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紅
【摘要】現(xiàn)在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突出了閱讀過程的指導、閱讀技巧的訓練、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文化意識的滲透,卻存在著老師過度控制閱讀理解過程,學生缺少自主閱讀之一誤區(qū)。在老師過度控制下的閱讀理解過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過程。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正確處理自主閱讀與教師引導作用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閱讀教學 自主閱讀 誤區(qū) 對策
語言技能主要由聽、說、讀、寫組成,然而讀是其它語言技能的基礎。英語閱讀能力能促進其它語言技能的發(fā)展,并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存在的誤區(qū)
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重傳授語言知識輕整體理解語篇,重結果輕閱讀過程的指導,重文本信息輕文化意識滲透。老師是閱讀課的主角,一味講解語言知識,不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方法,不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總結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
現(xiàn)今,初中英語閱讀課有一系列的skim(快讀)、detailed understanding(文章細節(jié)問題)、Discourse understanding(語篇理解)等閱讀理解活動,學生可以了解文章主旨大意、理解作者的意圖、預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可能的結局等。不僅僅注重了知識的傳授,而且加強了閱讀策略的培養(yǎng)以及文化意識的滲透,與傳統(tǒng)的逐字逐句分析課文的英語閱讀教學相比,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然而,現(xiàn)在的英語閱讀教學存在一個誤區(qū):教師過度控制學生的閱讀理解過程,導致學生自主閱讀的機會很少。本文所指的自主閱讀是指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制定閱讀計劃、選擇閱讀策略和技巧、監(jiān)控閱讀過程并評價閱讀結果的閱讀。
這一誤區(qū)主要表現(xiàn)在讀前、讀中、讀后三個階段中。
1.讀前作為閱讀教學的開端,應該簡短而精彩。但是,現(xiàn)在閱讀課一開始通常老師扮演著生詞和背景知識的“傳播者”,學生失去了課前通過自主閱讀了解相關背景知識和熟悉生詞的興趣。
2.讀中是閱讀教學的主要部分,應該豐富而層層遞進,主要側重于訓練學生理解語篇的能力與選擇閱讀策略。但是讀中階段形式多樣的閱讀理解活動,導致老師過度控制學生的閱讀理解過程。當學生獨立面對高層次(如評價、判斷、概括)等方面的閱讀理解練習題時往往顯得力不從心。
3.讀后偏重于學生在讀中階段學習情況的檢測,如retell the story(故事復述)、make a dialogue(編對話)等,學生的自主閱讀很少。
從上述的讀前、讀中和讀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可以看出,閱讀本身,也就是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心理過程和思維過程在現(xiàn)今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是缺失的。
二、閱讀本質
英語閱讀過程是閱讀者和文字符號之間相互交流的、相互影響的心理活動過程;是閱讀者通過解碼文章從中獲取信息和意義的逆向思維的過程;是讀者融釋“表層文化遷移”和“深層文化遷移”的障礙的跨文化交際的過程。閱讀者閱讀獲得和處理信息的過程也是閱讀者思維的過程。
三、對策
只有正確處理學生自主閱讀與老師引導作用之間的關系,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為此,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為學生留出閱讀的時間和空間。老師應該給學生留出足夠的閱讀時間和空間。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走進文本,才會整體理解文章,并且產生思維的火花;才能感悟到作者的寫作意圖及文章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涵,融釋“表層文化遷移”和“深層文化遷移”的障礙;學生才能夠從字里行間做出正確的思維分析。
如在《牛津英語》 22-year-old computer programmer murdered一文中,給學生5分鐘思考:Who can be the murderer of the programmer? 學生不能從文章直接找到答案,需從3段中找到相關的信息得出合理的結論。
2.給予學生獨自面對文本的機會。只有當學生獨自面對文本時,學生才有機會選擇閱讀模式;選擇閱讀策略;憑借自己的認知整體理解文本并進行推理和判斷;學生才有機會與作者開展真正的對話和溝通,體驗閱讀的快樂,獲得成功的喜悅。
3.在合理時機引導學生閱讀過程。學生如果閱讀目的不明確或不正確,往往會不自覺地過多關注詞、句等語言知識的理解上,出現(xiàn)“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xiàn)象。所以,學生的自主閱讀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但這并不意味著否認教師的主導。老師應在合理時機引導學生的閱讀過程,幫助學生排除閱讀理解障礙進行有效而高效的閱讀。
如《牛津初中英語》(譯林版)8B Unit 3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一文,學生對這個教育性的游戲很感興趣,但過程繁多,學生不能系統(tǒng)地了解該游戲的操作流程。然而,設計一張游戲指南,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章找出所缺的單詞,在這一“腳手架”的幫助下,學生很快對游戲的操作流程有了一個直觀地了解。
四、結束語
閱讀活動本身是閱讀者、文本與作者之間相互交流的心理活動過程和思維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發(fā)展的過程;是在不斷實踐的基礎上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過程。只有正確處理學生自主閱讀與教師引導作用的關系,才能切實探索出可行的英語閱讀教學的新方法。
參考文獻:
[1]Grader,D.&L,Miller.1999.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