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是素質教育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的主要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概括能力的重要平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尤其是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所學課文內(nèi)容進行歸納段落大意,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了解所學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明確課文的中心思想,提高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方法;段落大意
歸納段落大意是一種提高學生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了解課文中心思想和寫作意圖的重要手段,對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始終非常重視這種訓練形式,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歸納段落大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結合具體教學實例,簡要闡述了引導學生歸納段落大意的具體做法。
一、利用摘句法歸納段落大意
摘句法是歸納段落大意的重要方法,也是較為簡單的一種歸納段落大意的方法,在課文中存在很多現(xiàn)成的句子,這些句子有的是這一段落的中心句,有的是這一段落的過渡句,無論是中心句還是過渡句,都在段落中對于全段內(nèi)容起著總結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正確把握這些中心句或過渡句,并把它們摘錄出來,作為總結歸納這一段大意的主體,也是一種好方法。但這種簡單易學的方法并不是通用的,它僅僅適合那些含有中心句或過渡句的段落。
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課的第四自然段,主要描述了船夫在眾多的船只和極窄的水面上急速行駛的情景,歸納這一段的段落大意不必對本段所有內(nèi)容進行總結概括,僅僅抓住本段的中心句,也就是本段開始的第一句話“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來進行概括總結即可。利用這種方法進行歸納段落大意,并不是普遍現(xiàn)象,畢竟這種情況占少數(shù),因此,在閱讀中要正確認識哪些句子是中心句或過渡句,并善于利用中心句或過渡句來進行段落大意的歸納,這樣既能降低歸納段落大意的難度,又能提高學習效率。
二、通過提問整理歸納段落大意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遇到的段落形式主要包括敘述性段落、說明性段落和議論性段落,對于這些段落教師都可以在學生歸納段落大意時采用提問的形式,通過提問回答的方式,對段落的主要內(nèi)容和要表達的中心問題進行問答,最后將自己的答案進行總結整理,從而歸納出段落大意。這種問答式歸納段落大意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充分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重要途徑。
如,在學習《再見了,親人》一課時,這一課的前三個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講述中朝人民的魚水深情,在總結第三自然段的段落大意時,我們就可以運用提問整理法,首先提出問題:這一段主要講述的人物是誰?他們干了些什么?(朝鮮大嫂背著孩子拄拐給志愿軍送行)他們?yōu)槭裁磥硭托心??(志愿軍親人就要走了)然后根據(jù)我們的問答整理出本段的段落大意:志愿軍親人要走了,朝鮮大嫂給他們送行。通過這種方法歸納段落大意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在歸納段落大意時有章可循,并且這種方法簡單易學,對學生歸納出段落大意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利用合并歸納法總結段落大意
在閱讀教學中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很多段落并不是表達同一個意思,有的往往是多種意思并列存在的,這些并列的意思沒有主次或先后之分,這就給我們歸納段落大意帶來了困難,無法進行取舍。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在指導學生歸納段落大意時要注意不要隨意舍棄,而是利用合并歸納方法將這幾個并列的意思合并起來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段落大意。如,在教學《魯濱遜漂流記》一課的第六自然段時,這一段描述的幾件事都沒有主次之分,我們可以將這一段的每句話進行歸納,第一句主要講了魯濱遜捕魚打獵;第二句主要講了魯濱遜蓄養(yǎng)羊群;第三句主要講了魯濱遜種植小麥;第四句主要講了魯濱遜吃上了糧食。教師在總結歸納段落大意時就可以把這些進行合并,歸納成:這一段主要講述了魯濱遜通過捕魚打獵、養(yǎng)羊、種麥等方法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通過這種方法歸納段落大意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這一段的幾句話必須意思相近,沒有主次之分,這就決定了這種方法具有局限性。
四、利用留主舍次法歸納段落大意
在較長的段落中往往表達的意思不止一個,這些意思有時是并列的,需要進行合并歸納,但是有時又不是并列的,有主次之分,對于這樣的段落很顯然無法采用合并歸納的方法,而要采用留主舍次的方法,即將段落的主要內(nèi)容歸納出來,對于次要內(nèi)容可以舍棄,這樣既簡化了歸納的過程,又歸納總結出段落的核心意思。如,在歸納《少年閏土》一課的“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這一自然段的段落大意時,通過仔細閱讀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一段雖然文字較多,但主要寫了兩層意思,一是我和閏土見面的情形;二是閏土見到城里人的情形。很顯然第二層意思不是本段的重點,第一層意思才是本段的主要內(nèi)容,因此,在歸納段落大意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留主舍次法去掉第二層意思,只保留第一層意思,從而將段落大意歸納為:我和閏土見面的情形。通過這種方法進行歸納段落大意時一定要注意將主要內(nèi)容歸納準確完整、簡明扼要,切忌模糊復雜。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歸納段落大意是培養(yǎng)學生概括能力、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歸納段落大意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積極對學生進行方法指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熟練掌握摘句法、提問法、合并歸納法、留主舍次法等歸納段落大意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郝艷華.小學閱讀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有效思維[J].快樂閱讀,2013(33).
[2]張文玉.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4(4).
[3]傅燕平.例談小學生文本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4(12).
編輯 姚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