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美術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有別于其他學科的特定的且較為穩(wěn)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它是研究美術教學的原理及其方法,是分科教學法之一具有其特定的學科特點。它的研究對象,包括美術教學的目的和任務、教學內容、教和學的方式、方法等。針對于學科特殊性,要求參與美術教學必的教育中作者須以系統(tǒng)的美術學科專業(yè)知識、技能為基礎,并研究美術教學理論、探索其教學規(guī)律,用以指導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
個別教學模式是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個別輔導的教學組織形式。個別教學一般是在學生已有的學習基礎上,教師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個別輔導。個別教學相對于班級教學來說,更關注學生差異性和學生個性。這種教學模式多以課外的美術培訓班和家庭教師輔導為主,例如:烏魯木齊夏加兒美術培訓學校等,都是以這種個別教學模式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一方面,這種單獨的教學形式的培訓班家教可以彌補學生在學校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知識漏洞: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促進學生之間合作與競爭意識及能力雙重發(fā)展的一種教學形式。教師根據(jù)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美學知識和課程安排,把班級學生分為小組,小組成員間以合作的形式組織的進行自學、談論、交流和實踐的形式,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作為美術特色學校的烏魯木齊市第十三中學,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方面,在不斷的探索中將小組合作教學應用到美術課堂中并不斷革新發(fā)展小組合作教學的形式,在教育教學方式改革之路上,邁出了烏魯木齊市課程改革先導性的一步。
在課堂開始階段,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對班級全體學生進行最基本的任務教學。教師此時還是課堂的主導,這是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的第一環(huán)節(jié)。在這個教學階段,學生是被動的,在教師的教學設計安排下,接受教學任務。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再是整堂課的教學權威,而學生是課堂的主導,教師只是其中的引導者。以小組為學習單位的班級集體講授中,小組接受到了教師下達的教學任務,在小組合作進行中,可能多教師的講解還存在一些疑問,此時,教師會在小組間進行個別小組疑難解答。
在小組合作教學的美術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小組討論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教師下達學習任務之后,小組的分工合作不是由組長一個人單獨決定的,而是由小組談論合作的細節(jié),討論的內容包括:課堂任務的難易程度、小組分工和學習任務實施方案等。在討論過程中,每個人都積極發(fā)言,積極表現(xiàn),組長根據(jù)個人特長,公平的分配任務。如圖2所示:小組討論過后,組長分配學習任務,小組成員積極參與,分工合作完成學習任務。
由于每個小組的特點不盡相同,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習小組各自完成自己小組的學習任務時,都有一定的有效方法。每個小組間互幫互助,既能提高學習效率,又能建立和諧的學習氛圍。
(1)美術課堂小組教學模式下學生角色的多樣性
筆者認為教學質量是由學生、教師、教材、學習環(huán)境四個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共同決定的,而不是由“學生”這一個要素決定的。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是靈活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需要,利用其他要素來發(fā)展自己。在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下,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教材,通過課堂教學延伸等方式達到教學目標。
(2)美術課堂小組教學模式下教師角色的轉變
小組合作學習有力的挑戰(zhàn)了教師“一言九鼎”的權威,體現(xiàn)了新課改下課堂教學民主性特征。傳統(tǒng)的美術課堂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是班級授課制,這種整體教學的方式使美術課堂教學形成了“乏味,無新意”的呆板的局面。這種教學模式往往不能給全體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學習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削弱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小組合作教學充分賦予了學生課堂的活動空間。在小組合作教學中,美術老師充當了一個“導演”的角色,給學生充分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在主動的學習中,發(fā)現(xiàn)自我,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
小組合作學習讓差生在參與中找到自信在傳統(tǒng)的班級教學中,教師在講臺上,面向全班學生進行集體的課堂教育活動。差生由于學習基礎差,教學參與度不高,甚至覺得教師的課程教學與自己無關。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美術課堂教學工作中,而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后,使每個學生都認識到了自己對于整個課堂的重要性,無形中給了每個人一種責任感,這種責任感促使差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自己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再加上老師適時的鼓勵與表揚,使他們的自尊心、榮譽感得到了滿足,主人翁意識得到了增強,有利于差生自信心的樹立。因此,學生對美術課程的興趣會更加濃厚,提高自己主動投身于美術課堂,提高自身教學參與度。
小組合作學習的科學性和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加強小組合作教學的實施策略研究,是當前推進合作學習發(fā)展的核心問題,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就勢必會影響合作學習的生命力。小組的組成,是影響小組合作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在此,合理的分組方式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按照一定的分組制度進行小組成員確定。既要顧及要“優(yōu)等生”,又要照顧班上學生成績相對弱的“差等生”,教師要努力建構一種合理的分組形式,讓學生在公平的教學環(huán)境中自覺參與教學??傊?,在美術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教學,應當以素質教育為前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及合作能力,真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美術學科知識并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新疆師范大學)
作者簡介:張悅(1992-),女,籍貫:山西太原,新疆師范大學,學生, 2015級碩士,研究方向:美術學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