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龍
【摘要】管理學基礎課程內容較多、且比較抽象,若教師巧妙設計微課、形象、生動、集中講解某些重要知識點,會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掌握該知識點,學習效率可得到提高,如何設計優(yōu)秀微課,增強微課教學效果是本文關注的重點。
【關鍵詞】微課 管理學基礎 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3-0147-02
微課短小精悍、內涵豐富,且觀看不會受時空限制,滿足了學生在微時代中“碎片化”學習需要,在管理學基礎教學中,教師可將微課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更為主動、高效學習知識。為提高應用微課教學的效果,教師應當根據學生情況及教學目標,開發(fā)、設計優(yōu)質的微課視頻。
1.微課特征介紹
首先,微課具有明確的主題和清晰的教學目標,和一般課堂教學相比,微課往往是對某一個點的集中講授,目標單一、內容集中、針對性強,圍繞一活動點展開是微課設計過程中的顯著特征。
其次,內容短小精悍,微課設計中強調容量、時長,“碎片化”學習是學生在微時代新的需要,微課主題明確、設計新穎且知識含量少,使得學生可在幾分鐘或十幾分鐘內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學習效率較高。
再次,微課具有內涵豐富的資源,視頻為微課教學的載體,其中的“資源包”結構緊湊、形式多元、主體明確,評價互動、教學反思、素材表達、教學設計均被包含在其中。
復次,使用微課比較方便,微課視頻多支持在線播放,學生可在線觀看微課,也可將微課下載至移動設備中,這樣,其可不受時空限制的任意觀看、學習。
最后,開放性高、便于擴充也是微課的優(yōu)點,通常上,對于教學主題、知識點,微課是通過網頁呈現的,而半結構化為資源構建結構特征,教師可依實際需要更新、修改教學資源。
2.在管理學基礎教學中應用微課的作用
2.1滿足學生個性學習需要
微課短小精悍,可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教師可通過制作豐富、有趣的視頻,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將微課上傳到平臺上,有效實現資源共享。以往課堂教學的欠缺可因微課而得到彌補,教學資源得到更廣泛的使用。如果教師針對所有教學內容設計出微課,并放到網絡平臺上,學生就可根據個人需要,主動選擇合適的微課來集中、反復學習,針對性強,且不受時空限制,而且,學生的自學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2.2對傳統(tǒng)教學進行補充
在管理學基礎教學中應用微課,可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加以良好的補充,但其并非可將傳統(tǒng)教學全面替代。第一,每節(jié)微課涵蓋內容少、且時間短,但管理學知識復雜、繁多,無法僅以微課實現理想教學;第二,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加以引導、啟發(fā)。為改善教學質量,教師應當找出本課適合微課講解的知識點,設計成視頻讓學生觀看,以使學生迅速理解、掌握。
2.3助于新型教學關系的構建
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比如可創(chuàng)設生動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思考興趣,然后再播放微課視頻,同時,在播放視頻時,應對學生反應及時觀察,并根據其接受程度可進行適當的調整,保證充分理解。并且,在播放結束后,教師可讓學生復述微課中內容,也可提問引發(fā)學生的繼續(xù)思考,這樣可起到鞏固微課教學效果的作用。綜上,通過播放微課,教師能夠跟學生建立新型的互動關系。
3.優(yōu)化微課設計,加強微課教學應用力度
3.1微課設計要素
(1)學習對象
學習者的學習收效會因其學習習慣、知識背景、過往經歷、生活環(huán)境等而存在差異,在微課設計中應當充分考量學習者的個人狀況。
(2)教學目標
在教學中中應用微課的目的是必須考量的問題,其作用是演示某技能知識、還是講解教材關鍵知識點、還是指導課后練習等均應當劃分清晰,除了以上因素,教師還應當考慮學生在觀看微課后,可以解決什么問題,是激發(fā)起深入思索,還是使實操疑難得到化解,等等。
(3)教學內容
微課中的核心部分就是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也要通過內容體現出來,做為課程“劇本”,教學內容可分解本課知識點,并將知識點間聯(lián)系加以呈現,使學生對條理性、連續(xù)性、知識完整性的需要得到滿足。在設計中,教師應當合理確定知識點,并將“微課知識樹”建好。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應當將教學目標做為其設計指導依據。
(4)教的活動
教的活動包括教師的操作、演示、講解及和其他人的互動等。
(5)支持技術
在微課設計中,需要良好的支持技術以保證微課學習過程的高效進行,如版本信息、大小、格式,是否便于使用、瀏覽、訪問,是否便于檢索,可否運用免費源代碼等等。
3.2管理學基礎教學微課開發(fā)設計方式
(1)教學分析
第一,分析課程內容,教師應當通過分析課程,對課程體系、本課重點、難點加以清晰確定,讓學生了解管理學基本原理、概念、方式是管理學基礎教學的目的,教師可將課程劃分出多個相互獨立的知識點,并針對每個知識點設計一節(jié)微課內容,不同知識點的講授方式應有所不同。
第二,分析學生特征,當代90后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基礎,且接受能力強、創(chuàng)新能力佳,但有時學習自覺性、意志力較為欠缺,在微課設計中,教師可以生動、有趣情境還原教材中知識點,并注意選擇素材新鮮、和其日常生活聯(lián)系密切,可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教師應以一定引導引發(fā)學生的主動思索,讓其深入領會管理學知識及思想,并使其思維能力、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第三,分析建設條件,人員、資金、工具、時間等為課程資源條件,在管理學基礎教學中,在微課設計中使用錄像較為合適,因此,設計過程包括攝像、配音、錄制、后期制作等環(huán)節(jié),在對各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后配置相應的人員、工具等。
(2)教學設計
第一,清晰教學目標,情感、認知、動作技能為教學目標體系的幾方面,根據課程知識點的不同,設定教學目標會存在差異,在認知上,“領會”、“知道”、“應用”一個或多個為不同知識點教學目標;在動作技能、情感上而“感知”、“反應”為很多知識點的教學目標。比如,管理學第一課“什么是管理”、“為什么學管理”就是教學目標。
第二,安排教學流程,教學基本是以“引出學習目標”、“導入案例”、“講解知識”、“提問或小結”來進行,在表達方式上,會因知識點不同而存在差異。
第三,選用輔助資源,教師應當在設計微課時確定合適的輔助資源,如教學設計腳本、PPT課件,等等。
第四,確定合適的視頻工具,視頻資源是微課設計的核心,而制作視頻的方式有很多種,教師應當根據本課內容選用合適制作工具。因錄像制作在管理學基礎教學是必要的,因此需要用到三腳架、計算機、錄像機等設備及Adobe、Flash、Edius等軟件。
(3)課程開發(fā)
第一,制作PPT課件,在微課設計中,PPT的制作比較關鍵,教師應該制作啟發(fā)性強、交互性佳、風格簡明、邏輯清晰、內涵豐富的管理學基礎PPT課件,為實現表達可視化,要盡可能使用圖表,其統(tǒng)一風格可通過色彩、形式加以體現,同時,可以動畫、視頻展示案例、情景、故事。
第二,開發(fā)課程腳本,教師設計的課程腳本應條理清晰,清楚、準確的表達出其拍攝手法、設計思路、后期制作等內容。
第三,錄制微課,在錄制微課時,教師的語言表達、形象設計、環(huán)境布置比較關鍵,教師表達應當準確、生動,清晰、感染力強,教師衣著應明快、得體、落落大方,周圍環(huán)境應大方、簡潔又富于活力。
(4)教學實施
首先,教師可在課上教學中播放微課視頻,以吸引學生注意,短時間突破課程重點、難點,豐富學生體驗、增強其學習效果;其次,教師可事先制作好微課視頻,傳到網上,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便于其事先理解、并帶著問題來參與課堂教學,這樣可使學生在聽課時更具針對性;再次,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可在網絡平臺上發(fā)布微課視頻,并在視頻中添加一些練習、測驗,以便于學生課后的知識鞏固及拓展。
(5)課程評價
采取一定措施,發(fā)現、評價、修改微課中的問題,就是課程評價,包括三個階段:首先,自我評價,即制作教師對其作品問題進行評價及修改;其次,專家評價,即請技術、教學設計、學科等方面專家發(fā)現問題,并進行完善;最后,用戶評價,即對于學習者提出的意見進行收集,并加以修改。
4.結束語
微課可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有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同時,微課教學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補充,其并非能夠完全取代傳統(tǒng)教學,教師應當在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后,科學確定微課教學內容,以生動、有趣、豐富多樣的形式講解知識,并將其合理應用到教學中,提高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王玉,李琳.微課在管理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2):113.
[2]余樂,黃安心.“微時代”開放大學微課的設計與開發(fā)——以《管理學基礎》微課為例[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5(6):82-88.
[3]劉歡.微課資源建設與應用探析——以管理學課為例[J].科技風,2016(9):59-60.
[4]趙嬌.基于ADDIE模型的微課設計的幾點思考——以微課“審計獨立性”為例[J].價值工程,2015(29):173-174.
[5]楊慧,徐慕娟,朱正剛等.基于微信與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以護理管理學課程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