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當代小說的圈套結構

    2016-11-25 19:43:10
    小說評論 2016年5期
    關鍵詞:小五圈套表妹

    曉 蘇

    論當代小說的圈套結構

    曉 蘇

    圈套的本義是設圈下套,指的是使人上當受騙的計策。敘事學上所說的圈套,顯然用的是比喻義,指敘事者用以吸引讀者的種種誘騙技巧。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敘述圈套往往還具有結構上的意義,我們把這一結構形態(tài)稱為圈套結構。在圈套結構的小說中,敘述者常常是一開始就順著讀者的思維定勢和接受慣性展開敘述,故意在情節(jié)的演進過程中先給讀者制造某種關于結局的錯覺,然后在關鍵部位筆鋒陡轉,突然偏離原來的敘述方向,在結尾或高潮處推出一個與錯覺完全相反的結局,從而讓讀者原有的閱讀期待猝然落空,造成強烈的預想性反差,同時產生一種強烈的閱讀驚喜。

    最早從學術的角度涉及圈套結構的,應該是學者吳亮。通過對馬原《岡底斯的誘惑》《虛構》和《錯誤》等作品的獨特分析,吳亮最先發(fā)現(xiàn)了馬原小說中的敘事圈套。他說:“馬原似乎一直在樂此不疲地尋找他的敘述方式,或者說一直在樂此不疲地尋找他的講故事方式。他實在是一個玩弄圈套的老手,一個小說中偏執(zhí)的方法論者?!雹俚牵瑓橇敛]有深入探討馬原敘事圈套的結構意義,倒是從敘述崇拜、神秘關注、現(xiàn)象意識、非因果觀和不可知性等方面論述了馬原的小說哲學。隨后,文學史家陳思和也注意到了馬原小說中的敘事圈套,并指出了圈套結構的藝術效果。他說:“他廣泛地運用元敘事的手法,有意識地追求一種亦真亦幻的敘事效果,形成著名的‘馬原敘事圈套’?!雹谠趯W者陳曉明的論述里,圈套結構是先鋒小說形式實驗的一個重要收獲。他認為先鋒文學發(fā)生的意識轉變,“主要是敘事方法變革的產品。這種變革的標志應該追溯到馬原的‘敘事圈套’?!雹圻@一見解不無道理,因為西方現(xiàn)代小說中也經常出現(xiàn)敘事圈套,如博爾赫斯的《交叉小徑的花園》、??思{的《押沙龍 押沙龍》和卡佛的《他們不是你丈夫》等作品,都巧妙地運用了圈套敘述的形式。

    然而在筆者看來,圈套結構并不是馬原的首創(chuàng),也不完全來自西方。事實上,這種設圈下套的敘述策略在中國民間文學中早已有之,并隨處可見。比如那些連環(huán)計故事和套中套小說,都有明顯的圈套特征。同時,圈套敘事也非常符合民間的欣賞趣味,其中有錯覺,有玄機,有突轉,有意外,有驚奇,對讀者具有強烈的剌激性和巨大的誘惑力。因此可以說,中國當代小說中的圈套敘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現(xiàn)代小說的影響,但它更多的還是繼承了中國民間敘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當代文壇上,繼馬原之后,熱衷于圈套結構的作家還為數(shù)不少,如蘇童、洪峰、韓東、鬼子、何小竹、顧前,以及新世紀嶄露頭角的朱山坡。這些作家在圈套的設置上各有招數(shù),都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小說精品,如蘇童的《園藝》、洪峰的《瀚?!贰㈨n東的《艷遇》、鬼子的《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何小竹的《圈》、顧前的《塑料發(fā)卡》,和朱山坡的《小五的車站》《天色已晚》《躺在表妹身邊的男人》等。下面,筆者便結合以上提到的作品深入探討一下圈套結構的基本類型與藝術功能。

    一、圈套結構的誤區(qū)設置

    生活中設圈下套的計策,用到小說中就是設置誤區(qū),通過各種誤區(qū)的設置對讀者進行誤導,先將讀者不知不覺地導入歧途,進而再讓讀者對情節(jié)的發(fā)展、高潮和結局產生一連串的錯覺,直到最終才讓讀者恍然大悟。在圈套結構的小說中,整個文本是一個宏觀的大圈套,里面同時又設計了一些微觀的小圈套。這些小圈套可以大致歸納為三種類型:一是人物圈套,二是語言圈套,三是主題圈套。這三種圈套實際上就是作家精心設置的敘事誤區(qū),可以分別稱為人物的假象、語言的陷阱和主題的迷宮。

    第一、人物的假象。

    在文本中制造人物的假象,是圈套結構小說在誤區(qū)設置上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人物的假象制造有兩種情形,一是制造人物關系的假象,即竭力掩蓋人物之間的真實關系,讓讀者對人物關系產生誤會。二是制造人物性格的假象,即首先刻意放大人物性格中次要的一面,而將其性格的主導性暫時藏匿起來,使讀者對人物性格產生誤會。

    朱山坡的《小五的車站》是一篇十分難得的圈套小說。作品寫一個十四歲的男孩小五,獨自從株洲坐火車前往從未去過的玉林給外婆過生日。出門之前,母親叮囑小五說:“火車上只有乘務員的話才可以信任,她會提前告訴你哪個站快到了,你要準備下車?!蹦赣H的話有兩個意思,一是除了乘務員,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相信。二是隨時聽好車上廣播,不要坐過了站。剛開始,小五一直都將母親的話記在心頭。可是不久,一個年輕而漂亮的女人吸引了小五的目光。她坐在小五對面,懷里抱著一個孩子,正在給孩子喂奶。女人給孩子喂奶時絲毫不回避小五,這讓小五覺得她無比親切。小說中這樣寫道:“女人是故意讓我看到了她的奶子,連乳房都能給我看到了,她對我還有什么戒心呢?……因而,我一下子信任了她。”④從這時起,小五已經沒把母親的叮囑放在心上了。同時,坐在旁邊的一個男人也引起了小五的注意,他看上去窮兇極惡,還不停地打呼嚕,小五便把他稱作“死豬”。快到柳州時,上來了一個彪形男人。他比那個“死豬”還要粗俗,好多空位不坐,偏偏坐在了女人旁邊,還歪著頭看女人的胸脯。過了一會,彪形男人竟色迷迷地問女人:“姑娘,你去哪里?”女人禮節(jié)性地笑笑說:“玉林?!币宦犝f女人也去玉林,小五的心一下子放松了,他再不必伸長耳朵去聽廣播,也不必再把頭伸出窗外去看站名,心想到時候跟著女人下車就行了。黃昏時分,火車停了下來,女人抱著孩子下了車。小五也跟著女人下車了,一起下車的還有那個一路打呼嚕的“死豬”?!八镭i”下車后也緊緊地跟著女人,居然還躥到了小五前面,甚至還用身體去蹭女人的后背。出了站口,“死豬”更加放肆,竟然動手調戲女人和她懷里的孩子。小五感到又惡心又氣憤,決定沖上前揍那“死豬”一拳。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小五被驗票員扣住了,讓他補票,說他坐過了站。小五本應該在玉林下,可他坐到了陸川。直到這時,小五才意識到自己上了那個女人的當。小五補票后想盡快返回玉林,但這天已經沒有去玉林的火車了。小五于是就朝汽車站狂奔,希望能趕上開往玉林的班車。穿越一條小巷時,小五因為跑得太快而被人當作小偷抓住。在小五有口難辯時,那個女人又一次出現(xiàn)了。她一眼認出了小五,并幫他解了圍。但小五并沒有感激女人,反而責怪她騙了自己。女人弄清原委后說,她當時是糊弄那個彪形男人的。聽了女人的話,母親的叮囑又在小五耳邊鳴響起來,可惜悔之已晚。小五趕到汽車站,最后一趟班車也出發(fā)了,小五便決定用兩條腿跑到玉林去。跑出不遠,那個女人再一次出現(xiàn)在小五面前,身后還站著一個騎自行車的男人。女人讓男人用自行車把小五送到玉林。小五一看那男人不由大吃一驚,原來竟是那個“死豬”。更讓小五吃驚的是,“死豬”居然還是女人的丈夫。后來,“死豬”便用自行車帶著小五去玉林。在趕往玉林的路上,小五再不覺得“死豬”討厭了,反而還對他充滿了信任與依賴。小五還得知“死豬”被冤枉坐過牢,給人當了替罪羊。途中自行車的鏈條斷了,“死豬”扛著自行車跑了好遠才找到一個修理鋪。但“死豬”并未因此延誤時間,他把鏈條接上后騎得更快,終于在夜晚十二點讓小五見到了外婆。

    這篇小說的迷人之處,首先來自人物圈套的設置。作者一開始就制造了人物關系的假象,讓讀者一進入閱讀便對人物關系產生了錯覺?!八镭i”和女人本來是一對夫妻,但作者卻遲遲不肯把這種關系挑明,而是故意遮遮掩掩,將讀者長時間蒙在鼓里,直到后來女人要讓“死豬”送小五返回玉林時,才不得不交代他們是一對夫妻。對女人和“死豬”夫妻關系的刻意隱瞞,無疑是這篇小說最有意味的構思,也是作品中最大的看點。如果作者在“死豬”和女人一出場時就把他們的夫妻關系告訴讀者,那這篇小說就索然無味了。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作者也是事先制造了假象,如那個“死豬”,他從外表上看上去雖然窮兇極惡,粗俗不堪,簡直像個壞蛋,但他實質上卻正好相反,隱忍,寬厚,吃苦,耐勞,仗義,完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人。然而,在“死豬”再次露面之前,作者卻一直都在渲染、夸張、放大他的粗魯與兇惡,而將他性格中真實的一面卻別有用心地隱藏起來了,直到小說快結尾時才讓讀者對他刮目相看。至此,讀者才會發(fā)現(xiàn)作者原來給我們設了一個人物圈套。這個圈套頗有意味,它不僅讓讀者看到了人物性格的豐富性與復雜性,同時還告訴了讀者應該怎樣去全面而客觀地看待每一個人。

    第二、語言的陷阱。

    語言的陷阱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作品中人物的語言構成的陷阱,即相關人物為了掩蓋真相而故意釋放虛假信息,從而轉移讀者的視線,誤導讀者對情節(jié)的未來產生錯覺。另一方面是由敘述者的敘事語言構成的陷阱,即敘述者為了不讓讀者過早地發(fā)現(xiàn)破綻而進行的語言干擾,目的也在于麻痹讀者,讓讀者深受假象迷惑而渾然不覺。

    蘇童的《園藝》也是一篇具有經典意味的圈套小說。一個春天的午后,熱愛園藝的孔先生與孔太太發(fā)生了口角,孔太太為了報復孔先生,晚上把下班歸來的孔先生關在了門外,并且不讓兒子孔令豐和女兒孫令瑤為父親開門,結果孔先生失蹤了。小說一開始就擺出了一個偵探小說的架式,孔太太先后安排令豐和令瑤出去尋找孔先生,她認為丈夫是和某個風流女人私奔了,讀者的注意力也因此一下子被失蹤的孔先生牢牢抓住。但是,孔先生的失蹤只是蘇童為讀者設置的一個敘述圈套。讀者被抓住之后,作者便把孔先生扔到了一邊,突然把敘述的重心轉到了令豐和令瑤身上。令豐打著尋找父親的幌子找母親要錢,要到錢后卻壓根兒沒去尋找父親,而是找女孩看電影,還花錢買入劇社與女演員鬼混。令瑤也無心尋找父親,一天到晚多愁善感,更為自己的狐臭煩惱,后來竟到外地治狐臭去了。他們名義上是在尋找父親,實際上都在尋找自己的快樂與享受。直到小說結尾的時候,讀者才知道孔先生并未遠行,而是被三個小偷殺害后埋在了孔家庭院的花壘里。小說寫道:“孔先生居然在自己的花壘里埋了這么多天,這使人感到孔家之事就像天方夜譚似的令人難以置信,一切都帶上天工神斧的痕跡?!雹葑x完整個小說,我們才感到中了蘇童的圈套。作者的本意并非要寫孔先生的失蹤,而只是通過這樣一個偵探圈套的設置來寫孔家人的隔膜與冷漠、自私與無情。為了用這個圈套緊緊地鉗制住讀者的注意力,作者多次通過孔太太的嘴制造語言的陷阱。她一再說孔先生肯定是跟哪個女人私奔了,并且還指出了不少懷疑對象,說得有鼻子有眼。這些語言上的陷阱,不斷強化了讀者的錯覺,以為孔先生的失蹤真是一樁風流韻事,絲毫不會朝兇殺案上去想。所以,當結局出乎意料時,讀者才會大吃一驚。

    除了人物語言的陷阱之外,敘述者的語言干擾也是語言陷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朱山坡《小五的車站》中,作者雖然一開始就刻意隱瞞了“死豬”與女人的夫妻關系,但細心的讀者稍加留意還是有可能從一些細節(jié)上看出破綻并發(fā)現(xiàn)真相。然而,每當遇到這種危險的時候,敘述者立刻就會跳出來發(fā)上一通議論,從而轉移讀者的目光,干擾讀者的判斷,排除讀者的懷疑,很快又讓讀者誤入歧途。如小說開始不久就寫到了女人給孩子喂奶的場面:“她放心地揪起衣服,露出飽滿而多汁的奶子,坦然而準確地放到了孩子的嘴里,像兩塊磁鐵吻合在一起?!迸四茉凇八镭i”對面放心地揪起衣服給孩子喂奶,說明她本來就沒有回避“死豬”的意思,因為“死豬”是她的丈夫??墒?,狡猾的作者害怕聰明的讀者一動腦筋猜出了他們之間的關系,于是就用一句議論巧妙地對讀者進行誤導:“那“死豬”一直睡著,所以她一點也不避諱他。”⑥由于使用了這種語言的陷阱,讀者便離真相越來越遠了,而這正是作者希望達到的圈套效果。

    第三、主題的迷宮。

    由于圈套結構小說中充滿了誤區(qū),既有人物的假象,又有語言的陷阱,隨之而來的是情節(jié)的一波三折、山重水復和柳暗花明,所以它的主題就顯得更含蓄、更朦朧、更復雜,形成一個主題的迷宮,從而擴大了小說的意義空間,為讀者提供了多種理解與闡釋的可能性。

    何小竹的《圈》是一篇沒能受到足夠重視的圈套小說杰作。作者開頭這樣寫道:“耗子走的時候,說把老婆和房子都留給我。他真的是那樣說的。他說,把你的東西都搬進去,愛呆多久呆多久。話說得那么豪放,我估計他是安心不回來了。他知道我一直租房子住,把空出的房子讓給我,這說得過去。但他知道我雖然沒有正式的老婆,也還有女朋友,而且是在一起睡的那種,所以他說把老婆也留給我,讓人不可理解?!雹吆淖诱f完便上了一趟遠行的火車離開了這座城市。之后,“我”一直都想搬到耗子那里去,但同居的女友小鮑擔心“我”會與耗子的老婆圈搞到一起,所以遲遲沒搬。其間,耗子還不斷地從外地打電話或寫信來催促過“我”,圈也多次打來曖昧的電話,讓 “我”盡快搬過去??墒?,還沒等 “我”搬過去,“我”竟然意外地發(fā)現(xiàn)耗子正和他的妻子圈親熱地在一起。直到這時,“我”才知道耗子原來給“我”設了一個圈套,其實他壓根兒都沒離家出走。

    因為這部小說從整體上來講就是個圈套,所以它的主題就不像一般小說的主題那樣具體、簡單、明朗,而是像迷宮一樣讓人頗費思量。正如學者吳義勤在評論馬原小說時所說:“馬原的故事總是拒絕任何肯定的思想或觀念。但是,馬原又試圖用他的敘述圈套創(chuàng)造一種形而上的氛圍。馬原的敘述意念與敘述方式總是構成這樣的悖論:敘述意念解除經驗的因果聯(lián)系以及經驗背后的隱涵,但是敘述方式卻要創(chuàng)造一種超然于經驗之上的不可企及的能指?!雹唷度Α返囊饬x也明顯超越了故事本身,具有多種多樣的能指。首先,我們會問是誰設置了這個圈套?當然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顯然是“我”的朋友耗子。接下來,我們會問,“我”為什么會被這個圈套左右了這么久?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從自身的人格缺陷上找原因。因為任何騙術都只能對具體對象起作用,上當受騙的過程正是人格缺陷暴露的過程?;叵朐诖诉^程中,“我”對圈的種種回憶與幻想,還有 “我”對女友小鮑在談及耗子的承諾時的遮遮掩掩,以及“我”在電話中對耗子說的“你在整我”這樣的話,足以說明耗子的這個圈套其實對“我”很有針對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圈套在很大程度上是“我”自己設置的。然后,我們還會問,作為朋友,耗子為什么要給“我”設圈下套?這個問題不禁讓我們對人際關系產生各種思考,包括朋友關系、夫妻關系和鄰里關系。在當今社會,諸如此類的人際關系為何不堪一擊?除了信任危機,它還能讓讀者想到很多很多。關于這部小說的主題,上述幾點顯然不是這個圈套的全部內涵,或許僅僅只是涉及到了一點皮毛。也就是說,何小竹用圈套結構為讀者構建了一個意義的迷宮,每個讀者都可以用猜謎的方式在其中理解和尋找自己需要的主題。

    蘇童的《園藝》從主題上講也有迷宮的味道。它以孔先生失蹤這個敘事圈套為外殼,其內核是要展示一個大家庭冷漠的人際關系。因為每個人都那么自我、那么自尊、那么自戀、那么自信、那么自私,所以當他們充當偵探時才會毫不上心,才讓孔先生失蹤這一中心事件被分解成看電影、演話劇、會朋友、治狐臭等多個毫不相干的事件。另外,孔先生之死與他和孔太太之間的互不理解和互不相讓也有密切關系,如果他們相互關心、相互尊重、相互寬容,那孔先生就不會被孔太太關在門外,也就不至于被強盜殺害。這正如小說中寫到的園藝,爬山虎與蔦蘿只有和諧共處,生態(tài)的平衡才能真正出現(xiàn)。

    二、圈套結構的藝術功能

    圈套作為一種結構策略,它在小說中的作用已經超越了結構本身,在很多方面都顯示了其強大的藝術功能。

    第一、誘惑功能。

    所謂誘惑功能,指的是文本對讀者產生的刺激、吸引、牽制等誘惑性力量。它能緊緊地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并讓讀者始終處于一種激動與亢奮狀態(tài),是作品可讀性的直接體現(xiàn)。圈套結構最突出的一個文學功能,便是它對讀者有一種特殊的誘惑力。學者李遇春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將圈套和懸念進行了比較,他說:“懸念在明處,圈套在暗處。懸念是作者善意地設置的閱讀障礙,用以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圈套則不僅僅是為了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它還擔負著欺騙讀者的功能。小說中如果被作者暗中故意設置了敘述圈套的話,讀者在閱讀中是完全不知情的,至少是難以知情的,閱讀中更多的體驗是迷惘,是不解,直到小說結束的那一霎那,才有上當受騙的感覺?!雹崴f的欺騙讀者的功能,也就是誘惑功能。與一般結構形態(tài)的小說相比,圈套結構的小說因為假象叢生、陷阱密布、迷宮幽深,所以它的誘惑功能顯得更為強大。

    韓東的《艷遇》是一篇故事情節(jié)非常平淡的小說,意在對傳統(tǒng)和世俗意義上的艷遇進行解構。如果作者不設下一個敘事圈套,恐怕很多讀者都無法堅持把作品讀完。從敘述策略上來看,這個小說標題就是一個圈套,它一下子抓住了廣大讀者對艷遇的獵奇心理,給讀者造成一種假象,以為作品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勾引與挑逗、越軌與出墻、開房與上床這些誘人的場景。其實,這些元素在作品中一樣也沒有。小說寫一個單身男子從南京乘飛機前往成都,途中有一個身穿桔色毛衣的漂亮女孩引起了他的注意。巧的是,幾天后從成都坐飛機返回南京時,那個穿桔色毛衣的女孩又和他同機,并且坐上了同一輛開住市內的機場大巴,甚至還坐在了一起。為了強化讀者的錯覺,或者說為了強化讀者的某種閱讀期待,作者還在敘述中一再制造語言陷阱,比如女孩朝機場大巴走來時,男主人公便開始想入非非:“她會在我身邊坐下,我們互相認了出來,這真是一種難得的緣分啊!我們會說話、交談,一直到市內,互留電話號碼和地址,約好下次見面。我們會做愛,成為情人,也許還會結婚,建立家庭生兒育女?!雹庹鞘艿竭@類語言圈套的誘惑,讀者便興致勃勃地往下讀,迫切希望讀到作者暗許的內容。遺憾的是,直到小說結束,單身男子與那個穿桔色毛衣的女孩什么事情也沒發(fā)生,甚至連話也沒說一句。讀者到這時才會大呼上當,原來是中了作者的圈套。不過,小說的目的終于達到了,它就是要表達一種嶄新的艷遇觀。在作者看來,真正具有美感的艷遇并不是肉體的接觸,而是那種由美艷帶來的期盼、激動、興奮、緊張、不安或惶恐等心理體驗。

    何小竹的《圈》對讀者的誘惑力更大,因為小說所設的圈套太不合常情?!拔摇钡呐笥押淖右x家出走,走前將房子和妻子都交給“我”使用。看到這個開頭,任何一個讀者都將難以擺脫這一強大的誘惑。蘇童的《園藝》也是如此,由孔先生失蹤這一懸念演變而來的敘述圈套,像偵探小說一樣將熱愛懸疑的讀者牢牢抓住。雖然其間偵探的線索多次中斷,與孔先生不相干的事件不時地被插入進來,但讀者強烈的閱讀期待卻一直都在孔先生身上,因此在閱讀過程中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欲罷不能。

    第二、震驚功能。

    震驚即震動和驚懼,屬于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現(xiàn)象。從接受的角度來說,震驚是讀者因為作品的結局完全出乎意料或錯覺被突然粉碎而產生的一種震撼和吃驚的閱讀體驗。我們也可以將這種體驗稱為震驚感。震驚感往往是因為猝不及防的意外而產生的,而小說家在小說中設置圈套,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讀者對故事的結局感到意外。所以說,圈套結構具有天生的震驚功能,它能讓讀者在感到意外的同時,獲得一種閱讀的震驚感。

    朱山坡的《躺在表妹身邊的男人》也是一篇極為出色的圈套結構小說。表妹在深圳打工,為了保住貞操而跳樓摔斷了一條腿,現(xiàn)在她正坐一輛長途臥鋪夜車返回老家。表妹鋪位旁邊躺著一個睡覺的男人,他在表妹上車之前已經熟睡。睡覺的男人有個弟弟,他沒有買到鋪位,便搬一只小板凳坐在過道上。弟弟是個多嘴多舌的矮男人,他告訴表妹,他和哥哥都在深圳打工多年,但一直領不到工資,現(xiàn)在只好無可奈何地回家。表妹發(fā)現(xiàn)睡覺的男人已睡過了臥鋪的中縫,便用手尖推了推他的屁股,但睡覺的男人卻一動不動。矮男人馬上討好表妹說,哥哥睡著了,睡著的男人都很霸道,你不必跟他慪氣。表妹認真打量身邊睡覺的男人,看見他真的睡得很熟,用雙手枕著頭,睡姿很舒服。過了一陣,表妹的小鏡子掉出口袋被矮男人撿到,矮男人還用它照自己的臉。表妹伸手奪回小鏡子時用力過猛,左手竟碰到了睡覺的男人的肩膀。表妹對他說了句對不起,而睡覺的男人并未計較。矮男人馬上說,他睡得很沉,人累了都會睡得很沉。到了吃晚餐的時間,車上的人都開始吃隨身攜帶的食品,唯獨睡覺的男人沒吃。表妹想提醒他一下,但還未動作,矮男人馬上對表妹說,你不必理他,他嗜睡,我們民工都把在車上睡覺當作一種享受。半夜客車停了一會兒,大家都下車撒尿,而睡覺的男人卻依然熟睡著,連尿也不撒。直到次日客車到達目的地,表妹才發(fā)現(xiàn)在她身邊躺了一夜的那個男人竟然是一具死尸。小說結尾處詳細寫到了表妹發(fā)現(xiàn)死尸后的那種震驚感:“表妹猛然醒悟,驚叫一聲:‘他是死人!’表妹滿臉驚恐,猝地扔掉雙拐,雙手拼命插頭發(fā),歇斯底里地往車站門外狂奔。但由于身體失去平衡,幾次摔了跟頭,甚至嘴巴啃了泥土,臉也摔破了,但她仍狂躁不堪,爬起來又跑。我追上去抓她,卻被她往臉上吐了一口口水。從她驚惶的眼神看,她已經算是瘋了吧?!?

    蘇童《園藝》的結尾也同樣讓讀者感到萬分震驚。因為孔太太一再聲稱孔先生是跟哪個女人私奔了,所以讀者便逐漸形成了一種錯覺,以為孔先生真是帶一個風流女人出去瀟灑了,壓根兒不會想到孔先生會慘遭殺害。因此,當一樁風流案猛然變?yōu)橐粯稓⑷税傅臅r候,讀者便產生了極大的震驚。這種震驚顯然來自作品的圈套結構,如果作者事先不制造假象,不安排陷阱,不設置迷宮,那就不會給讀者造成錯覺。正是由于故事的結局對讀者業(yè)已形成的錯覺給予了徹底否定,讓讀者的閱讀期待完全落空,作品才引起了讀者強烈的震驚。

    第三、回眸功能。

    因為圈套結構小說的結局常常出人意外,所以讀者在震驚之余往往會回過頭來重新閱讀或分析文本中的某些關鍵環(huán)節(jié),比如人物假象、語言陷阱和主題迷宮,進而對作品的意義進行重新理解與闡釋。我們把這種帶有回放、反思、否定、消解與重構等性質的功能稱為回眸功能。學者王寧說,圈套小說“往往表現(xiàn)為一系列似乎相干的敘述圈套相互齟齬,但恰恰就在故事最后行將結束時,這種相關性被破壞了,意義回到了本體的邊緣地帶?!?回眸就是要尋找那些處于邊緣地帶的意義。

    當我們讀完朱山坡《小五的車站》這篇充滿各種誤區(qū)的小說之后,我們突然會有許多的沒想到。比如,我們沒想到那么一個漂亮而親切的女人會在無意中騙了小五;又比如,我們沒想到女人騙了小五之后又會派自己的“死豬”丈夫將小五送回玉林;再比如,我們沒想到看上去窮兇極惡的“死豬”原來竟是一個熱情而仗義的好人!由于有這么多的沒想到,讀者讀完小說之后,心情肯定是久久不能平靜,必然要回眸重讀文本,進而進行各種反思。而且,讀者的反思一定是多層面、多角度的,小到反思小說中某個人物的某一個細節(jié),大到反思整個作品的意義,甚至還有可能從文本之內反思到文本之外,從形而下反思到形而上,從而獲得對人生、對社會、對世界的全新認知。在筆者看來,這篇小說主要傳達的應該是關于經驗的思考。經驗是一個很大的同時也是很深的命題,包括已知經驗和未知經驗,集體經驗和個體經驗,普遍經驗和特殊經驗等等。

    小五上車之前,母親一再叮囑他除了乘務員不能相信任何人。母親的叮囑實際上就是一種已知經驗,或者說集體經驗,也可以叫普遍經驗。正如《女人是老虎》那首歌中所唱的:“小和尚下山去化齋,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見了千萬要躲開?!笨墒?,小五在火車上發(fā)現(xiàn)給孩子喂奶的女人那么漂亮、那么親切、那么寬容,于是就對母親的叮囑產生了懷疑。此時的小五很像歌中的小和尚:“走過了一村又一寨,小和尚暗思揣,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樣還挺可愛? ”小五對女人的好感可以說是個人經驗,或稱為特殊經驗,也可以看成是未知經驗,因為對他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小五對母親叮囑的懷疑和淡忘,導致的直接后果是因盲目信任女人而坐過了站。直到這時,小五才又猛然想到了母親的經驗,覺得自己的經驗是靠不住的,因此悔恨交加。此時此刻,小五的感受也可能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樣:“老和尚悄悄告徒弟,這樣的老虎最呀最厲害!”然而,小五并沒有因為這次錯誤和教訓而完全回到母親的經驗上去。這也正是這篇小說的深刻之處。假如作者只寫到陸川火車站這里就結束全篇,雖然小說無論從結構上還是從主題上來看都是完整的,但這個作品的主題無疑就顯得膚淺而陳舊了。當小五要徹底否定自己的經驗,正準備重新回到母親的經驗上去的時候,那個女人又出現(xiàn)了,并且連續(xù)出現(xiàn)了兩次。這也是我們開始沒想到的。很顯然,作者在這個漫不經心的轉折中又不露聲色地為我們設置了一個圈套。

    女人的這兩次出現(xiàn)很有意思,對主題的深化具有重要意義。第一次是為小五解圍,第二次是派丈夫送小五返回玉林。小說寫到這里,我們都不得不和作品中的小五一樣,對那個女人進行新的認識,并給予全面而公正的評價,進而對各種經驗進行深刻反思。

    曉蘇 華中師范大學

    注釋:

    ①吳亮:《馬原的敘事圈套》,《當代作家評論》1987年第3期。

    ②陳思和:《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頁。

    ③陳曉明:《無邊的挑戰(zhàn)》,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頁。

    ④⑥朱山坡:《小五的車站》,《上海文學》2009年第10期。

    ⑤蘇童:《園藝》,《收獲》1992年第6期。

    ⑦何小竹:《圈》,《芙蓉》2000年第5期。

    ⑧吳義勤:《中國當代新潮小說論》,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第145頁。

    ⑨李遇春:《底層敘述的圈套》,《文學教育》2008年第5期。

    ⑩韓東:《艷遇》,《山花》2000年第3期。

    ?朱山坡:《躺在表妹身邊的男人》,《北京文學》2008年第3期。

    ?王寧:《后現(xiàn)代主義的終結》,《天津文學》1991年第12期。

    猜你喜歡
    小五圈套表妹
    6的圈套
    在小五圩喝茶
    揚子江(2020年4期)2020-08-04 09:39:04
    表妹
    小讀者(2020年2期)2020-03-12 10:34:08
    籃球
    詩林(2019年6期)2019-11-14 16:42:25
    小仔悠表妹
    快樂語文(2018年7期)2018-05-25 02:32:12
    小五和小六
    俏巫婆想裙子
    一字之差產生的“圈套”
    新農業(yè)(2016年19期)2016-08-16 12:00:18
    “表妹”的由來
    小五
    攀枝花市| 漳州市| 晋中市| 鄂托克旗| 龙江县| 浦城县| 雅安市| 桃园市| 阿图什市| 夏河县| 沁水县| 故城县| 乌拉特后旗| 霍山县| 监利县| 阿拉善右旗| 崇仁县| 洞头县| 东城区| 兴仁县| 噶尔县| 绥江县| 淮阳县| 澳门| 台州市| 深水埗区| 航空| 米易县| 慈利县| 万年县| 威宁| 南丹县| 临泉县| 拉萨市| 高州市| 克什克腾旗| 定结县| 醴陵市| 虞城县| 湖南省| 右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