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
摘 要:古詩詞鑒賞作為閱讀教學的一個分支,對寫作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可以從中提取素材,直接引用詩句或運用創(chuàng)作背景素材;也可以借鑒其表現(xiàn)手法與情感體驗;或體味其優(yōu)美的意境并運用于文章當中。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在訓練學生進行讀寫轉換,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使閱讀和寫作真正融會貫通。
關鍵詞:寫作教學;古詩詞;讀寫轉換
一、古詩詞在中學生寫作中的指導作用
1.化用古典詩詞中的素材
中國的古典詩詞歷經幾千年的發(fā)展,積累下來的素材可謂是浩如煙海。在化用古典詩詞素材時,最簡單的方式是直接引用一些經典名句或積累一些陌生、典雅的詞語。這種方式最適合用在作文開頭,并以排比句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
還可以從作者的人生經歷、詩歌的寫作背景入手進行素材積累。那些古代詩人雖然命途多舛,歷經人生沉浮,但是始終志存高遠、樂觀曠達,為后世景仰。
劉禹錫的兩首詩:一是《玄都觀桃花》“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二是《再游玄都觀》“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詩人在作品里把玄都觀的千株桃樹比作朝廷中的新貴,諷刺那些新貴們都是“我”被貶離開京城之后靠阿諛獻媚攀爬上高位來的。永貞革新失敗后,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后“以恩召還”,寫下了第一首,不料又因此詩再次被貶。又過約十四年,再次奉召回京,不畏高壓,故意重提往事,寫了第二首詩。這樣,一個貶謫二十三年,不屈不撓,敢于斗爭、堅忍不拔、樂觀向上的劉禹錫的形象躍然紙上。
2.借鑒古典詩詞的表現(xiàn)手法
古典詩詞的一些表現(xiàn)手法在寫作中仍然是實用的,是可以借鑒的。
借景抒情,是古典詩歌常用的手法,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人通過對花鳥草木的描寫來抒發(fā)亡國的憂憤、離散的感傷。學生在寫作時也可以通過描寫周圍的景物來烘托心情;甚至還可以運用更高級的“以樂景襯哀情”。
虛實結合,就是把眼前現(xiàn)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象結合起來。這種手法用在作文當中可以豐富人物情感,并且留給讀者豐富的想象空間。如《雨霖鈴》從“念去去”開始想象別后的場景,是虛寫。這種虛實結合交替照應使用的方式,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作者與戀人分別時的纏綿悱惻,愁腸百結的離情別緒。
虛實結合當中還有一種從對面著筆的寫法。在思念之情的表達上,往往不直接描寫自己如何思念對方,而極力描寫對方思念自己的情形。這種手法運用在作文當中能增強情感的濃度,還能縮短彼此的空間距離。抒情主題站在所懷念對象的角度,設身處地想到對方的甘苦,這樣抒情的意味更為深沉婉曲。
3.借鑒古典詩詞的意境與審美
詩人筆下的所寫之景或者所詠之物,大多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志趣,學生在習作中也可以遷移使用古詩詞中的意象。同樣,在詩詞中多數會營造一個如詩如畫的意境??梢詫υ姼璁斨械囊饩尺M行擴寫,多加渲染,定能寫出優(yōu)美的文字。
如“雨”這個常見意象。既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纏綿、細膩,內心的喜悅躍然紙上;又有“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借寒雨來抒發(fā)對友人被貶的憤懣和懷念。同時,“雨”也能為送別渲染氣氛,“渭城朝雨浥輕塵”,一場朝雨洗去了道路上的輕塵,也蘊含了對友人即將離去的不舍。同是送別,“寒雨連江夜入吳”卻用“夜雨”增添蕭瑟的秋意。李商隱“巴山夜雨漲秋池”,秋雨連綿,交通中斷,無法確定,流露出詩人歸期未卜的羈旅之愁。
4.借鑒古詩詞的情感體驗
在學習古詩詞時,可以積累一些人類普世的情感,或個別獨特的情感體驗。
古詩詞的選材廣泛,涉及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社會生活以及個人的精神世界等。學生通過涵詠古詩詞廣泛積累,既可以彌補自己生活視野狹窄的不足,又可以豐富自己文章的情感內容。
就送別這件事來看,我們從古詩當中借鑒的情感既有表達對離人眷戀不舍、依依惜別之情以及朋友間的真摯情意,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又可以有更高的格調,重在勸勉、鼓勵友人,如“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還能獨辟蹊徑,借送別而言心志,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二、進行實踐訓練,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1.營造自由開放的古詩詞鑒賞空間
高中古詩詞教學多偏重于應試的要求,關注關鍵字詞的鑒賞、手法鑒賞、思想內容分析。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無法讓學生深入理解詩人的心靈世界,并進行情感交流,這無疑是對古詩詞教學功能的弱化。營造自由、開放的古詩詞鑒賞空間,就是將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學生以教材為依托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古詩詞進行鑒賞,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2.讀寫一體,再現(xiàn)詩歌意境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描寫語言完成詩歌意境的再現(xiàn),使學生通過把握意象感悟詩歌意境美的同時,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同的意境具有不同的美感,這就為有著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用描寫語言對詩歌中的意境進行情境再現(xiàn),通過擴寫、改寫、續(xù)寫等方式,既可以由點及面做到整體感悟古詩詞意境之美的效果,又可以在學生的寫作訓練中進一步加強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在進行寫作訓練時,要與閱讀教學相對接。學什么,練什么;讀什么,寫什么,真正實現(xiàn)讀寫一體,學以致用。如杜甫的《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比绻麖姆聦懙慕嵌瓤?,可以仿寫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手法;如果從擴寫的角度看,完全可以不加修飾,即可以寫成一篇優(yōu)秀的記敘文;如果從續(xù)寫的角度看,可以寫杜甫與好友飲酒酣醉到天明的暢快淋漓,可以寫杜甫與好友飲酒后又去游山玩水的田園山水之樂。
參考文獻:
1.劉仁增.讓語文回家[C].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08.
2.周啟志.自主與開放:中學寫作教學的走向[J],2003.12
3.賀克春.讀寫結合:高中語文序列訓練的回歸與出新[J].教育研究與評論,2013.1.
4.楊合英.談古詩詞與寫作的相融教學[J].新課程學習(中),2012.3.
5.莊照崗,吳豐強.以讀促寫、讀寫轉換的路徑與過程[J].語文教學通訊,2015.11.
(作者單位:山西省大同鐵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