產生方法機械老套且缺乏民主,學生對班干的服從意愿不夠高;②對學生重懲罰輕疏導,容易引起學生自暴自棄,甚至產生敵對和逆反心理,增加了管理的難度;③過分看重學生的成績,不注重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忽略了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3.忽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
①忽視了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大多數(shù)學校依舊將分數(shù)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不允許學生特立獨行和標新立異,學生的求知欲、創(chuàng)造性及自身應得到發(fā)展的聰明才智和個性特長都沒有得到適時培養(yǎng);②忽視學生自主管理,將學生作為單純的管教對象看待,事事包辦,管得太死,不讓學生有任何鍛煉的機會,連自習課都安排老師在班確保紀律。
4.班級管理內容片面化。
①偏重常規(guī)管理,忽視了諸如學習、適應、心理承受等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逐漸形成了孤僻冷漠的心態(tài);②偏重學校規(guī)范,忽視習慣養(yǎng)成,班主任只關心“一日常規(guī)”等直接與班級考評掛鉤的東西,對于那些足以影響學生一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顯得力量不足。
5.班級管理形式過于閉塞。
①與家長溝通不足,家長對其孩子及班集體的其他情況知之甚少;②忽視了社會教育的作用。
6.對學生的評價欠科學。
①重分數(shù),輕能力;②重結果,輕過程。
二、技工院校班級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社會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①不良社會風氣嚴重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②傳統(tǒng)功利化與新“讀書無用論”的影響。
2.學校管理因素的制約。
①制度虛設,班級管理表面化。
②考核錯位,管理教育形式化。
3.班主任管理方法的失當。
①管理理念落后。
②工作方法簡單。
③評價學生過于主觀。
4.學生自身素質有待提高。
現(xiàn)階段技工院校的生源普遍存在三大問題:一是學生文化素質較低;二是行為習慣較差;三是心理素質薄弱。除此之外,缺乏人生規(guī)劃能力、受不良風氣的影響、家庭教育不當、隔代撫養(yǎng)所帶來的學生狹隘自私等,還缺乏愛心,缺失責任感,對外界事物漠不關心。對獲得成功者或優(yōu)于自己者嫉妒眼紅、無動于衷,心理反應郁悶,做事沒有激情,有時還無端猜疑他人,對別人的失敗痛苦幸災樂禍。這樣的人雖不是普遍存在,但一個班級里只要有幾個,就給班級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影響了班級管理的有效性。
三、提高技工院校班級管理有效性的對策
1.建立科學的班級管理模式。
①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會使班級各項工作有章可循,職責分明,獎懲分明,從而有利于穩(wěn)定班級秩序,提高管理質量,收到管理的實效。
②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叭朔遣菽?,孰能無情”。在技工院校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著力用好“情”這把尺子。這樣,學生就認為班主任老師夠朋友,就心甘情愿地聽從教育,師生相處就自然水乳交融。
③建立民主的管理機制。班主任充分尊重班級每一個學生,對班上事務征求他們的意見和看法,讓他們切實參與班級的管理,行使主人的權利。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和發(fā)展,各項制度的落實也更加順利。
④強化班級管理的激勵措施:
A.進行理想教育。我們進行了適時的理想教育,以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同時,對照自身所學到專業(yè)開展“人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專題教育,在班級管理中反復提及,問他們離奮斗目標還有多遠,實現(xiàn)美好理想還要多久,以不斷鞭策激勵他們。此法收效很明顯,班級學生有了前進的動力,“揚鞭自奮蹄”,管理起來就會十分得心應手,效率極高。
B.建立競爭機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使學生在競爭中進步,在參與中有計劃地實現(xiàn)目標,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班上每個學生都有一個水平相當?shù)膶κ峙c其比學習、比思想、比體育、比進步……成立各類小組,開展競爭,在校內、班內開展各類競賽,分類設置獎項,鼓勵學生在競爭中相互協(xié)作,促進學生和諧、生動、活潑地發(fā)展。
⑤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強化培訓,提高管理績效。加強技工院校班主任的集中學習、培訓和進修。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能力。
①適時公示,增強透明度。班主任要讓學生及時了解班級的管理制度,指導班干在教室設置公示欄,讓學生一目了然,并時刻提醒自己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
②培養(yǎng)自我意識,促進能力發(fā)展。初中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逐漸向客觀化發(fā)展,能夠客觀地評價自己、認識自己。
3.加強多邊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努力凈化社會環(huán)境,大力弘揚誠實守信、公平正義等社會正氣,用身邊的事來感化學生。要使各方面因素形成合力,產生1+1>2的教育效果,以提高班級管理的有效性,使班級管理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