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單桃雷
人體工程學作為一門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學科,隨著科技社會的高速發(fā)展人體工程學在人類生活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人們在物質財富得到基本滿足之后轉而向健康的精神環(huán)境進軍,追求高品質、高要求的舒適生活,于是健康舒適、意境唯美的產品越來越得到人們熱烈推崇。文章以戶外座椅設計為例,闡述人體工程學在產品設計中的設計應用。
引言
戶外座椅是一種供給路人停留、休憩的一種室外家具,它多存在于小區(qū)、公園、游樂場、廣場之類的共公共場所,隨著新時代的到來、社會的進步,戶外座椅已經成為鄉(xiāng)村城市必不可少的配置,在為人們帶來舒適、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環(huán)境的唯美感。
人體工程學與設計的完美結合
人體工程學(Human Fngineering Engineering,簡稱HFE),又稱工效學、人機工程學、人類工效學、人體工學、人因學等各種名稱,是一門重要的工程技術學科。是研究人和機器、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結合,使設計的機器和環(huán)境系統(tǒng)適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點,達到在生產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適目的的一門學科。因此在家具設計中是否設計合理直接影響到人們的健康問題,而在社會環(huán)境中應嚴格按照人體工程學原理設計產品,會帶給人們最高的舒適感。
戶外座椅設計思維
室外家具做為展現特色文化形態(tài)而存在,需要設計者從設計理念、文化背景、風格匹配等多方面因素來考慮,在戶外家具設計中,想完美的體現其特色,必須將本地區(qū)傳統(tǒng)文化精髓與高速發(fā)展的現代科技文化相結合,通過現代高科技技術將中國特色文化唯美的呈現于人們的眼前。
設計認知
1.元素提煉
家具設計作為一種特殊時代文化背景下的產物,就其本質而言應該涵蓋應有的文化屬性,這也是作為一名設計師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馬凌諾斯基認為“一物的結構與其使用的方法相結合才成為它的文化實體”這也就是說在設計一件產品時,要充分的考慮其精神元素與物質元素的融合。
2.形態(tài)設計
在形態(tài)設計過程中,設計傳承千年中國的歷史文化基因,汲取當地文化特色并運用到家具的設計中,給人帶來全新的藝術理念,禮贊歲月的沉淀。
3.色彩配搭
在所有的設計中,色彩的搭配是至關重要的,室外家具的設計也應與時間空間上的感官相統(tǒng)一,因此在設計中色彩的選擇應慎重考慮,給予人在心理與生理以最大的舒適感。
4.材質選擇
長期放置與戶外,不可避免風吹日曬,因此在材料的選擇上應考慮周全,塑料座椅輕便易移動,組裝、拆卸相對方便,因時間流逝產生顏色蛻變,便于粉刷更新。
設計尺度
1.適用尺度
在設計之初,根據作品所擺放的環(huán)境為公共場所,因此在設計時根據不同的人群采用了不同座椅高度。根據現實生活中多種因素的考慮,在設計公共座椅時,應注意安全、舒適、方便等原則,因此在設計戶外座椅時應兼顧兒童、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使用方便度。
2.功能尺度
室外家具的設計根據所處環(huán)境的不同進行合理的搭配組合,簡潔而方便,宜動易靜。多功能坐臺的組合使這款家具的使用功能增加,符合人體工程學要求的長、寬、高設計,使用者自由選擇適合自身舒適度的座椅。
3.心理尺度
心理尺度是設計的重要因素,戶外活動人多而雜亂,人們根據自身的熟悉度選擇座椅位置,因此需要了解人體的心理尺度,以便設計產品成果符合人群要求。例如:人體之間的密切距離、個人安全距離、社會交流距離、公共距離等,因此根據社會中單個人體的自身所存在的各種不同因素所產生的不同心理尺度,來進行戶外空間中座椅的設計。
設計情感
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狀況也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工業(yè)革命以來,從開始人適應物質產品發(fā)展到現在物質產品適應人的需求而存在,每一步的跨越都是歷史的巨大進步,這與人類本身的重視是息息相關的,在家具上而言,最簡單的座椅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在經歷外觀造型、實用功能等階段之后,人們將注意力鎖定在生態(tài)健康設計之中,“以人為本,設計為人”的觀念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成為產品設計的生命力所在。
在我國在人體工程學研究發(fā)展相對于西方國家較為緩慢,而人體工程學又非一門簡單的學科,因此人體工程學的課題研究應該得到國人的高度重視,以促進其快速優(yōu)良的發(fā)展。
結論
真正的設計應是為人而存在,為人所服務,隨著綠色生態(tài)設計理念的提出,“以人為本”設計思潮得到人們高度關注,人體工程學則在其中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人體工程學不僅僅是單純數據的羅列,也包括了人體心理、作業(yè)環(huán)境、內在本質等多重因素,因此它指導設計的不僅僅是一件單純的設計成果,同時也是一件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
(作者單位:湖南工業(yè)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
作者簡介:張玉(1990-),研究生在讀,湖南工業(yè)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環(huán)境藝術設計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