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東
【摘 要】 高中物理比較抽象、深奧,不少學生感覺到非常難學。為解決這一問題,高中物理教師應該化抽象為形象,注重教學設計,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加強概念教學,注重人文關懷和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表述能力,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讓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學物理。
【關鍵詞】 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2-0-01
進入高中之后,許多學生反映物理這門課程比較難學,不好理解,即使課堂上聽懂了,可是一到自己獨立做題時,就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該從什么地方下手來解決問題。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為了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老師應該從課堂上下功夫,提高課堂上的效率,讓學生能夠課上課下一個樣,能夠真正做到理解物理,領悟物理,讓學生感到學物理其實是件輕松的事,這樣的課堂效果才是我們所期望的。為達到這樣一種理想效果,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課堂教學形式要先進務實
隨著課程改革的實踐我們已經認識到只有通過發(fā)現式、啟發(fā)式、討論式等先進的課堂教學方式,才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激發(fā)積極的思維。教師應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的,不同水平的學生,通過現有的電教設備、教具模型、實驗室、網絡等豐富資源,設計不同的教學形式,有意識地、潛移默化地啟發(fā)學生領悟蘊涵種種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盤托出,脫離實際等錯誤做法,讓學生在學習中主動參與,體驗快樂與成功。第二,指導學生對實驗中所顯現的"物體在不受外力時,總是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以及"物體下落的快慢與物體的輕重無關,只與自由落體有關"這樣的結論進行分析研究。從而,由多媒體的演示實驗的整個過程,學生們都可以更加直觀進行了解,這樣做的效果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將注意力集中,還可以激發(fā)起學生物理興趣;經過實驗的演示、教師的引導和講解,可以對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有更深入的理解,使學生們通過實驗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要科學合理
每節(jié)課的完成,需要有多個環(huán)節(jié)組成。一節(jié)有效果的課,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是非常重要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問題與問題的過度環(huán)節(jié)、活動環(huán)節(jié)、總結環(huán)節(jié)、練習環(huán)節(jié)、作業(yè)環(huán)節(jié)等等,最為突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意外事件的處理,都需要老師的精心設計。哪個環(huán)節(jié)設計不足,都會影響課堂教學的進程,從而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不能流于形式,要落到實處。
三、課堂活動進行要充實
課堂教學,讓學生活動是必要的環(huán)節(jié),活動如何進行也關系到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很多教師在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中都有這樣的感受:學生喜歡,但熱熱鬧鬧的最后不知道怎么收場;或學生動不起來,進行不下去;或活動安排了,但只求課堂氣氛的熱烈,至于搞活動的目的就模糊了等等。這樣的活動是沒有實效性的?;顒右?,而且要高質量的搞。要讓學生明白這一活動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樣去實現這一活動,從活動中能學到什么,對今后的學習有什么樣的啟發(fā)作用等等。當然,在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使師生交往的心理狀態(tài)達到最佳水平,以保證學生心情舒暢、思維敏捷。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歡迎學生與自己爭論,要給予學生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從而來提高課堂效率。
四、物理教學中應注重概念教學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實現中學物理教學目的和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重視和加強物理概念教學。對于概念教學必須明確:物理學中為什么要提出這一概念?概念是怎樣被科學的表述出來的?它在物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具體的說應認真鉆研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弄清與物理概念有關的物理事實(包括實驗事實),即弄清物理概念的依據。第二,要明確這些物理事實提出了哪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即明確引入概念的必要性。第三,研究中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第四,對概念的意義要逐字逐句的推敲,從而全面準確的弄清它的物理意義,特別要明確概念的適用條件。
在概念教學中,常用的思維方法有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歸納等多種,只有引導學生的正確思維,才能揭示概念的本質,使學生全面的掌握概念。
五、物理教學中應適當多點人文關懷
中學物理教材中穿插有許多物理學史的內容,但往往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忽略了它們的存在。實際上這些內容是學生理解物理知識、完善認知結構、開闊視野、培養(yǎng)素質的必不可少的絕好教材。物理學史是人類對自然界中各種物理現象的認識史,它研究物理學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讓學生了解物理學中基本概念、規(guī)律和理論的萌發(fā)、演變過程,可以加深對它們的理解。同時介紹物理學發(fā)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物理思想、物理認識觀、物理研究方法、物理史實和物理學對人類文明進程的影響等方面的知識,能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科學精神乃至科學倫理方面的教育。
六、物理教學中應注重物理表述能力的培養(yǎng)
物理表述能力是“能用簡明準確的物理語言(包括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像語言)來表述有關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物理現象、物理過程等一系列物理問題”。學生在物理表述中存在的問題有:(一)難以用簡練的物理語言來描述一個物理概念,一條物理規(guī)律。(二)難以用簡練的物理語言來描述一個物理情景,或是分析一個物理現象。(三)物理題的解題格式上不規(guī)范,甚至純數學化。具體可表現在:不假設未知物理量,亂用物理公式,亂寫物理量的單位。這就要求我們物理教師在教學中在思想上認識到物理表述能力的重要性,在課堂上切實加強師生的雙邊交流,正確引導學生掌握準確的物理表述。要簡明準確地物理表述,物理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榜樣。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閱讀物理課本上內容,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課本中精妙的物理語言——它是如何展現物理現象、描述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的。
總之,只有廣大的高中物理教師理解有效課堂的重要性,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積極研究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才會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使他們興趣濃厚,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把它們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參考文獻:
[1]何元秋.談啟發(fā)教學中的“問”.物理教學探討.[J].中小學教育.2013(6)
[2]沈建民.高中物理學習策略及其教學對策淺探[J].中學物理教與學,2013(3).
[3]楊邦造.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學的思考[J].今日科苑,2014(5).
[4]田波.淺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