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彩霞+++胡寶清+++赫興無
摘 要: 地理教學媒體是指儲存和傳遞地理教學信息的工具。它具有自己的技術特性和專業(yè)教學特性。地理教學媒體按制作方式可分為印刷媒體與非印刷媒體;按使用的感知器官可分為視覺媒體、聽覺媒體和視聽媒體;按使用者自行控制的程度可分為完全可控媒體、基本可控媒體和基本不可控媒體。地理教學媒體具有呈現(xiàn)事實、解釋原理、提供示范、創(chuàng)設情境和促進探究等功能。
關鍵詞: 地理教學媒體 主要特性 類型 基本功能
地理教學媒體是指儲存和傳遞地理教學信息的工具。熟悉地理教學媒體的特性、類型與功能,有助于科學地選擇、設計和運用各種地理教學媒體,從而強化教學效果。
一、地理教學媒體的主要特征
1.地理教學媒體的技術特性
其技術特性主要表現(xiàn)在呈現(xiàn)力、重現(xiàn)力、傳播力、受控性、參與性等方面。
(1)呈現(xiàn)力
指地理教學媒體呈現(xiàn)地理事物空間、時間、運動、顏色與聲音特征的能力。不同地理教學媒體的呈現(xiàn)力不同。電影、電視與錄像以活動的、彩色的圖像和同步的聲音全面呈現(xiàn)地理事物的空間、時間、運動、顏色與聲音特征,具有極強的信息呈現(xiàn)力。但由于它瞬時即逝,不利于學生細心觀察與思考。幻燈與投影在呈現(xiàn)地理事物的空間與顏色特征方面有較強的能力,而且能放映出更大和清晰的彩色圖像。但在時間、運動和聲音特征方面就比不上電影、電視與錄像。然而正因為它是靜止的圖像,能表現(xiàn)地理事物瞬間的特性,才能夠讓學生仔細地、有分析地觀察地理事物的細部。廣播與錄音借助語言、音樂與實際音響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在呈現(xiàn)地理事物的時間、運動與聲音特征方面具有較強的能力。但它對地理事物空間與顏色特征的呈現(xiàn)是不具體的、抽象的。計算機多媒體與網(wǎng)絡則兼有以上教學媒體的優(yōu)勢,是呈現(xiàn)力最強的媒體。
(2)重現(xiàn)力
指地理教學媒體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記錄、存儲的內(nèi)容隨時重新使用的能力。廣播與電視瞬時即逝,難以重現(xiàn);幻燈、投影能按教學需要反復重放;錄音、電影、錄像、計算機多媒體與網(wǎng)絡能將信息記錄儲存,反復重放。
(3)傳播力
指地理教學媒體把信息同時傳送到接受者的空間范圍。錄音、幻燈、投影、電影、錄像與計算機多媒體只能在有限的教室里進行傳遞;廣播、電視與網(wǎng)絡能傳送到無限廣闊的范圍。
(4)受控性
指使用者對地理教學媒體操縱控制的難易程度。錄音、幻燈、投影、錄像、計算機多媒體和網(wǎng)絡比較容易操控,并適合用于個別化學習。電影需要接受專門訓練,才能操縱使用。廣播和電視使用者無法控制其播放時間和內(nèi)容。
(5)參與性
指利用地理教學媒體開展教學活動時,學生參與活動的程度。它分為感情參與和行為參與兩類。廣播、錄音、電影、電視與錄像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容易引起學生情緒反應,引起興趣和注意,激發(fā)學生感情上的參與?;脽襞c投影既可以使學生觀察地理圖像,又可以在師生之間進行提問、討論、答疑,讓學生在行為上參與地理教學媒體活動,使地理學習進一步深入。計算機多媒體是一種從感情與行為上參與程度都很高的媒體。網(wǎng)絡提供了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媒體的機會。
2.地理教學媒體的專業(yè)教學特性
地理教學媒體的專業(yè)教學特性是指教學媒體傳遞、處理不同內(nèi)容的教學信息的能力。不同的教學媒體,傳遞、處理某一教學內(nèi)容的能力是不同的。黑板適合文字教學,錄音適合語言教學,幻燈、投影適合圖形、圖像教學,錄像、計算機多媒體則適合視頻、動畫教學。
一般來說,技術特性好的教學媒體對各種教學內(nèi)容的功效都比較高,如幻燈、投影、錄像、計算機多媒體、網(wǎng)絡等即是如此。但也有例外,錄音的技術特性雖好,卻很難表現(xiàn)地理景觀、地理分布和地理事物的運動變化過程,它的地理教學特性比較差,所以在地理教學過程中使用得比較少。
二、地理教學媒體的類型
1.印刷媒體和非印刷媒體
按照媒體的制作方式,地理教學媒體分為印刷媒體和非印刷媒體兩類。
(1)印刷媒體
印刷媒體是指以紙張為載體的地理教學媒體,如地理教科書、地圖冊、地理掛圖、地理圖片等。目前,印刷媒體仍然是地理教學中的主流媒體。
(2)非印刷媒體
非印刷媒體是指除印刷媒體以外的所有地理教學媒體,既包括部分常規(guī)地理教學媒體,如黑板、地理實物、地理標本、地理模型等,又包括所有電子地理教學媒體,如幻燈、投影、廣播、錄音、電影、電視、錄像、計算機多媒體、網(wǎng)絡等。
2.視覺媒體、聽覺媒體和視聽媒體
按照使用媒體的感知器官分類,地理教學媒體分為視覺媒體、聽覺媒體和視聽媒體三類。
(1)視覺媒體
視覺媒體指發(fā)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視覺器官的地理教學媒體,如地理教科書、地圖冊、黑板、地理掛圖、地理圖片、地理實物、地理標本、地理模型、幻燈、投影等。其顯著特點是直觀性,其教學效果不僅取決于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文化背景和所在的地域特征,而且受視覺媒體的色彩、明暗、對比度、靜與動等因素的影響。
(2)聽覺媒體
聽覺媒體指發(fā)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聽覺器官的地理教學媒體,如廣播、錄音等。
(3)視聽媒體
視聽媒體指發(fā)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視覺媒體和聽覺器官的地理教學媒體,如電影、電視、錄像、計算機多媒體、網(wǎng)絡等。視聽結(jié)合所形成的媒體,將直觀、鮮明的圖像和生動的語言、語音、語調(diào)有機結(jié)合,可以獲得更多的教學信息、更長的記憶保持率和最佳的學習效率。
3.完全可控媒體、基本可控媒體和基本不可控媒體
按照使用者自行控制的程度分類,地理教學媒體分為完全可控媒體、基本可控媒體和基本不可控媒體三類[1]。
(1)完全可控媒體
完全可控媒體指使用者可以根據(jù)需要決定使用時間、地點、傳遞信息的速度、進度,改變所傳信息的內(nèi)容和排列的地理教學媒體,如黑板、幻燈、投影、計算機多媒體等。
(2)基本可控媒體
基本可控媒體指除了不能隨意改變所傳信息的內(nèi)容和排列外,其余各項都可以由使用者自己控制的地理教學媒體,如地理教科書、地圖冊、地理掛圖、地理圖片、地理實物、地理標本、地理模型、錄音、電影、錄像、網(wǎng)絡等。
(3)基本不可控媒體
基本不可控媒體指使用者只能被動適應才能加以利用的地理教學媒體,如廣播、電視。
三、地理教學媒體的基本功能
1.呈現(xiàn)事實
地理教學媒體可以提供地理名稱、地理數(shù)據(jù)、地理景觀、地理分布、地理演變等客觀真實的事實,使學生獲得大量地理事實材料,從而在學生的感覺與思維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之較容易由直覺思維過渡到形象思維,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
2.解釋原理
地理教學媒體可以提供典型地理事物的產(chǎn)生、成長、發(fā)展的完整過程,借助語言或文字的描述,解釋其特征、規(guī)律和成因,使學生突破地理學習的難點,掌握地理原理。
3.提供示范
地理教學媒體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標準行為,如繪圖、演示地球儀、做地理實驗、制作地理模型等,供學生模仿和練習。
4.創(chuàng)設情景
地理教學媒體可以提供有關的地理畫面、場景、活動現(xiàn)場等,說明故事的情節(jié),展示特定的情境,讓學生獲得某種地理體驗。
5.促進探究
地理教學媒體可以提供地理事物的典型過程或典型地理現(xiàn)象,借助語言或文字,設置疑點和問題,讓學生進行分析、思考、探究和發(fā)現(xiàn),幫助學生理解地理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方法與步驟。
參考文獻:
[1]烏美娜.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