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
【摘要】微課能夠憑借自身優(yōu)勢,從學生的視覺出發(fā)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充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提高其學習積極性、自主性,最終提高學習效率。文章分析了微課引入到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一些具體教學運用。
【關鍵詞】微課 中職計算機 基礎教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3-0121-01
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學習能力,還要結合課程教學的內容,借助微課教學模式靈活開展課堂教學,發(fā)揮微課價值并為學生帶來更豐富的課堂學習體驗,充分激發(fā)學生計算機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微課針對性強、微小、時間短等特點。
一、運用微課的作用
1.微課對課堂教學的積極影響
運用微課,學生要做好預習工作,并在課堂中獲得答疑,在課后進行鞏固,教師在移動設備上傳遞信息資源,以便學生隨時方便鞏固學習內容。微課的點不僅是要讓學生提取知識,更注重的是讓學生獲得思考能力,不斷豐富學生學習情感,讓知識回歸到學生生活當中。
2.提高操作成功率
在理論課堂上,我們用“微課”將需要動手演示的內容展示給學生。通過課題組教師合作,我們將制作“光纖熔接技術”的流程錄制成視頻,在關鍵環(huán)節(jié)設置了時間標簽。這樣,在理論課上,我們用微視頻給學生直觀講解網絡接口外觀、功能和制作方法。在實訓課上,學生可沿著微視頻制作流程操作,用視頻時間標簽設置任務檢查點,讓所有學生操作保持同步,便于教師巡回指導。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使用“微課”授課的班級,學生制作成品率很高。
二、中職課程微課教學的具體應用
以網絡綜合布線中光纖熔接操作為研究對象,深刻探討微課在中職院校計算機網絡綜合布線課程教學中的具體實踐應用研究。
1.進行微課的具體教學方案設計
首先,中職教師應利用微課對教學主要內容進行系統(tǒng)設計。光纖熔接是計算機應用網絡綜合布線中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職計算機硬件專業(yè)學生應掌握的具體知識。綜合布線中光纖熔接學習是教學大綱中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師應以光纖熔接操作要點為教學對象,使其作為微課重要教學內容。其次,在微課制作中應制定準確的教學目標。教師從學生學習興趣出發(fā),以啟發(fā)式教學為主,以自身教學經驗創(chuàng)造出學生喜愛的教學情境。最后,教師可據具體教學內容設計出符合課堂氛圍的教學活動,比如可采取任務驅動和競賽式教學方法,在實際操作中讓所有學生都要了解光纖熔接主要特點和基本要領以及具體操作應用過程。
2.要制作生動有趣的微課課件
規(guī)范使用多媒體軟件和教學工具,主要根據具體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使用PPT和視頻錄像資料。據具體要求完善制作過程:首先,根據教學大綱規(guī)定教學內容收集且整理與光纖熔接有關的教學材料,以影響光纖接續(xù)損耗的非本征因素即接續(xù)技術,制作出生動、活潑、有趣的教學課件,總結出光纖熔接技術要點,再根據教學設計要求完成具體腳本語言;在微課制作過程中,突出講解如何降低光纖熔接損耗的具體措施。例如,在針對講解光纖端面好壞直接影響熔接損耗大小,切割的光纖應為平整的鏡面,無毛刺,無缺損。光纖端面軸線傾角應小于1度,等較難表現(xiàn)的情景,我們運用三維動畫及細節(jié)鏡頭來表現(xiàn)知識點的重難點,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趣味性教學。授課教師應合理且妥善處理好已錄制成功的教學視頻資料。
3.要做到應用微課中因材施教
隨著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微電影、微信等各種微作品越來越多,學生因好奇心和獵奇心理,會對微作品產生強烈學習興趣。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可將微作品適當融入計算機網絡綜合布線課程中。在具體教學中,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難以在較短時間內系統(tǒng)理解且掌握管線排列,水晶頭制作,光纖熔接具體操作方法。因此,要針對這些學生使用微課作輔助教學,讓他們以簡單、有趣、生動的微課視頻分步驟學習知識難點,重點。另外,為滿足絕大部分學生課下學習實際需求,授課教師可將已錄制好的微課教學視頻和課本相關配套資料設置在共享目錄中,這樣在課下學生可據自己對知識點掌握情況進行不同程度微課學習,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具體知識點,經反復鞏固練習和學習,學生基本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在教師和微課指導下不斷提高自己的實際操作技能。
在此基礎上,授課教師有針對性地選擇中職網絡綜合布線考綱要求學習的重點,再依據上面步驟將其網絡綜合布線操作要點制作成微課課件,從而形成一個系統(tǒng)課程專題,且在實際計算機網絡基礎課堂教學中不斷實踐總結。
4.展開互動式教學
微課課堂特點是讓學生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能進行學習,這種方式能讓學生充分利用空閑時間來學習,這就為中職學生學習提供便利。目前中職學校學生通常都人手一臺智能手機,電腦、平板等多媒體設備在他們當中十分普及。教師可利用課余時間將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錄成微課,放到相關學習群或校園網站上,借助信息平臺來發(fā)布信息,建立起良好的師生交流互動平臺,及時地為學生解惑答疑。雖然微課只包含了少量新知識,但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吸收。每天吸收一點,就會讓學生對課程中知識點理解更加透徹。學生在課后遇到不懂問題時,可及時觀看微課視頻,遇到不清楚問題可與老師進行在線交流,獲得答案,很好地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不足。
5.重視效果檢查
如果教師能保證在課堂上進行項目化教學,在上課后或下課前五分鐘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檢查,那么就是對課堂內容的鞏固和良好反饋。及時地掌握學生學習情況,針對他們的作業(yè)完成情況來了解其能力如何,并及時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充分地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6.及時填寫實訓報告
通過課堂學習,學生已掌握了本節(jié)課重難點及相應操作方法,如及時組織學生按照實訓報告要求,獨立完成實訓報告,督促學生對所學內容及時進行回顧和總結,不斷積累實踐經驗,找出自己的收獲和需進一步加強的地方,為下一次學習奠定基礎,也為自己樹立學習信心,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
三、結語
微課由微見廣,放大了教學中最難最重要的知識點,幫助學生獲得更深層次學習資源,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應積極地推崇微課這種形式,但思考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更重要的,以此讓學生認識到學習重要性,積極地參與學習。
參考文獻:
[1]柴麗靜.微課在中職學?!队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7):265-266.
[2]王義.淺談微課對中職計算機網絡基礎課堂教學的影響[J].科學咨詢,2015(37):90-91.
[3]吳婉玲.淺析微課對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影響[J].亞太教育,2015(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