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薔薇
(作者單位:無錫太湖學院)
?
多元文化共生視角下的日語教育研究
黃薔薇
以往的日語教育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是讀寫日語的教學方式,教學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日語考試成績,這種教學目標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如果從傳承語言文化的角度去分析日語教育,就需要加強對于日語相關多元文化的理解。在當前世界提倡共榮共存、各個國家走上國際化道路的背景下,日語教育在理解不同文化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探究了日語教育和理解多元文化的關系,并且分析了當前日語教育的主要目的,考查了日語教育的發(fā)展趨勢以及現(xiàn)狀。
多元文化 日語教育 研究
以往的日語教育中,教師只是關注對于日語語言的教育,但是忽視了對于日語教育流程中對于多元文化的解析。在當前國際化的教育背景下,對于多元文化的解析十分重要。所以,相關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以多元文化共存為目標的日語教育理念。本文分析了日語教育發(fā)展中的不同標準,并且探究了當前日語教育的狀況,探討了理解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并且分析了多元文化主義、多元文化日語和日語教育的關聯(lián),最終探究了多元文化共生視角下開展日語教育的意見[1]。
在古代,日本一直處于閉關鎖國的狀態(tài),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三百多年前的日本德川時代。但是,日本在二戰(zhàn)戰(zhàn)敗之后,日本經(jīng)濟在環(huán)太平洋以及亞洲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為,做出了日本貢獻,以往的閉關鎖國狀態(tài)一去不復返。最近幾年,世界范圍內(nèi),學習日語的人數(shù)在急劇增加,日本國內(nèi)的日語學習者數(shù)量也在提升。
但是觀察當前世界范圍內(nèi)日語教育的情況,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日語教育處在了前所未有的艱難情境中。第一,從日語教師的視角來分析,教師的目標是為了提升學生在日語考試以及檢測中的成績,在深入教學中,他們會關注對于學生日語語言使用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加強對于學生語法以及日語發(fā)音方面的指導。第二,從日語學習者的層面來看,他們學習日語是為了掌握“閱讀、語法、聽力、文字、詞匯”等能力,他們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往往忽略了日語和其他文化之間的交流能力,并且缺乏多元文化共生的學習觀念,所以日語能力發(fā)展并不全面[2]。
日語教育的標準,不只是指的狹義層面日語教育結(jié)構(gòu)體系,還包括文化、社會層面的語言知識和認知面,對于相關文化的簡析,以及在跨文化交流和溝通方面的能力和知識。
在以往的標準中,占據(jù)主要地位的是和日語結(jié)構(gòu)相關的具象知識內(nèi)容。而后是和日本人語言文化和生活相關的能力和知識以及日語語言學方面的能力和知識。最后是對于日語歷史以及社會理解相關的知識內(nèi)容。
在新標準中,對于日語教育內(nèi)容結(jié)構(gòu)進行了較大范圍的修改。在當前日語教育的新標準中,主要為容是不同文化之間的跨文化交流,其中包括教育、語言、文化和社會多方面的內(nèi)容[3]。
日語教育不僅僅只有語言教育。和以往的標準相比較,新標準中強調(diào)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能力水平,并且提出了日語教育多元文化共生的觀念。在日語教育中,把多元文化共生當作目標。日語學習者不僅需要掌握和了解語言,還需要具有跨文化交流以及日語實際應用能力水平,需要具備對于不同文化的理解以及豐富感受。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全世界范圍內(nèi)具有統(tǒng)一性以及相似性的文化煥發(fā)出了升級。我認為在全球流動以及人口跨越國境的背景下,必須從加強不同文化之間的了。知識為學生講解語言方面的內(nèi)容是不夠的,還需要讓日語學習了解其他語言文化以及歷史的問題,這是當前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拓展日語學習者對于世界文化的認識過程中,還需要加強他們對于國際文化的理解。
第一,需要加強對于自己國家文化的了解。理解不同文化內(nèi)容的就是理解自己的文化內(nèi)容。因為其他文化的存在能夠幫助自己了解加強自我了解,這種了解也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別人。對于文化,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定義,比如郎一對于文化的定義如下:文化是一個集團成員經(jīng)過幾代人的努力和積累所形成的物質(zhì)觀、宇宙觀、時間關系、使命、宗教、社會階層、態(tài)度、價值觀、新年、經(jīng)驗、知識的集合。通過他對于文化的解析,文化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一旦說起不同的文化,我們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美國或者英國的文化。一般來說,不同的文化是相對于自己的文化而言的。所以在理解本國文化的獨立性、特殊性以及多樣性的過程中,需要首先了解自身的文化框架。但是,在深入了解本國文化時,可能會出現(xiàn)本國文化中心注意的誤區(qū)。本族文化本土文化主義屬于較為狹隘的一種觀念,可能會對理解不同文化產(chǎn)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這種本國文化中心主義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我們需要舍棄相關的偏見并且了解到不同文化共生的重要性。
第二,需要關注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性。如上文所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文化。對于不同文化的理解不僅包括民族的不同、國家的不容,還包括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融合,以及在國外工作或?qū)W習的人和本國居民之間的交流溝通。想要理解不同的文化,就需要懷著一顆包容之心來對待差異文化。也就是在理解個別文化以及個別語言的差異性以及多樣性的同時,不會產(chǎn)生對于各種文化和語言的人的偏見和歧視,使他們能夠共存。
提升對不同文化的認同感十分必要。比如,日本文化和我國文化的交流源遠流長,我國和日本在地理位置上具有特殊的關系,所以日本文化和我國文化的距離并不遙遠,但是兩個文化之間的特殊關系容易讓日語學習通過主管的臆想來進行跨文化學習,這會造成一些語言交流和學習方面的誤會和錯誤。怎樣讓學習者充分了解中日語言中的文化差異點是提升當前日語教育水平的重點。在日語學習中,學習者需要充分對比漢語和日語、我國文化以及日本文化,并且合理的看待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教師則可以要求日本友人或者語言專家來指導相關的學習。日語學習者需要具備正確的文化價值觀,讓學生產(chǎn)生對于文化教育的正確認識,并且合理的認識日本文化,不會出現(xiàn)自我膨脹的問題,也不會刻意的貶低日本文化。日語學習著需要具備不偏不倚的文化價值觀。
語言具備溝通以及交流的作用。在日語教育中包括兩者體驗,首先是使用日語,也就是聽說讀寫。其次是了解日語背后的語言文化。和以往的單一語言技能教育相比較,不同文化的日語教育在體驗、理解不同文化中合理的使用了日語,并且真正地認識到不同文化和語言的相對性以及多樣性,進而養(yǎng)成合理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能夠讓日語學習者從多元化教育看待事物。
多元文化主義指的是各種不同文化的良好共存。所以學習者不能拘泥于自己母語的語言環(huán)境,需要敞開心扉去溝通和交流,這是十分重要的。人們的文化價值觀存在差異,所以相應的習慣和風俗就會出現(xiàn)對立和摩擦。多元文化的共存指的是社會和其他的文化和民族彼此相互認同并且共生,指的是多種民族和多元文化的融合,沒有排擠以及紛爭并且達到共存的狀態(tài)。所以,目前的日語教育需要拋棄以往的單一語言教育的模式,不僅需要加強多元文化的共生,還需要充分考慮到文化之間的對立性以及相容性。
綜上,多元文化社會指的是和其他文化和民族相互共生以及認識的社會,不同文化之間可以產(chǎn)生求同存異的思想觀念。與此同時,多元文化共存的社會中,不同的文化和民族相互融合,并且沒有紛爭和排擠,處在一種大道共存的狀態(tài)。當前的日語教育
[1]聞藝.多媒體網(wǎng)絡資源在日語教育中的應用及展望[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6(10):69~70.
[2]劉洋.淺析日語教育學的研究拓展領域——兼評《日語教育學概論》[J].高教探索,2016(10):12~13.
[3]王書睿,宮曉莉.淺談如何提高理工科專業(yè)學生的日語閱讀能力——從重視內(nèi)容的日語教育角度出發(fā)[J].科技展望,2016(29):31~32.
[4]丁一.淺析如何提高日語口語能力[J].商業(yè)故事,2016(19):101~102.
[5]“2015年跨文化交際與日語教育國際研討會”在黑龍江大學舉行[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5(06):68~69.
[6]解晶.日語教育中日語影視作品應用現(xiàn)狀及策略[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07):71~72.
(作者單位:無錫太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