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雯霞
摘 ? ?要: 2012年開始,黨和國家圍繞《高校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規(guī)范著高校教育事業(yè),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備受關注,以往更多的是從課程設置和建設方面不斷進行完善,現(xiàn)階段政策中青年思想政治教師的師德被多次強調,青年教師的權益受到關注和保障,這些都為更好地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了保證。
關鍵詞: 思想政治 ? ?宣傳政策 ? ?青年教師 ? ?政治觀
引言
高校教師的政治觀對學生的影響大。關于青年教師政治觀的要求國家一直以來都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guī),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依法履行教師職責,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校園和諧。不得有損害國家利益和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彪m然絕大多數(shù)教師積極健康向上,但是仍有某些教育者在工作中存在不當?shù)难孕?,對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因此,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國家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來加以規(guī)范,給予權益的保障、政策的支持,以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學生的政治觀再上一個臺階。
一、2012-2015年黨和國家關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宣傳政策的文本分析
自2011年12月國家出臺《高等學校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目前各部門都頒布了相關的政策,圍繞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全方位的部署,現(xiàn)就2012-2015年黨和國家關于高校思想政治宣傳政策簡單梳理如下:
2012年8月20日,針對當前我國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隊伍結構不盡合理,教師管理體制機制有待完善,農(nóng)村教師職業(yè)吸引力亟待提升等問題,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國發(fā)〔2012〕41號)文件(簡稱41號文件)。文件從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和師德建設,大力提高教師專業(yè)化水平,建立健全教師管理制度,切實保障教師合法權益和待遇,確保教師隊伍建設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六個方面對教師隊伍建設進行了部署。文件明確指出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是提高師德素養(yǎng)和業(yè)務能力。到2020年,形成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針對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文件指出通過理論學習、社會實踐活動及定期調查分析制度,確保教師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遵守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qū)、課堂講授有紀律,幫助和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012年9月20日,為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教育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圍繞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國發(fā)〔2012〕41號)文件精神,提出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第一條中明確提出了提高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水平的各種措施和途徑,對于高校青年教師更具有針對性、更全面。青年教師在憲法和法律法規(guī)范圍內(nèi),在高等學校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基礎上,明確指出不能散布錯誤政治觀點和有害言論信息,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qū)、課堂講授有紀律。并對有嚴重失德行為、影響惡劣者給予嚴肅處分或者撤銷教師資格。
2013年5月,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加強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素質,促進青年教師全面發(fā)展,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教育部黨組根據(jù)《中國共產(chǎn)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等有關規(guī)定,結合高校實際,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黨[2013]12號)(以下簡稱12號文件)。12號文件在對青年教師的重要意義及政治觀表現(xiàn)現(xiàn)狀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通過政治上引導、專業(yè)上培養(yǎng)、生活上關心的方式,全面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并對以上三種途徑具體進行了解析,對師德師風建設提出了更為具體的意見:建立健全學習培訓和考核機制,杜絕有損國家利益和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并對不同言行給以獎懲。該文件對提高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定更為明確、全面,更有針對性,措施更為有力。
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充分肯定了高校作為意識形態(tài)陣地的重要地位,從七個方面對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其中高校教師隊伍思想政治素質作為第四條被提出來,是對以上三個文件的內(nèi)容和精神的提煉和融合:把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重點,通過理論學習、學術安全培訓、社會實踐和掛職鍛煉、黨員發(fā)展的方法,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教師的頭腦;通過師德“一票否決制”推進師德建設;通過探索建立教師定期注冊制度對教師嚴格考核。
二、2012-2015黨和國家關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宣傳政策的特征
從以上文本分析可見,黨和國家在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政策部署是連貫的、不斷深化、不斷與時俱進的,制度的建設也越來越成熟、越常態(tài)化。具體來說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四方面特征:
(一)高度重視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
國家一直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視有加,青年教師作為其中重要的群體、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這與青年教師群體的特點有著重要的關系:青年教師年齡與學生接近,因此,思想上有更多的接觸點,平時接觸學生群體的機會也更多,在學生中也有著更多的話語權,其思想、言行對大學生有著直接的示范、引導作用。因此,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事關高校整體的思想工作的發(fā)展,關乎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才,關乎國家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二)青年教師的思想建設為主導
加強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其頭腦,以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堅定其意志。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強化青年教師的政治理論學習和形式政策教育。可以通過開展報告會、座談會、研討會、培訓班、讀書班和信息平臺等學習方式,使青年教師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學習黨的各項方針、路線、政策,堅定理想信念,為實現(xiàn)中國夢凝聚強大的力量。
(三)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為主體
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著高校教師的言行,師德師風建設對于改善目前一些師德失范的現(xiàn)象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通過將師德師風的學習納入高校教師的學習培訓計劃中,使教師明曉師德規(guī)范,樹立崇高的職業(yè)理想;開展定期的師德楷模評選活動,樹立榜樣,感染教師和學生;健全教師考核機制,建立師德檔案,堅持“一票否決制”,構建學校、教師、學生、社會參與的師德監(jiān)督體系,施行嚴明的獎懲機制,從制度上敦促高校教師嚴守師德,重視育人工作,真正做到學術研究無禁區(qū)、課堂講授有紀律,杜絕有損國家利益和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
(四)多種途徑齊頭并進
通過黨組織的力量,加強青年教師的思想培訓和政治引導,充分發(fā)揮教工黨支部在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和校內(nèi)兼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了解國情、社情,了解學生的思想特點和心理活動,為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做準備;通過網(wǎng)絡信息平臺,加強對青年教師思想動態(tài)的監(jiān)督,及時應對,以提升網(wǎng)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通過關心青年教師的待遇、心理及職業(yè)發(fā)展等切身利益,為青年教師專心投入思想政治工作解除后顧之憂;通過建立健全的領導機制,為以上工作的順利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制度條件和工作環(huán)境。
三、現(xiàn)狀與政策預設之間的差距
政策原本應是教育的先行者,但在現(xiàn)實中更多的作為問題解決者的角色而出現(xiàn)。因此,不免就會出現(xiàn)舊的問題未解決,新的問題又涌現(xiàn),并且在解決目前問題中,由于現(xiàn)實因素,實際取得的效果總是與預想的有差距,具體來說,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對于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方面存在著功能與現(xiàn)實性的矛盾
在黨和國家層面,對于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毋庸置疑,但是在現(xiàn)實層面上,雖然各級領導層層部署有關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但是在一些高校現(xiàn)實情況中,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作為一個冷門而存在,尤其可以從學校、學生對于“兩課”的重視程度窺見一斑。無論是隊伍組織建設、青年教師的發(fā)展、課程設置情況都體現(xiàn)出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被動性和流于形式。
(二)對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水平的實施過程方面存在著效果與形式的矛盾
黨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來強調如何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給出了諸多創(chuàng)新的、切實可行的途徑以指明如何提升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如不斷的培訓學習、考核監(jiān)督等,但是眾多的學習會議和培訓對于人數(shù)眾多的青年教師群體而言既存在個體的差異,整體上又容易流于形式,疲于應付,導致整個實施過程效果不佳。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在創(chuàng)新途徑的同時也要考慮到現(xiàn)實的因素,在開展活動之前做好青年教師的心理及思想工作,并且在工作過程中給予實在的關懷。
(三)對于關心青年教師切身利益方面存在著現(xiàn)實能力的差距
青年教師正是出于工作任務多、生活擔子重的時期,生活上的困難對于青年教師全身心投入思想政治工作也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為了幫助青年教師解決生活上的現(xiàn)實難題,黨和國家提出要主動關心青年教師,花大力氣幫助其解決住房、收入、子女入托入學等實際問題,為青年教師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咨詢服務,逐步提高青年教師的收入水平,為青年教師搭建發(fā)展平臺等措施。但是,在現(xiàn)實性上,這些措施的推行受到諸多部門的牽制和領導,并且不同的地區(qū)和高校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推行起來極其困難。
(四)對于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存在專業(yè)力與勝任力的矛盾
教師的隊伍素質直接關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其中思想政治素質和業(yè)務能力是其兩大指標。前文提到,國家相關政策指明諸多的途徑提升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專業(yè)能力,這些方法包括開展多樣的學習培訓、完善的評聘機制等,但是對于現(xiàn)階段的思想政治工作現(xiàn)狀,單純地通過這種形式提升其素質和能力顯然不夠,還需要探索更多、更有效、更專業(yè)的方法加強隊伍的建設,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
結語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成效的。雖然國家政策的制定在某種程度上總是存在著一定的欠缺,但是對于解決當前問題、為未來指明努力的方向、為當下創(chuàng)造更多的有利條件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尤其是對于政治工作,無論是學術研究或者是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應秉著學術無禁區(qū)、言行有紀律的原則,圍繞國家的大政方針來開展工作,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增益,逐見成效。
參考文獻:
[1]鮮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政策發(fā)展研究——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視角[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14(11):96-99.
[2]巫盼盼.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相關政策研究[D].廣西大學,2013(6).
[3]秦元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業(yè)認同缺失的成因與對策[J].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12(11):1081-1086.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輔導員骨干專項)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15JDSZ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