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服飾文化的不斷發(fā)展,立體裝飾也在不斷的進步,從這一角度而言,立體裝飾、人和服裝三者的聯(lián)系非常密切,同時也表明立體裝飾對服裝設計至關重要。為此,本文在分析服裝設計中立體裝飾的基礎上,探討了服裝立體裝飾藝術的表現(xiàn)力、裝飾部位與形式,以及服裝立體裝飾的作用,包括突出服裝風格、豐富服裝材質、強化視覺聚焦,以供同行借鑒學習。
服裝立體裝飾伴隨著服裝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它始終與服裝,人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服裝設計中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服裝立體裝飾手法運用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趨勢,各種表現(xiàn)手法和裝飾內(nèi)容層出不窮,可以說裝飾部分設計是服裝設計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通常服裝裝飾分為兩種即平面和立體的裝飾。前者指面料色彩圖案裝飾;后者指珠片鑲飾、刺繡和具有浮雕感的編織、褶皺等肌理效果,或是與服裝相互獨立存在的配飾,以及加工后與服裝相結合又相對獨立的附加物。選擇不同裝飾形式其效果不同,而本文將主要探討立體裝飾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服裝設計中立體裝飾的分析
中國是世界上最初運用立體裝飾設計服裝的國家之一,其中刺繡、編繩是我國該方面最突出的兩大技藝。從立體裝飾藝術發(fā)展史來看非常古老,但隨著時間推移它的發(fā)展越來越趨于多元化,不僅工藝、材料等方面獲得了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也形成了極具自身魅力的藝術特征。
其實,所謂立體裝飾即具有立體效果的一種裝飾,一般體現(xiàn)在工藝、材質上。當前,面料浮雕、刺繡、編繩等是較為普遍常見的立體裝飾藝術。面料浮雕指規(guī)律性地抽縮處理面料,使之形成光影變化,其屬于褶飾的范疇;刺繡則是利用繡針和顏色各異的線在面料上進行雕琢,使其逐漸形成別具風味的裝飾性圖案;而編繩在我國是最古老的技藝之一,其不但形式多變,工藝精湛,更富有美好的寓意,可以說它占據(jù)了中華文化中最重要的位置,既是中華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橋梁,也是世界各國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關鍵。
立體裝飾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1.在裝飾部位與裝飾形式上的應用
服裝上立體裝飾部位包括衣邊裝飾和胸背部裝飾兩類。前者以領口、下擺、門襟、袖口等為主要分布部位,通常其圖案色澤并不會與服裝整體色調(diào)保持一致,但卻能使得服裝輪廓感增強,突出服裝款式結構的目的。后者是人們視線的中心部位,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服裝外觀主風格取決于該部位圖案設計,而針對其平坦寬闊的特點以大面積精巧圖案為宜。
服裝立體造型設計分為局部和整體兩種形式。前者主要是通過個別部位的立體裝飾處理,后者則是相對前者而言的,通常情況下局部裝飾效果決定著整體服裝設計的風格,具有錦上添花的重要作用;而整體裝飾必須嚴格把握程度,以免裝飾過度造成壓抑雜亂感,或裝飾過簡致乏力空洞感。
2.在服裝設計中的藝術表現(xiàn)力
服裝作為立體裝飾的載體早已經(jīng)歷過數(shù)千年之久的歲月,因此其對服裝非常重要。在服裝設計中人體是重心,故服裝的形態(tài)結構取決于人的形體結構,但服裝同時也會對其上立體裝飾產(chǎn)生制約關系,而一旦形成這種制約關系便會影響立體裝飾的風格。為此,要對服裝立體裝飾藝術的表現(xiàn)力進行研究,就必須深入分析服裝裝飾人體的效果。就服裝來說立體裝飾是并非以最大限度展示裝飾美為目的,更是一種與設計中其他元素相互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的要素,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人的氣質與美麗。所以,立體裝飾的功能具有裝飾、彌補和強調(diào)三大特征,只要人們恰如其分地運用裝飾材料及手法,即可改變服裝色澤單調(diào)毫無層次感的格局,不僅能夠起到裝飾自我滿足自身審美需要的作用,還能最大限度掩蓋人體部位的不足特征,進而彌補人體比例失調(diào)穿著違和的感覺,同時也能使服裝局部視覺效果更突出。其實強調(diào)相對彌補和裝飾來說需要通過強烈比對來實現(xiàn),后者則更側重自然和諧美。
服裝設計中立體裝飾的作用
1.突出服裝風格
所謂服裝風格即服裝形象賦予人們的個性化整體印象,而這種風格取決于服裝形式的各要素,也是整個作品及其群的個性特色所在。在服裝設計中影響立體裝飾形態(tài)的元素,改變其設計風格的關鍵在于造型和結構。與此同時,這兩大元素更是保持服裝實用和社會功能一致的關鍵,將隨著社會形態(tài)各要素的變化發(fā)生轉變。比如,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逐漸突破宗教禁欲思想更加追求完美曲線,直至16世紀后期女性越來越看重S型,這就產(chǎn)生了細腰大裙的女性服裝,且讓女性的柔美和魅力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與服裝相互獨立存在的配飾,或盡管在加工后與服裝相結合卻仍相對獨立的附加物,都能起到區(qū)別服裝設計風格的作用,這也是立體裝飾所帶來的效果。從人類裝飾身體的歷史來說,最初裝飾即附加配件裝飾。然而,當社會與服裝文化進一步發(fā)展,配飾逐漸普遍的滲透到人們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服裝開始利用配飾來展現(xiàn)其風格,甚至在這一過程中配飾演變成了服裝品牌的標志。例如:CHANEL的服裝就是以簡潔的裝飾,營造出了其高雅簡練的風格。
2.豐富服裝材質
制作服裝的面料即服裝材質,在服裝立體造型設計中除了面料本身外,更強調(diào)其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也就是拼接融合多種元素使之形成新的材質。服裝設計中無論剪切、打孔還是鏤空等手段,均能使面料原貌大變,進而表現(xiàn)出平面裝飾無法實現(xiàn)的凹凸褶皺等效果,且在光影變化與觀察者角度變化下其裝飾效果狀態(tài)更會大相徑庭。而除了利用各種手段豐富服裝設計材質外,服裝材料自身亦在不斷發(fā)展,比如,不規(guī)則或規(guī)則的抽摺面料、泡泡紗面料,以及塑料、金屬片、紙質、鋁質、金屬環(huán)等取代紡織面料的輔助材料,促使設計出的服裝更顯得雍容華貴,讓人獲得強烈的藝術享受和感官刺激。可見豐富的服裝材質不但能強化面料立體感,也是改變服裝面貌及其設計風格的關鍵所在。
3.強化視覺聚焦
設計具有整體性特點,而設計中最關鍵的就是視覺聚焦點,為此,服裝立體造型設計要通過造型處理、材料肌理改變等方法,來恰如其分地營造視覺聚焦點。
這其中造型處理和材料肌理改變是最常用的手段。前者指設計師根據(jù)設計需求,充分組織點線面等元素來塑造相應服裝形態(tài)。比如,婚紗設計就是該手段為主,通?;榧喌囊曈X聚焦點在胸前造型的集中裝飾上,它是通過組合排列具有女性感的自由曲線和蕾絲形成的,可謂色澤面料保持相對一致的情況下,利用造型處理營造視覺聚焦點的代表性服飾。后者是采取染色、打褶、抽紗等手法處理面料來獲取奇特效果的一種手段,能夠讓普通材料變得更新穎。此外,還有各種新型材料的面世,在拓展和創(chuàng)新設計思維的同時,也能營造相應的視覺聚焦點。
結束語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演變發(fā)展,服裝裝飾手法也隨之取得了更長足的發(fā)展。在服裝飾品中幾乎都曾使用過裝飾工藝,可以說立體裝飾藝術不但將服裝變得更加具有魅力和多樣化,也使其功能越來越與當代人們的審美需求相適應。而就服裝設計理念和手法來說,不難看出服裝造型的兩種變化即復古與現(xiàn)代,以及其各方面的不斷創(chuàng)新。服裝是自然對人類的饋贈,所以現(xiàn)代服裝只有回歸自然達到返樸歸真,才能真正賦予三維立體服裝全新的生命和意義。
(作者單位: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信息學院)
作者簡介:趙竹青(1985-)女,山西榆次人,本科,助教,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信息學院,主要研究方向:服裝與服飾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