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蘭
電子白板教學為時下最流行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憑借其形象、生動、直觀的特點,以圖文并茂、聲像同步、動靜皆宜的表現(xiàn)形式,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利用電子白板及其教學資源,不僅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可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認知層面更廣,學習效率倍增。同時,充分運用電子白板技術的超大資源存儲功能,還能有效地實現(xiàn)白板資源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提高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培養(yǎng)語文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yǎng)不斷提升。
一、利用電子白板創(chuàng)設學生樂學的語文情境
“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睂W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對學生來說“興趣”將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能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否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電子白板輔助教學能化靜為動,化枯燥為有趣,化無聲為有聲,在教學中靈活運用電子白板,恰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創(chuàng)設出濃郁的學習情境。電子白板教學中的絢麗的色彩,迷人的畫面,動聽的聲音,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課文內容中來,從而為課堂教學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以最佳狀態(tài)投入學習。
如《鳥的天堂》一課,引入課文時,可利用電子白板再現(xiàn)課文的情境:那小島上眾鳥紛飛、百鳥爭鳴的生動場景,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使學生進入一個有聲有色的動感畫面,仿佛置身于“鳥的世界”。這樣,情隨境生,學習的興趣立刻被激發(fā)起來。
二、利用電子白板演繹突破語文教學重難點
語文教材中,有些內容比較枯燥抽象、難以理解,盡管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還是不知所以然。電子白板教學可通過各種手段和特技進行藝術加工,用生動的畫面形象、直觀地再現(xiàn)抽象的語言文字所承載的內容,化難為易,把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協(xié)同利用起來,促進知識的內化,從而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實踐證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要你根據(jù)內容需要,合理選擇并使用電子白板,并確定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最佳作用點,一定能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
傳統(tǒng)的生字教學,學生學起來無趣,教師教起來乏味,而且低年級學生識字記憶較快、回生也快。特別在漢字中,又有許多音形相近的字,學生極易混淆。如果能合理地利用電子白板資源,那么這些問題也能迎刃而解了。例如生字“睛”與“晴”,學生很容易寫錯,在學習時,我先讓他們找出相同的地方“青”,并隨圖展示出來,接著我把眼睛的圖畫“拉”到青的左邊,學生明白眼睛就是目,那這個字就是——“睛”,再把一個太陽的圖片“拉”到青的左邊,讓學生主動說出這是日字旁,有太陽就是晴天,組成了“晴”字。這樣學生一下就記住并區(qū)分出了這兩個字,也明白了字義,組起詞、說起句子來滔滔不絕。
學生因為年齡小,見識少,他們是憑借形式、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教學中,可以通過直觀形象的電教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例如教學《狐假虎威》這一課時,先用錄音將學生帶入故事情境,讓學生聽故事,看畫面;接著關掉錄音讓學生一邊看畫面,一邊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然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補編故事;最后請學生分角色表演故事。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效率較高。
另外,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課文,由于受時空的限制,與現(xiàn)代小學生的距離太遠,學生學習理解時有不少的困難,光靠教師講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可借助預先制作與課文緊密相關的閱讀課件,或讓學生直接在網(wǎng)上搜集資料進行閱讀,借此讓學生了解事件發(fā)生的歷史背景,拉進文本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化難為易,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正確深入地理解。例如在教學《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課時,我用電子白板課件出現(xiàn)當時的抗日場景,用逼真的畫面使學生感受到了王二小的英雄形象,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就很容易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三、利用電子白板示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利用電子白板提高學生語文朗讀能力。低年級的學生主要是模仿學習,此時電子白板就成了學生朗讀的榜樣。這對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增強學生讀好課文的信心、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讓學生在聽音中注意停頓、輕重、速度、節(jié)奏和語調等技巧,可提高朗讀水平。如學生接觸的第一篇課文《識字1》是一首詩,節(jié)奏感很強,讓學生聽課文錄音,感受課文的節(jié)奏,再模仿、跟讀、表演讀,學生就很容易讀出課文的節(jié)奏感、韻味美,從而達到有滋有味地進行朗讀的效果,并給今后的朗讀打下一定的朗讀基礎。又如《狐假虎威》一課,伴隨著生動有趣的旋律,娓娓動聽的誦讀,屏幕上狡猾的狐貍、愚蠢的老虎以獨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學生余興未盡,情緒達到了最佳狀態(tài),此時,因勢利導,以境引情,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他們的朗讀興趣隨之而生,讀起來惟妙惟肖。
利用電子白板培養(yǎng)學生語文創(chuàng)新能力。運用電子白板輔助教學,能呈現(xiàn)出各種生動有趣,靈活多變的畫面,有效地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興趣,驅使他們更積極地開展創(chuàng)造活動。教師也完全可以利用多出的時間補充課外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如《桂林山水》一課教學結束后,我們用電子白板再現(xiàn)桂林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嶙峋的怪石,讓學生體會桂林山的奇、秀、險;再現(xiàn)漓江的水,讓學生感受漓江之水的靜和綠;再現(xiàn)山圍繞著水,水倒映著山,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學生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真是感覺,仿佛身臨其境,讓學生永遠記住這課堂和課外的內容,從而達到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的目的。
又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身居社會主義優(yōu)越環(huán)境下的現(xiàn)代小學生,必然對資本主義的黑暗知之甚少,也很難體會當時作者的寫作意圖。為了讓學生了解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罪惡,在學習課文時,教師可以一邊分析課文內容,一邊通過影視回放,再現(xiàn)小女孩當年賣火柴的真實情景,加上教師繪聲繪色的描述,以及生動的畫面,把學生帶入了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學生的情感被調動起來,為學習課文做了很好的鋪墊,激發(fā)學生奮發(fā)向上的學習情感,讓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關心他人特別是窮人疾苦和同情他人的高尚品格。
總之,有效地利用電子白板及其資源進行教學,能充分發(fā)揮電子白板及其資源的現(xiàn)代教育教學作用,把握其使用時機,獲得資源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使小學語文教學更生動、更有實效、更富有感染力,才能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的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