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想姣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3-0165-01
“媽媽是朋友,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边@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的引言。因為我的雙重身份,既是老師又是媽媽,更值得閱讀這本書。如果每個教育者能將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以媽媽的身份教育關心學生,那么我們的孩子就能真正感受到在愛的教育中快樂學習!2009年出版了一本非常暢銷的有關教育的書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相信很多老師和我一樣已經(jīng)品嘗了教育專家尹建莉16年的教子經(jīng)驗,真的是一本非常棒非常難得的家教讀本。其中有一章是:把學習做成輕松的事??赡苁抢蠋熯@個職業(yè)翻開書首先看到了這個標題,因此迫不及待地一口氣讀完了這一章。它告訴我們被魔杖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這根魔杖就是——課外閱讀。教育專家尹建莉的觀點與我在北師大學習期間杜霞博士的講座《閱讀的魅力》兩位專家的觀點不謀而合。美國著名閱讀推廣人吉姆·崔利斯認為,朗讀被提升為一種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情感交流和學習、教學方式,而“大聲為孩子朗讀”可以在孩子的腦海中,將閱讀與愉悅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每天朗讀15分鐘是美國教育成功的秘密。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孩子的閱讀開始的越早,閱讀同他全部精神生活越能有機的發(fā)生聯(lián)系,閱讀時的思維過程就越復雜,閱讀對智力發(fā)展就越有補益”??赡苡械募议L覺得閱讀真有那么神奇的力量嗎?教育專家尹建莉通過跟蹤對比四個孩子小學到初中的學習成績發(fā)現(xiàn):凡從小有大量課外閱讀的孩子,他的智力狀態(tài)和學習能力就會更好;凡是缺少閱讀的孩子,學習能力一般都表現(xiàn)出平淡;哪怕是寫作業(yè)速度,一般來說他們也比那些閱讀多的同學要慢的多。其實,生活中人們容易看到孩子變化的表象:一些孩子越來越喜歡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家長就覺得孩子長大懂事了,很欣慰;而另一些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家長就覺得孩子怎么越來越不懂事,越來越不自覺。人們很少能看到這種表象背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課外閱讀。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是越來越懂事了。不同的是,閱讀多的孩子學習能力強,他們能有意識地主動去學習;而閱讀少的孩子他們語言和智力背景的蒼白,在越來越難的知識面前,在越來越多的競爭面前,他們更多的體會著力不從心,他們的挫折感越多,就越不自信,對學習就越?jīng)]有興趣??梢婇喿x對孩子們來說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我們不禁要問:閱讀,怎么讀?
1.讓閱讀成為享受。
我們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想要孩子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那么每位家長必須給孩子營造閱讀的氛圍。我們可以親情融融的與孩子共讀書,或大聲為孩子讀書。讓孩子自由自主感受閱讀的魅力;讓孩子沉浸在閱讀的海洋中;才能讓閱讀成為享受。就像《最受美國人喜愛的詩》中史斯科蘭·吉利蘭寫的那樣: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2.讓閱讀成為習慣。
家長的閱讀境界和閱讀情懷會直接影響孩子的閱讀品質。因此我們要做有能力的閱讀指導者。指導性的閱讀是嘗試把一些美好的情感和詩意的氣息悄悄的融入他們的生命里。在閱讀的過程中為了吸引孩子進入討論,要避免一些質詢式的問題,如:為什么?你認為這是什么意思?而是要使用一些開放式、啟發(fā)式的提問,如:你的意思是?你是怎么知道的?……相信孩子天生就是評論家。在家長的指導下慢慢的讓閱讀成為習慣。
3.讓閱讀成為熱愛。
首先,為孩子構建閱讀的良性循環(huán)圈;其次,引入多種閱讀方式和策略,如:讓孩子當家庭播音員,將報刊雜志上的新聞播報給家長聽;或開展家庭故事會……“從學會閱讀”到“在閱讀中學習”,最后慢慢熱愛上閱讀。
教育專家尹建莉還告訴我們,寫作和做人一樣,是個長期修煉的過程,沒有速成班。只有通過閱讀才能提高寫作能力,雖然表面上看是個漫長的過程,但實際上它是最經(jīng)濟、最有效、最省心,是真正的捷徑。真正驗證了古人總結的經(jīng)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讓閱讀成為享受、成為習慣、成為孩子們的熱愛。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閱讀的樂趣,讓他視閱讀為一件和看電視、玩游戲一樣有意思的事吧!就如美國女演員海倫·海斯說的“你從父母哪里學到愛、學到笑、學到怎樣走路,可是一打開書本,你發(fā)現(xiàn)你有了翅膀”。愿所有的孩子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飛得更高看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