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不老這個夢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看來又被拉近了一點點。美國“生物活力”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帕利希女士2016年4月底宣布,她已經采用本公司的實驗性基因療法來對抗衰老。不過,“生物活力”公司頗具爭議性,而帕利希的這一說法也并非人人都信。
這項始于2015年11月的治療,既受到對創(chuàng)新的贊譽,也遭到對不嚴謹科學的批評。帕利希聲稱,她是通過逆轉20年端??s短而成功復春的全球第一人。端粒是覆蓋每個染色體末端的DNA短片段,幫助染色體抵擋磨損。端粒隨著每一次細胞分裂而縮短,最終變短至不能再保護染色體的程度,引起細胞功能失調和機體衰老。
2015年9月,當時44歲的帕利希接受了兩次本公司的實驗性基因療法。第一次旨在抵御肌肉質量隨年齡的減少。第二次旨在對抗干細胞耗竭——這些干細胞耗竭引起各種與衰老相關的疾病。在一項治療中,藥物被注入包含卵泡抑素基因的肌肉。在動物實驗中,這被證明能阻斷抑制肌肉生長的肌生成抑制蛋白,從而增加肌肉質量。
帕利希說,她還被注入一定劑量的病毒,這些病毒含有促端粒酶(它們能延長端粒)產生的基因材料。為繞過美國管制,這些治療是在另一個美洲國家——哥倫比亞進行的。這些治療的原本目的,是為了證明最新一代抗衰老基因療法的安全性。如果治療數據真實,這就是通過基因療法延長人體端粒的全球第一個成功案例。
在這之前,基因療法曾被用來延長實驗鼠的端粒,但這方面的嘗試從未被用于人體。2015年9月,在帕利希接受這次基因療法之前,位于美國休斯敦市的臨床測試專業(yè)研究室——“光譜細胞”測量了帕利希的白血球端粒,發(fā)現她的端粒相對于她的年齡來說短得不正常,這讓她未等年邁就容易患與衰老相關的疾病。2016年3月,“光譜細胞”對帕利希進行了同樣的測量,發(fā)現她的端粒已經延長了相當于20年的長度,從6.71千字節(jié)增加到了7.33千字節(jié)。這意味著帕利希的白血球在生物學意義上變年輕了。這些發(fā)現分別得到了比利時和英國的兩家公司證實。
帕利希說,對于衰老性疾病患者來說,現有療法的用處不大。此外,生活方式的改善或改變,對治療這類疾病來說影響甚微。生物技術的進展,是衰老性疾病患者的最大福音。她認為,哪怕她接受的治療結果只是基本準確,她所在的公司也創(chuàng)造了歷史。
不過,帕利希的說法導致“生物活力”公司的科學顧問之一、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和美國衰老研究聯合會前科學主任馬丁疏離了她。馬丁好幾個月前同意為帕利希當顧問,但前不久辭職。他說:“這(指帕利希的說法)有很大問題。我對此感到不安。(帕利希所接受的療法)必須經過臨床前的大量研究檢驗。”
一些科學家指出,帕利希及其公司的端?;虔煼ū澈蟮募僭O,就是延長端粒是阻止正常衰老過程(它的終極結局就是死亡)的解決辦法。然而,衰老過程并非取決于一兩個基因,而是要復雜得多。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會在無意間積累一系列對我們DNA的損害,這些損害最終會影響我們的身體。明智的做法或許是,在試圖延長生命之前,應該先設法防止像老年癡呆這樣的神經退行性病變,不然的話,最終就會出現很多喪失基本行為能力的壽星,而這又有什么意義呢?
帕利希似乎不在意這些質疑。她說,她切身體會到了端?;虔煼ㄗ屗匦聼òl(fā)的生命活力。與此同時,“生物活力”公司將測試用新的基因療法和聯用多種基因療法,治療與衰老相關的損傷。至于白血球端粒的延長能否在其他組織器官實現,則有待觀察,而且必須在未來其他患者身上重復實現。就眼下來說,一切答案都藏在帕利希的細胞中,畢竟她是復春基因療法的“零號患者”。美國喬治城大學一位高級研究員指出,要想證明有關人體復春成功的說法,還需要很多數據。更重要的是,科學尚未證明端粒長短與健康之間存在因果聯系。這就好比把白頭發(fā)染黑,而染頭發(fā)并不能讓你活得更久。
什么是端粒?
端粒是被稱為染色體(基因組就位于染色體內)的DNA鏈末端的保護帽。對年輕人來說,端粒為8000~1萬個核苷長度。然而,隨著細胞的每次分裂,端粒都會縮短。當端??s短到一個臨界點,細胞就停止分裂或死亡。有研究表明,端粒長度是預測人的壽命的一個可靠指標。
怎樣延長端粒?
2015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科學家公布了使用改造過的信使RNA延長端粒的方法。RNA攜帶著由DNA中的基因傳遞給細胞的蛋白質“制造廠”的指令。用于斯坦福大學這項研究的RNA,包含TERT解碼序列。TERT是一種天然發(fā)生的酶——端粒酶的活性成分。當細胞的端粒被延長后,細胞表現得更年輕,繁殖更快,而不是瀕死??茖W家認為,有朝一日,可能以患者的肌肉干細胞為靶點,通過延長細胞的端粒,治療杜氏肌營養(yǎng)不良患者。也有可能用端粒治療衰老癥狀,包括糖尿病和心臟病??茖W家還希望,用RNA延長端粒的方法能讓他們生產大量細胞。有朝一日,這些細胞可能導致更有效的抗衰老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