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燕紅 吳志文 羅 威 王國樂 何春紅 梁文煥 吳子貴(遵義醫(yī)學院第五附屬(珠海)醫(yī)院珠海519100)
·藥事管理·
品管圈活動在防范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排藥差錯中的效果觀察
許燕紅吳志文羅威王國樂何春紅梁文煥吳子貴(遵義醫(yī)學院第五附屬(珠海)醫(yī)院珠海519100)
目的:探討品管圈活動在防范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排藥差錯中的效果,為今后的工作提供參考。方法:以2016年1~2月我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PIVAS)工作情況作為本組研究的資料,自2月開始結合科室實際情況,開展品管圈活動整理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排藥錯誤資料,分析出錯原因和影響因素,并制訂相應的防范措施,對比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后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錯誤變化情況。結果:開展品管圈活動后,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一個月排藥總數(shù)量為47864組,共發(fā)生排藥錯誤13次,其中藥品錯4次,藥品多排、少排6次,液體錯排3次,每周平均出錯3.25件,與開展前比較明顯下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在靜脈用藥調配中心調配人員中開展品管圈活動,能夠明顯減少排藥錯誤的發(fā)生,提高藥物調配效率與準確率。
靜脈藥物調配 排藥錯誤 品管圈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藥物調配較集中,工作量較大,也易產生排藥差錯,導致藥品浪費,直接影響患者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因此,開展品管圈活動防范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排藥差錯,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我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作為本組研究對象,探討品管圈活動在防范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排藥差錯中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以2016年1~2月我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PIVAS)工作情況作為本組研究的資料。
1.2方法:自2月開始結合科室實際情況,開展品管圈活動整理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排藥錯誤資料,分析出錯原因和影響因素,并制訂相應的防范措施,對比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后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錯誤變化情況。
1.2.1成立QCC小組:我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于2016年2月以“降低排藥差錯”為主題在日常工作中開展QCC活動,成立QCC小組,小組由4名藥學人員構成,主管藥師何春紅與另外1名藥師梁文煥負責QCC活動的監(jiān)督、指導工作,同時定期組織進行相關培訓;其他人員由組長分工分別負責計劃、組織、交流、協(xié)調、整理、記錄以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等工作[2]。
1.2.2原因分析及目標設定:QCC小組經魚骨圖分析法發(fā)現(xiàn)我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排藥差錯的主要原因有藥品歸類錯誤,人員短缺,責任心不強,排藥時聊天,藥品包裝、通用名相似或相同等;通過對其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
1.2.3相應對策:①加強管理:制定完善靜脈藥物調配規(guī)范,每天組織藥師及護理人員進行交接班,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按照培訓模式進行;加強各管理崗位人員的監(jiān)督與干預,同時排藥人員之間可以互相提醒、監(jiān)督,提高排藥人員的積極性,從而強化工作質量。②定期培訓:由臨床經驗豐富的藥學人員羅威、何春紅、梁文煥等定期組織藥學、護理人員參加相關培訓與考核,并做好跟蹤指導,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采取相應的處理對策。③完善排班制度:采取分組管理制度,根據(jù)工作強度與人員配置合理分配人力資源。
1.3觀察指標:觀察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后靜脈用藥調配中心藥品錯排,藥品多排、少排次數(shù),液體錯排情況[3]。
1.4統(tǒng)計學方法:研究中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針對所得資料進行系統(tǒng)的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開展品管圈活動前,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排藥總量為42530組,共發(fā)生排藥錯誤49次,其中藥品錯排8次,藥品多排、少排21次,液體錯排20次,每周平均出錯12.25件;開展品管圈活動后,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一個月排藥總數(shù)量為47864組,共發(fā)生排藥錯誤13次,其中藥品錯排4次,藥品多排、少排6次,液體錯排3次,每周平均出錯3.25件,與開展前比較明顯下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我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后排藥情況分析(n/%)
QCC活動是指由工作性質相同或相關的人員在自我啟發(fā)和相互啟發(fā)的原則下,在同一個工作現(xiàn)場,運用QCC的簡易統(tǒng)計工具進行分析,并依據(jù)一定的活動程序解決工作中存在的障礙問題,以達到改善工作品質、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的活動[4]。近年來,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患者對醫(yī)療服務要求的提高,QCC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程度越來越高[5]。
在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開展品管圈活動,通過對排藥過程中的常見差錯進行總結分析,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使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到工作的重點,提高責任心,從而減少排藥過程中差錯的發(fā)生,確保臨床安全用藥。
綜上所述,通過在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開展品管圈活動,能夠明顯減少排藥錯誤的發(fā)生,提高藥物調配效率與準確率。
[1]廖鴻,劉莉,陳紅燕,等.品管圈活動用于防范靜脈藥物調配中心排藥差錯效果分析[J].中國藥業(yè),2014,11:76-77.
[2]金靈泰.品管圈在降低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調劑過程差錯中的作用[J].海峽藥學,2014,5:132-133.
[3]張曉華,李亞芳.品管圈在減少靜脈藥物配置過程差錯中的應用[J].中國藥房,2014,2:435-438.
[4]鄭愛祥,王萍.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差錯分析與防范措施[J].中國臨床研宄,2015,3:386-388.
[5]李燕,杜德才,楊立強,等.品管圈方法在降低住院藥房口服擺藥差錯中的應用與評價[J].安徽醫(yī)藥,2015,7:1414-1417.
QC circle activities in the prevention of venous drug Deployment Center error effe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QC circle activities in the prevention of venous drug dispensing mistakes results in drug control center row,for future reference.Method∶to January 2016 to February during I hospital vein drug Deployment Center(PIVAS)work situation as this group research of information,since February began combined Department reality,carried out products tube circle activities finishing vein medication Deployment Center row drug errors information,analysis errors reasons and effect factors,and developed corresponding of prevention measures,compared carried out products tube circle activities before and after vein drug Deployment Center errors changes situation.Results∶carried out implementation products tube circle activities Hou,vein drug Deployment Center one months row drug total number for for 47864 group,total occurred row drug errors 13 times,which drug wrong 4 times,drug more row,and less row 6 times, liquid wrong row 3 times,Average number of errors is 3.25 per week,and earlier marked decline,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s∶intravenous drug allocation in QC circle activities in personnel,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tion errors,improve deployment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Intravenous drugs deployment order error QC circle
R 95
B
1672-8351(2016)11-01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