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觀武
鱖魚,形體側(cè)扁,尾鰭呈扇形,口大鱗細,體青黃色,有黑色斑點,骨細肉嫩鮮美,是上好的淡水魚類。
鱖魚的烹飪方法有很多種,其中酸甜可口的松鼠鱖魚是聞名的姑蘇美食。說起松鼠鱖魚,有一段趣聞軼事。
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蘇州,信步走到“松鶴樓”菜館,適逢農(nóng)歷正月初五,按吳門習俗,家家戶戶要設宴擺酒迎接趙公元帥,俗稱“接路頭”。“松鶴樓”店主也不例外,在樓上擺香案酒菜接路頭,除幾款菜肴外,有一尾鮮活蹦跳的鯉魚放在水缽中供奉。乾隆見后指名要食此魚,店主不同意,婉言謝絕。乾隆不允,非要食此魚不可。店主見這幾個北方人不尋常,為主的更是氣度不凡,想到前幾天聽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訪,遂不敢怠慢,即令廚師立刻拿去烹制,并對廚師說:“這幾個客人有來頭,會不會是皇帝來了,千萬要小心?!睆N師聽說可能是皇帝來吃飯,更不敢怠慢,就千方百計從速度、造型、口味等方面下工夫,精心烹飪,在造型上以昂首翹尾作造型,口味方面則以酸甜為特色。不多時,一條色澤醬紅、昂首翹尾、外脆內(nèi)嫩、酸甜可口的松鼠鯉魚上桌,乾隆食后大為贊賞。事后從官府流出消息,果真是乾隆皇帝到“松鶴樓”吃松鼠鯉魚。此后,松鼠鯉魚改用肉質(zhì)更為鮮嫩、骨疏刺少的鱖魚,這一改進一步提高了此菜的質(zhì)量。
從此,松鼠鱖魚就成為達官貴人、文人雅士來“松鶴樓”必食的菜肴?!八墒篦Z魚”名聲大振,流傳至今?,F(xiàn)在各地飯店都能烹制出美味可口的松鼠鱖魚。在上海,也有用黃魚、鱸魚烹制成松鼠黃魚和松鼠鱸魚的。
松鼠鱖魚的烹飪方法比較講究。首先選料要以重量在700克左右的鮮活鱖魚為佳,配料有河蝦仁、筍丁、香菇丁、青豌豆及茄汁、糖、細鹽、醬油等。烹飪前先將鱖魚宰殺洗凈,齊胸鰭處斜切下魚頭,拍平,將魚身去骨,在魚肉上剞菱形刀,抹上紹酒、干淀粉,分兩次下油鍋炸熱,裝盤,掛上鹵汁即成。此時,鱖魚頭大口張開,肉似翎毛,尾部翹起,形似松鼠?!八生Q樓”的特級廚師曾帶“松鼠鱖魚”參加全國烹飪名師技術(shù)表演鑒定會,大獲成功,此菜已列入江蘇省表演菜肴之一。
“松鼠鱖魚”是姑蘇名菜,各地也有以鱖魚為原料烹制的特色菜肴,如安徽名菜臭鱖魚。腌制魚時,在魚身上撒一層薄鹽,利用這魚的溫度,使魚處于變質(zhì)與不變質(zhì)之間。略帶臭味的魚,加上蔥、料酒、醬油、白糖、蒜茸、干辣椒等調(diào)味料后,再放姜絲蒸,形成了獨特的風味。
上海的百年老店“燕云樓”酒家,也有一道非常著名的鱖魚菜肴——醋椒鱖魚。取600克左右的鱖魚,汆水后過油去腥;油鍋煸胡椒粉,加水后放入鱖魚,待魚熟湯呈乳白色,放入鹽、味精、醋、麻油,最后加香菜,出鍋裝盤,色澤乳白,咸鮮合一,酸辣可口,醒酒開胃,點擊率甚高。
對于鱖魚的家常做法,大多數(shù)人喜歡清蒸。鱖魚洗凈,從胸鰭處劃兩刀后置入盤內(nèi),放入蔥、姜、料酒,水沸之后,大火蒸8~10分鐘即可,原汁原味,咸鮮爽口。若用豉油蒸魚,味道也很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