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粉敏 衷明華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2-0-02
一、教學內(nèi)容分析
本課時“氯化氫的制備和性質(zhì)實驗”是以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十單元課題一《常見的酸和堿》、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節(jié)《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為背景。在學習完以上知識,開展本節(jié)課的學習。本節(jié)課一共安排了兩個實驗,采用固液制取氯化氫以及氯化氫的噴泉實驗。這兩個實驗并沒有在教材中呈現(xiàn),但氯化氫及鹽酸的性質(zhì)幾乎貫穿整個中學化學,故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fā),通過演示本節(jié)課的實驗,有助于學生進一步鞏固氯化氫和鹽酸的性質(zhì);而噴泉實驗是中學階段較有趣的實驗之一,既可以活躍學習氣氛,又可以鞏固對氯化氫可溶性的理解。本課題在教材中起呈上啟下的作用,上是對所學氯化氫、鹽酸性質(zhì)的鞏固。下是對第四節(jié)課題一《氨》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學情分析
知識儲備上:
1.硫酸、鹽酸的相關性質(zhì)
2.酸的通性
3.常見物質(zhì)的可溶性
能力儲備上:
1.具備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力
2.掌握一定的觀察與思考實驗現(xiàn)象的能力,但對靈活運用知識解釋實驗現(xiàn)象的能力有所缺乏。
心理特征上:勤于思考,思維活躍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氯化氫的實驗室制法與氣體收集
(2)掌握氯化氫的性質(zhì)實驗操作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探究反應原理
(2)通過演示制取氯化氫氣體的反應實驗,掌握氯化氫的實驗室制法與氣體收集
(3)通過噴泉實驗,驗證HCl酸的通性,鞏固HCl、鹽酸的相關性質(zhì)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尾氣處理,養(yǎng)成環(huán)保意識,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重點難點
重點:氯化氫的實驗室制法與氣體收集
難點:形成噴泉的原因
五、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教師的準備
課前制備用于噴泉實驗的氯化氫氣體
2.學生的準備
復習酸的通性,鹽酸、氯化氫的性質(zhì),氯離子的檢驗方法
聽講,思考
解決課前問題 這節(jié)課的知識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同學們現(xiàn)在能回答上課前的問題了嗎?如果發(fā)生了氫氣泄露,應該如何應急處理?學完本節(jié)課你是否可以回答呢?
HCl氣體比空氣密度大,所以可以…
作為消防員可以用噴霧水槍對周圍空氣中的氯化氫進行吸附,用氨水或其他稀堿液中和
往高處逃
總結(jié) 今天是我們學習了氯化氫氣體的實驗室制法,用氯化鈉固體和濃硫酸制取,有六個步驟:查、裝、點、收、離熄,氯化氫氣體極易溶于水,以及鹽酸具有酸的通性,用濃氨水檢驗HCl氣體,用硝酸銀檢驗Cl-,同學們回去好好復習 聽講,回憶
六、板書設計
氯化氫的制備和性質(zhì)實驗
一、HCl氣體實驗室制法
化學方程式:
NaCl+H2SO4(濃)=NaHSO4+HCl↑(常溫或微熱)
2NaCl+H2SO4(濃)=Na2SO4+2HCl↑(500℃~600℃)
二、HCl的檢驗
化學方程式:NH3+HCl==NH4Cl
三、鹽酸的通性:
反應方程式:Ag++Cl-==AgCl↓
四、HCl氣體極易溶于水(HCl:H2O1:500)
五、酸的通性
HCl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七、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從生活現(xiàn)象入手,引起學生的積極關注和激發(fā)學習熱情,學習氣氛濃厚。新課程要求教師能盡可能多的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倡導學生能夠從問題和任務出發(fā),積極主動地思考,以獲取知識和技能、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情感體驗為目的學習方式,因此,本節(jié)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地引導、促進和喚醒學生的主動性,活躍學生思維、點燃學習熱情,學生一致處于積極的思考中,情感的體驗是積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