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雍明
摘 要 作文是書面語言活動的高級形式,作文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作文能力是學生必備的基本能力。加強小學生作文訓練對其學習知識、發(fā)展智力和陶冶情感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指導 小學生 寫作文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衡量學生語文成績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志。本文將從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鼓勵學生平時善于積累;注重語言的美化;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想象空間和機會;同時重視作文的講評和修改等幾個方面來指導學生寫好作文。
筆者認為主要是要對孩子多鼓勵,多肯定他們作文的優(yōu)點和進步,少嚴厲地指責。作文興趣是在寫作訓練中培養(yǎng)起來的,教師和家長的要求不要過高,要循序漸進,這樣一來,小學生自己首先對作文就不感到害怕,相信只要自己認真努力,一定會寫好的。
很長時間以來,作文教學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題,教師一直在想辦法突圍,方法形形色色,但總感到不盡如人意,寫作實際上是對自然、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受、態(tài)度和看法的表述,是學生心理的表達。還學生作文本來的面目,讓學生無拘無束地盡情表達,寫真體驗,抒真感情,展現出學生的童心、童真、童趣,我們在教學中,教師積極調整策略,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顯得尤為重要。
寫作文是小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必修課,作文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非常有必要指導學生寫好作文,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本文著重從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能力與觀察習慣、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方法,積累語言、學生必須自己動手寫作文等四個角度論述了教師如何指導小學生寫好作文。當然,要寫好作文教師應當長期糾正學生的寫作誤區(qū),確保的寫作能力有所進步。
在作文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因而本文僅就作文的修改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我們知道,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是作者自己真實思想的表達,修改文章,實際上是修改思想。學生的作文老師改,免不了是一種越俎代庖的做法,是老師代替學生去想,代替學生去表達,不一定對學生有多少切實的幫助,也無法培養(yǎng)學生自批自改作文的能力。所以作為教師必須徹底解放思想,端正作文教學觀念,勇于創(chuàng)新,變教師為主的批改形式為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批改形式,讓學生真正成為批改作文的主人。這對學生主體性的確立,對學生主動接受作文并提高寫作能力是很重要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作文是語文學習中最復雜的腦力勞動,如果小學生沒有寫作愿望,那么習作的教學目的就很難達到。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強迫工作是違反心理學原則的,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根據這一特點,在作文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調動寫作積極性。
在學校里,有多種多樣的活動,如學習、文體、課余興趣等活動;在家里,有生活、家務等各種形式活動;在社會上,正逢盛世,氣象萬千,繁榮的市場經濟,奇異的家鄉(xiāng)變化等,這些都充滿著時代特色的新鮮材料,要豐富學生的寫作材料,必須借于對周圍事物的仔細觀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隨時記錄下來,因為作文教學不光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觀察是說話的前提,是思維的基礎,沒有細致的觀察,學生是不能把話說清楚,把文章寫具體的。
寫作是學生綜合運用語言和文字 的一種表現。為了提高小學生靈活運用語言去生動、形象地進行表達和描述的能力,教師就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去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從生 活中獲取材料,開展豐富課外活動,并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合作,給學生創(chuàng)設引生入勝的情境,同時給學生提供及時的點評和評價,會讓學生有話可說,不再搜腸刮肚,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在練習中學生會形成自己的構思和條理,促進學生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作文是學生自我表達與實踐的重要途徑,也是運用語言的一種體現,好的作文需要練習,也需要方法的指導。首先得練句,把分散的詞語連成句子,要準確通順,沒有太大的語病。正確的使用標點符號。寫話,寫小短文。發(fā)揮想象,大膽的寫出自己的想法,所看到的,見到的寫下來!寫出真情實感。多讀,只有多讀才有體會,特別是好的優(yōu)秀的文章,簡單的通話故事,散文啊,不僅積累了知識,從中也學到寫作文的題材!防寫,小學生的防寫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寫作,不能簡單的照著替換,要表達自己的想法。
語文教材選入的文章,文質兼美,典范性強,是我們用于指導學生寫作的最好范文。老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課文的作用,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要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廣泛閱讀,該背的課文要背誦如流,該記的內容要滾瓜爛熟,
讓學生在閱讀中享受“美文”熏陶,體昧謀篇布局,達到善于借鑒運用自如的目的。同時要把作文訓練貫穿于日常教學活動中。要求學生隨課堂積累優(yōu)美詞句。因為,要使文章精彩,首先是文章有優(yōu)美的語言和詞語。這些內容從哪里來呢?主要靠平時的積累。要求每個學生備有一個優(yōu)美詞句本,每學完一課,把課文中的好詞好句摘抄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有些詞語還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練習寫話,這樣日積月累使學生獲益匪淺。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毙W語文教學要求在聽說讀寫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表達、觀察和思維能力,其中表達能力是較為重要的一環(huán)。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向來是“學生作文教師改”,學生的學習活動處于被動的地位,學生基本上是“奉命作文”,作完交給教師就了事。教師發(fā)下作文后,大多數學生僅是看看分數,并不重視教師的評語,學生缺乏積極性,忽視自己在學習上的主體性。要改變這種局面就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把批改這一任務交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到整個作文活動中,樹立批改意識,培養(yǎng)寫作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徹底改變作文教學的被動局面,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