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威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第一人民醫(yī)院,遼寧 盤錦 124200)
烏司他汀和生長抑素聯(lián)合應用治療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分析
魏海威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第一人民醫(yī)院,遼寧 盤錦 124200)
目的 觀察分析烏司他汀和生長抑素聯(lián)合治療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26例。對照組給予單純的生長抑素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烏司他汀進行治療,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兩組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腹痛腹脹緩解時間、血清淀粉酶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對急性胰腺炎患者應用烏司他汀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廣泛應用及推廣。
生長抑素;臨床療效;血清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屬于臨床常見疾病之一,是由多種病因使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后引發(fā)胰腺組織自身水腫、壞死、消化及出血等的炎性反應[1]。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惡心、嘔吐、腹痛及血胰酶增高等,根據病變程度可分為輕癥急性胰腺炎與重癥急性胰腺炎,根據臨床病理又分為出血壞死型與水腫型[2]。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烏司他汀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呼吸道感染、妊娠期、哺乳期及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等,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齡24~75歲,平均年齡(48.5±3.1)歲。觀察組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齡26~73歲,平均年齡(49.3±2.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如抗炎治療、禁食處理、抑制抑制胰酶分泌及胃腸減壓等治療。對照組:給予單純的生長抑素治療,即給予生長抑素250 μg/h行靜脈滴注;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烏司他汀進行治療,即給予5%葡萄糖500 mL和烏司他汀20萬U行靜脈滴注,2次/天。兩組療程均為14 d,治療期間,嚴密觀察患者的體征變化情況。
1.3觀察指標: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及臨床癥狀變化情況,臨床療效分為治愈、顯效、有效及無效。治愈:急性胰腺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經B超檢查胰腺恢復正常,血尿淀粉酶恢復正常;顯效:急性胰腺炎臨床癥狀顯著減輕,經B超檢查胰腺趨于正常,血尿淀粉酶情況顯著改善;有效:急性胰腺炎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經B超檢查胰腺有所恢復,血尿淀粉酶有所恢復;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血尿淀粉酶情況均無變化或病情加重。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不良反應主要為惡心、嘔吐、胃腸功能衰竭、急性腎炎及胰性腦病等[3]。
1.4統(tǒng)計學分析:我院采用SPSS17.0軟件來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以()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用率表示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出現(xiàn)惡心、嘔吐1(3.8%)例,胃腸功能衰竭1(3.8%)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7%;對照組出現(xiàn)惡心、嘔吐2(7.7%)例,急性腎炎1(3.8%)例,胃腸功能衰竭3(11.5%)例,胰性腦病1(3.8%)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6.9%,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臨床癥狀比較:觀察組腹痛腹脹緩解時間、血清淀粉酶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急性胰腺炎屬于臨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具有發(fā)展快、病情急等特點,能誘發(fā)多種疾病,若不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易造成患者死亡[4]。臨床認為出現(xiàn)急性胰腺炎主要與患者生活習慣不良相關,如暴飲暴食及酗酒等都可能引發(fā)急性胰腺炎[5]。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比較()
組別 n 腹痛腹脹緩解時間(h) 血清淀粉酶恢復時間(h) 住院時間(d)觀察組 26 15.36±6.52 33.28±15.21 8.13±3.54對照組 26 20.12±5.63 41.16±12.85 10.83±4.25 t -2.8175 2.0179 2.4890 P -0.0069 0.0490 0.0162
臨床治療急性胰腺炎的方法主要有生長抑素和烏司他汀治療等。生長抑素屬于環(huán)狀多肽之一,能對腺苷酸環(huán)化酶的活性產生抑制作用[6],減少胰腺外分泌,使脂肪酶、磷脂酶A及胰蛋白酶等釋放入血液的量減少。此外,生長抑素可減少胰腺及腹腔血流量,降低迷走神經興奮性,以減少乙酰膽堿釋放的方式,對神經性胰腺外分泌功能產生抑制作用。故而生長抑素能有效抑制分泌消化液,緩解胰腺生理及病理改變,降低腹腔液及血清中的胰淀粉酶活性,從而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抑制炎癥發(fā)展。
烏司他汀是廣譜胰酶抑制劑之一,可對彈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及磷脂酶A2等于胰腺炎發(fā)展相關的酶的活性及釋放產生抑制作用,減少炎性介質釋放,抑制病情發(fā)展,改善微循環(huán),避免器官功能被破壞,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7]。此外,烏司他汀還能對輕癥胰腺炎向重癥胰腺炎的轉化產生拮抗作用,抑制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發(fā)展,無免疫原性,具有安全、可靠等特點[8]。
綜上所述,對急性胰腺炎患者應用烏司他汀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 故值得臨床廣泛應用及推廣。
[1]于蘭,崔立紅,浦江,等.烏司他汀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療效觀察[J].武警醫(yī)學,2010,21(1):12-15.
[2]劉敏.烏司他汀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重度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4):119-120.
[3]楊慧梅.烏司他汀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療效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4,27(18):453-453.
[4]郭振霖.急性胰腺炎藥物治療進展研究[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3,11(1):570-571.
[5]周永和.生長抑素聯(lián)合烏司他汀治療急性胰腺炎66例[J].當代醫(yī)學,2011,17(35):133-134.
[6]鄭亞萍.關于烏司他汀和生長抑素聯(lián)合應用治療急性胰腺炎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1):104-105.
[7]趙黎東.烏司他汀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療效觀察[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5,26(1):82-84.
[8]田厚銘.烏司他汀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0,2(17):172.
R576
B
1671-8194(2016)27-01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