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作者史蒂夫·比達爾夫,澳大利亞著名家庭問題專家,育兒類暢銷書作家。他的作品《養(yǎng)育男孩》、《男人的故事》、《快樂童年的秘密》、《愛的創(chuàng)造》非常暢銷,這本書有個姊妹篇叫《養(yǎng)育女孩》,將會在后續(xù)刊物進行介紹。
因為作者是澳洲人,因而討論的背景也是西方文化和教育,比如,作者建議男孩要比女孩晚一年上學,學校的學生人數(shù)不能超過600人,而這在中國是完全不可能的。
我們推薦本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作者引用了大量的醫(yī)學、心理學研究成果,討論的問題也足夠尖銳,包括性激素、性教育、同性戀等問題,而這是我們中國人往往不愿意公開討論的問題,正好大家可以看看國外專家們的觀點。
作者將男孩成長過程分為三個顯著的階段,討論了睪丸激素對男孩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分享了他們對男孩大腦結構的新發(fā)現(xiàn),揭示了父親和母親在男孩成長中的作用并提供了相應的建議,分析運動對男孩的意義以及不利的影響,提出了對男孩性教育的有益做法。當然,這本書的核心是幫助父母如何讓男孩健康地成為一個男人,你從中可以學習到很多的做法。
這本書的結構化程度其實不高,而且存在一些對男孩問題的夸大,也許它描述的問題在您的孩子身上并不存在,但提供的警示卻足夠值得借鑒。
我們經(jīng)常說,女孩比男孩乖巧可愛,女孩比男孩要更省心。看看幼兒園吧,女孩們聚在一起討論問題,過家家,畫畫。男孩們卻更喜歡在一起瘋跑、打鬧。長大了,當家長的又要擔心男孩們是不是會酗酒、抽煙、賭博、飆車……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15歲及以下男孩的死亡率幾乎是女孩的3倍,青春期的男孩牽掛了多少媽媽們的心。當然男孩也是讓人放心的,他們足夠勇敢,精力充沛,是家族的希望。
一、男孩成長的三個階段
男孩的成長可以顯著地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出生到6歲,二是6歲到13歲;三是13歲到成年。
第一個階段:出生到6歲,溫柔歲月
這個階段男孩是屬于媽媽的,他們在嬰兒時與女孩一樣喜歡被大人抱,喜歡被人逗著咯咯笑。他們需要與爸爸媽媽(至少有一方,一般為媽媽)形成特殊的親密關系。男孩與女孩的性別差異很早就顯現(xiàn)出來了,男孩對別人觸摸他們的臉不敏感,女孩卻更喜歡觸摸。一般來說,父母往往對男孩更嚴格,擁抱女兒、和女兒呀呀說話的次數(shù)均多于兒子,兒子受到的體罰也多于女兒。
男孩不宜過早入托。大量研究表明,與女孩相比,男孩對分離更容易感到焦慮,他們認為自己被拋棄了,而且這個年齡段的男孩更容易煩躁、好斗,一直持續(xù)到上小學。在看護方面,由細心的親人或者有責任心的保姆看護遠遠比托兒所要好,看護人對孩子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男孩會學會和看護人保持親密的關系,能感受到溫暖并理解別人的善意。
6歲以下的兒童,性別差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護人要真心地愛護孩子,讓孩子在內心深處感覺到安全,他的大腦就會得到充分的發(fā)育,也會善于交流,喜歡學習和與人合作。
享受寶寶最初的這幾年吧,這段美好的時光轉瞬即逝……
第二階段:6歲到13歲,他們在嘗試學著成為男人
我們先看兩個案例
案例1:父愛缺失(DDD)還是注意力缺失(ADD—多動癥)
一位叫唐的卡車司機,他兒子8歲的時候被診斷患了多動癥,唐認為這是因為兒子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才引起的。于是,只要有時間,唐就帶著兒子一起活動——騎摩托、朋友聚會、甚至跑長途,幾個月后孩子就好多了,不再依賴利他林(一種治療多動癥的藥劑)。
案例2:心病還是身病
有一個小男孩老是生病,醫(yī)生找不到原因,但只要他爸爸一回來,他的病情馬上就好轉,而爸爸一出差他就生病。這位爸爸是一位聲名顯赫的醫(yī)學家,一年中有8個月在外講學交流,后來作者就建議這位爸爸改變工作方式,盡量減少出差,孩子的反復生病現(xiàn)象馬上就沒了。(吐槽一下,真不知道這位爸爸搞的是哪門子醫(yī)學)
從這兩個案例來看,這個階段的男孩想要和爸爸更親密。男孩到6歲時,突然就變得“男人氣”十足,舞刀弄槍,他們更喜歡和爸爸或者其他成年男性一起,想學著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這個時期男孩可能會尿床、攻擊小朋友,甚至偷東西等看似不良行為,但他們這樣做其實僅僅是為了引起爸爸的注意。
有很多媽媽為了讓孩子更陽剛,就有意識地疏遠兒子,讓兒子和爸爸更親密,其實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孩子需要與父母同時保持親密關系。而且男孩在很小的時候,如果母親突然消失(比如異地上班、把孩子送回老家),他就會關閉與媽媽有關聯(lián)的溫柔、可愛的一面,變得緊張、脆弱、壓抑,那些成年男人具有的這類問題莫不來自于此!
6-13歲的男孩正在向男人轉變,他們必須從身邊的男人學習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爸爸經(jīng)常不在身邊,孩子就會找一個人來代替。對單親媽媽來說,她需要為孩子找一個出色的男性榜樣,如孩子的舅舅、好朋友、學校老師、體育教練,但必須得保證孩子不會受到虐待。
第三階段:14歲以上,向男人進軍
14歲左右的男孩進入了快速發(fā)育期,他們的睪丸激素是以前的8倍左右。他們開始好辯、焦躁、喜怒不定。這個階段存在著一個矛盾——他們已經(jīng)準備向男人邁進,而父母卻想讓他們在五六年之后再長大。父母看到的是幼稚,而這些準男人們卻無法忍受你的老氣橫秋、嘮嘮叨叨。他們不再依戀爸爸,甚至會摧毀他的偶像,兩個男人有可能變得關系緊張,這就需要媽媽在中間協(xié)調,但問題是他們往往與媽媽也開始變得疏遠。
十幾歲的男孩是非?!叭涡浴钡?,他們熱衷于自己的想法和興趣,很容易忽視他人的感受和社會約束,而且他們會有自己的朋友圈,與家庭生活也越離越遠,家長對孩子的老師也不如以前聯(lián)系緊密,這會使得很多家長特別是媽媽們陷入了焦慮。
作者給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建議:給男孩們找一個“導師”,在國外,家庭集體活動、社區(qū)學校扮演了這樣一個角色。你可以有意識地讓自己的好朋友擔任“導師”,但他們得喜歡孩子并善于溝通,能夠贏得孩子的信任。在你與孩子沖突的時候,他們是化解橋梁!事實上,你也可以幫助朋友的孩子,當他們不是你自己的孩子時,其實非常討人喜歡!如果孩子們身邊沒有引導者,他們會經(jīng)歷很多坎坷,會與父母爭吵,會變得性格孤僻、情緒低落,而且在性、酒精、煙草、毒品、網(wǎng)絡游戲等問題上栽跟頭。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家人之外有一位成年朋友,足以防止孩子走上犯罪之路。
切記,不要讓你的孩子在沒有成年人關照的情況下整天和同齡人呆在一起!
二、睪丸激素
1、睪丸激素周期
首先科普一下,睪丸激素與我們俗稱的雄性激素有一定的不同,后者以前者為主,大約占95%,其余5%由腎上腺分泌。男性與女性的差別就是由“睪丸激素”決定的。
所有動物在生命之初都是雌性,Y染色體在孕期第7周時發(fā)揮作用,使男孩具有男性器官,同時終止女性器官的發(fā)育,這是男女都有乳頭的原因。孕期第8周睪丸激素開始形成,大概到第15周,睪丸即發(fā)育成熟。如果準媽媽在孕期內壓力太大,就會抑制睪丸激素的產(chǎn)生,會使得胎兒的睪丸和陰莖發(fā)育不完全。
男嬰剛出生時,他的睪丸激素含量相當于12歲男孩,他需要這些激素來刺激身體發(fā)育。幾個月后,就降到出生時的1/15。在他蹣跚學步時期,睪丸激素含量一直較低,這時的男孩和女孩非常相像。而到4歲時,睪丸激素激增,這時他會對戰(zhàn)斗、冒險等男孩子的游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能和爸爸一起玩球,收拾花園。而到5歲時,體內睪丸激素又會下降,他會再次平靜下來,但足以使他對運動、冒險、探險的活動感興趣,而唯獨對女孩還不“感冒”!
在11-13歲期間,睪丸激素含量再次激增,達到學步期的8倍多,這促使他四肢猛長,而且睪丸激素含量過高,就轉變成了雌激素,有些男孩可能還會經(jīng)歷女性的生理變化,如胸部隆起,性格變得溫柔。由于發(fā)育過快,男孩的大腦組織將重新整合,可能在幾個月內變得遲鈍、木訥,做事無計劃,生活一團混亂。
男孩14周歲時,睪丸激素含量達到最高值,第二性征明顯,粉刺一夜間就了冒出來,性意識強烈,讓男孩躁動不安。而男孩到了24、25歲時,他就會平靜下來,雖然此時的睪丸激素含量仍然較高,但他的身體已經(jīng)適應了。激素繼續(xù)促進他的男性特征發(fā)育,使得他日后容易出現(xiàn)膽固醇高、謝頂?shù)?,但另一面也促使他的?chuàng)造力不斷涌現(xiàn),熱愛競爭,渴望有所作為。他的旺盛精力會通過工作、體育活動以及和諧的性生活疏通出來。而到了40歲時,睪丸激素含量會逐步下降,可能一連數(shù)日對性了無興趣,這時的男人更成熟、更明智。
以上描述的是男孩的一般成長模式,可能有的男孩并不符合上述周期的節(jié)點,家長只要觀察到大致類似即可。
了解男孩的激素及對男性的影響是非常有意義的,這有助于我們能理解男孩在不同時期發(fā)生的變化,能給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
2、睪丸激素對男孩的影響
1)為什么男孩喜歡爭執(zhí)和打架
美國沃爾特里德軍事研究所做了一個著名的激素實驗:我們知道猴子中的雄性成員之間存在森嚴的等級制度,公猴子非常清楚誰是他們的老大、老二、老三……,這是由決斗決定的。研究人員找了只小弟猴子,給它注射了睪丸激素,然后放回猴群。好戲上演了,這只猴子回去后馬上就挑釁它的“頂頭上司”,沒錯,它打贏了!接著一路過關斬將,20分鐘后,這個矮小、瘦弱的小猴子血呼啦查、精神亢奮地站在猴王面前,幾分鐘后,猴王就是它了。但藥物作用很快就消失了,那些被它打敗的頭頭腦腦很快就不費力氣把它打回原形,而這個童話的導演就是睪丸激素。
可見,是睪丸激素刺激得那些小男孩更熱衷于爭吵和打架。睪丸激素促進他們肌肉形成,減少脂肪堆積,還使得他們脾氣急躁。睪丸激素對大腦的影響也很顯著,使得男孩更關心級別,對競爭更感興趣。
2)男孩需要明確的組織秩序
在不健全的環(huán)境中,男孩會沒有安全感,會覺得自己處于危險中,如果沒大人管,他們會用拳頭明確次序,而女孩子則不存在這個問題。男孩子的粗暴有時候是為了掩蓋他們的恐懼,如果他們有了“老大”,就會放松下來,但如果“老大”恃強凌弱、行為乖僻,他們就會為了保護自己而做出過激的事。如果老師和父母是公正可親的人,男孩就會變得安靜下來,專心學業(yè)。
睪丸激素也與后天養(yǎng)育環(huán)境相關,如果男孩就讀學校比較混亂,充滿暴力,他們的睪丸激素含量就會上升。睪丸激素含量高的男孩往往具有很強的領導能力,他們敢于挑戰(zhàn)、體格健壯、精力充沛,這類孩子往往不是班里的英雄就是十足的搗蛋鬼。如果老師和父母沒有給予很好的引導,那些搗蛋鬼們就會到處惹事,以打敗成年人來尋求內心平衡。
一些研究表明,能力強的男人性欲更強。一些偉大的國家領袖的性欲就較強,而贏得比賽的運動員比對手的睪丸激素水平更高。針對青少年犯罪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男孩在第一次性生活前的6個月內,惹麻煩、干錯事的概率是平時的幾倍。當然,作者也指出,這不是性釋放的問題,而是當男孩找到真正的戀人后,他會真正平靜下來。
養(yǎng)育男孩就要幫助他接受自己的特點,并給予耐心的引導。
三、男孩和女孩在大腦結構上的差別
1、奇妙的大腦
所有動物的大腦都是由左右大腦組成,一些低等動物左右大腦結構是相同的,即使受重擊后一側大腦破壞后,另一半還能照常運作。而人腦就沒這功能了,我們知道人類的左大腦負責語言和邏輯,右大腦負責運動、情感和對時空的定位,左右大腦依靠神經(jīng)纖維束(胼胝體)相互連接。
男孩女孩在胎兒期時,他們的大腦結構差別就很明顯:一是男孩大腦發(fā)育速度明顯慢于女孩;二是男孩的左右大腦之間聯(lián)系少于女孩,即胼胝體小于女孩。近來的研究顯示,男孩往往對拼詞、字謎等活動的興趣不大,這是因為他們往往只用半腦思考,而女孩則左右大腦同時思考,這在核磁成像上得到了清楚的證實。
這種差別是由于男孩女孩發(fā)育差異造成的。所有嬰兒大腦的左半球皮質的生長速度比右半球都慢,但男孩更慢,女孩的雌激素促進了大腦細胞的快速發(fā)育。當男孩的右大腦不斷發(fā)育、完善,試圖與左大腦建立聯(lián)系時,而左大腦還沒有做好準備,導致右大腦延伸到左大腦的神經(jīng)細胞無法進入,只能返回并連接到右大腦,因此,男孩們的右大腦內部連接發(fā)達。
在大腦結構方面,男女間的確存在差異,女性大腦間的連接發(fā)達,所以中風的女性恢復速度快,恢復程度好,而且男孩出生時大腦容易受到損害。這也許能解釋為什么很多男孩的成績不如人意,容易患孤獨癥。
大腦間的連接可以通過后天的練習有所改善,因此,家長們不必過多關注結論,而應給與男孩更多的鼓勵和幫助。
2、怎樣幫助男孩來應對大腦的差異化
1)家長要意識到男女孩大腦結構的差異,但也不要夸大化
雖然男孩女孩存在大腦結構上的差異,但也要客觀對待,更不能當成借口。首先,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僅是細微差別;其次,這種差別不是絕對的,不是適用于每一個人;最后,最重要的是不要把這些差別當成男孩、女孩各自的局限。
2)幫助男孩建立大腦連接
一般來說,男孩長于數(shù)學、科學和工程;而女孩長于語言。女性的大腦有兩個區(qū)專門負責語言,比男性負責語言區(qū)的大腦面積大20%~30%,男女孩在聽說讀寫上的困難比例一般是4:1。家長可以通過這些措施幫助男孩提高語言能力:一是要有意識地對男孩進行口語訓練,如在他會說一個字的時候,要教他組詞,當他會組詞的時候,要教他造句。二是要利用一切機會,給他們解釋看到、聽到的一切事物;三是要盡早地給孩子讀書,營造快樂的氣氛。
3)建議男孩要晚入學
我們都習慣了小學時期是女孩的時代,除了體育,幾乎每門課都是女生們的天下。這是因為與女孩相比,男孩在智力方面的發(fā)育比較緩慢,大概比女孩晚6~12個月,而且協(xié)調能力方面發(fā)育得尤其遲緩,比如用筆和剪刀的能力。他們仍在“粗放發(fā)育階段”,也無法安分地坐很長時間。
作者建議男孩們在幼兒園應多呆一年,這樣他們在入學后至少和女孩們在智力上是一個水準了。目前的同齡入學,會讓男孩感覺到自己是失敗者,使得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
4)教會男孩處理情感聯(lián)系
由于右大腦負責處理行動,因此,男生們的動手能力強,遇到問題傾向于自己動手解決,而女生則更愿意思考后再處理。爸爸媽媽們要教會男孩如何避免爭斗,以更好的方式處理糾紛,如以下技巧:
通過閱讀別人的面部表情來判斷別人的感受;
學會交朋友的技巧,比如加入到別人正在玩的游戲或談話中;
怎樣應對自己的生氣,是不是需要單獨待會。
教會這些技巧的過程就是幫助男孩左右大腦建立聯(lián)系的過程。
四、爸爸與兒子
1、好爸爸應該具有的觀念
許多爸爸更愿意(或不得不)待在辦公室加班,讓別人教孩子打球,甚至是讀書,他們認為只要能掙錢養(yǎng)家,為這類服務付費就可以了。這種觀念在20世紀尤為普遍,他們不是通過陪孩子而是通過努力工作來表達對孩子的愛?,F(xiàn)在這種情況正在好轉,在英國調查表明,現(xiàn)在的爸爸與孩子待一起的時間是20世紀60年代的4倍左右,爸爸們也逐漸意識到——對孩子來說,來自爸爸的愛和教導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
他們很喜歡運動,特別喜歡和爸爸一起玩、一起打鬧;
他們喜歡和爸爸一起探險,一起體驗和探索世界;
他們喜歡爸爸給他講小時候的故事,想了解爸爸的朋友、工作;
他們喜歡爸爸教他一些生活里的男人們的事情,比如釣魚、修自行車;
他們在學習爸爸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爸爸是他人生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導師;
他們是通過觀察爸爸的行為來學習如何愛別人的。特別是你與妻子的關系會影響他們一生,如果你對妻子非常關心,愛意濃濃,他們將來也會建立這樣的家庭;反之,他們會非常討厭你不尊重媽媽,在家里發(fā)脾氣。
他們是通過觀察爸爸來學習如何感受和表達的:如果爸爸在生氣和不安時,能夠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不是發(fā)脾氣、摔門、砸東西,孩子也能學會這樣做,反之也是一樣的。練習有所改善,因此,家長們不必過多關注結論,而應給與男孩更多的鼓勵和幫助。
2、好爸爸應該怎么做
1)爸爸們應該明白你在孩子教育中是獨一無二的:對大部分的爸爸來說,你在家庭是一棵參天大樹,而在工作單位中只是綠葉、小草;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他長大了你就再沒有機會了。缺乏父愛的男孩會更容易產(chǎn)生暴力傾向、參加團伙、陷入困境;缺乏父愛的女孩更容易自卑、更早的發(fā)生性關系,受人鄙視,無法繼續(xù)學業(yè)。
2)放下身段和孩子一起打鬧吧: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在打鬧游戲(摔跤、拋高、玩騎馬、頂牛)中學到的東西對他們意義深遠,他們學會了怎樣玩得開心,制造噪音,觀察他人,制定規(guī)則。特別是在規(guī)則感上,打鬧游戲有時候會讓他們累、讓他們痛,這時爸爸們就可以和他們討論規(guī)則,比如不能傷害對方,什么時候該結束,而這樣的親身體驗活動顯然有助于培養(yǎng)男孩們的自控力。
3)教育男孩要尊重女性。當男孩們到了十幾歲的時候,他們的個頭很快就超過了媽媽,他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有力量可以反抗了,有時會對媽媽和周圍的女性不敬,這時爸爸應該介入,明確地告訴他你的態(tài)度。而且如果你是真心地尊重和關心妻子,那么你的教育就有威信,而不是被兒子鄙視和嘲笑。
4)夫妻教育理念不一致時,切忌在孩子面前顯露出來,應該事后和妻子協(xié)商一致。
5)不必強迫孩子:如果有一天孩子不那么喜歡你,也不必為此擔心,如果你一直和孩子相處愉快,這種感情就是存進銀行的錢,偶爾的沖突,只是提了一筆小毛毛錢而已。
6)如果你們的婚姻出現(xiàn)了問題,離婚了但一定切記不要離開孩子的生活圈,一些人認為只要不和孩子聯(lián)系,孩子就很快會度過那段傷心時光,這是極度錯誤的,這種做法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會延續(xù)他一生。
活圈,一些人認為只要不和孩子聯(lián)系,孩子就很快會度過那段傷心時光,這是極度錯誤的,這種做法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會延續(xù)他一生。
五、媽媽與兒子
1、媽媽對兒子的觀念
一般來說,媽媽對養(yǎng)育女孩更有信心,因為她憑著直覺就知道該怎么做,但男孩就不一樣了,許多媽媽對初生的小男嬰會感到莫名的恐懼“噢,我該怎么做,我對他們可一無所知。”
媽媽們對身邊男性的印象會影響她的養(yǎng)育方式,女性會永遠記著自己的父親是怎樣教育自己,以及怎樣和自己相處的。她的老公、哥哥弟弟、老師、老板、同事、朋友等,所有這些都構成了她對男士的印象,這些都會讓她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自己的小男孩。媽媽們要知道,你對兒子的看護方式,是想幫助他或者不去幫助他,鼓勵他還是打擊他,擁抱他還是皺著眉走開,所有這些反應都來自你對男性的態(tài)度。所以客觀的方式是你應該多了解男性和他們的內心世界,可以與丈夫、異性朋友多溝通,尋求他們的幫助。
2、媽媽應該如何幫兒子
1)媽媽要幫助兒子了解異性:媽媽是兒子的“第一個情人”,媽媽要尊重兒子,溫柔地對待他,鼓勵他多交朋友,在與女孩相處上給兒子相應的提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媽媽能夠幫助兒子建立自信心,正如同爸爸幫助女兒建立自信心一樣。媽媽要把兒子當成自己的朋友,而不是想辦法去控制兒子。
2)媽媽要幫助兒子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在中學階段時,一些男孩會在人際交往上感到尷尬和窘迫,他們的青春痘和激素涌動都讓他感到害羞。媽媽可以幫助兒子走出誤區(qū),消除心理壓力。媽媽們應該時不時地贊揚一下孩子,比如:“兒子,你真帥啊”,“兒子,你這么體貼,不知道哪個有福氣的女孩能嫁給你”,“跟你聊天媽媽真開心”,“我兒子真有幽默感”等,這樣他就能充滿自信。
3)伴隨孩子成長,要不斷調整你的教育方式。在小學階段,孩子需要你的幫助和指導,特別要密切關注安全問題,邀請他的朋友到家里玩,限制他上網(wǎng)、看電視的時間,帶他多進行體育鍛煉。在中學階段,應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有些孩子已經(jīng)不喜歡被媽媽擁抱了,但一定要保持友好親密的關系,比如可以挨著兒子一起看電視,睡覺時摸摸頭,要有和孩子單獨相處的時間,比如一起散步,聊聊逛街。你需要給他寬松的環(huán)境,但絕不能對他的世界一無所知。
4)當孩子已經(jīng)長大,就要讓他從自己的行為中吸取教訓,比如不收拾課本和老遲到的問題,就要讓他學會自己承擔責任。你絕不能逼迫十幾歲的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但要建立起規(guī)則,如果他做錯了,就要承擔責任。
5)當孩子有一定的能力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做飯,然后一起享受孩子的勞動成果。和孩子一起做家務,同時教給他做事的技巧,而且有的孩子非常愿意和媽媽聊天,這個過程中,母親和孩子都能享受到意想不到的樂趣。
6)單身媽媽一定要避免與孩子發(fā)生沖突。對于單身媽媽來說,兒子十五六歲是最頭痛的,這個時期,他們每時每刻都想證明自己的力量,在正常家庭里,這可能不是什么難事,兒子可能和爸爸發(fā)生沖突,但媽媽能扮演緩沖劑,但單身的媽媽和爸爸就很難了,他們需要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和青春期的孩子發(fā)生激烈沖突,避免大喊大叫或者是動手打孩子。你一定要平靜下來,告訴他你的感受,也請他談談他的感受,你可以看看我們讀書會在前面推薦的《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會說》;在你感覺失控之前,躲開孩子,不要讓孩子看到你憤怒和哭泣,否則他會自責和傷心;你也可以請孩子的舅舅、外公或我們前面介紹的導師和孩子談心,避免這種情緒對孩子的傷害。
7)如果你的能力超強,習慣性地在家里大包大攬,那么請你務必注意,不要影響丈夫和兒子的關系,更不能替代丈夫照顧兒子;同時還要鼓勵兒子多接近爸爸,以便建立更親密的父子關系。
六、培養(yǎng)健康的性
注:在“性教育”的問題上,不同國家和文化有不同的主張和做法,本書作者所提觀點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
1、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性觀念
我們都希望孩子對性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性是美好的,但也是危險的,除了導致懷孕及各種性病外,還有一種致命的東西——艾滋病。
一般男孩到十三四歲的時候就會有了強烈的性沖動,也會對周圍漂亮的女性產(chǎn)生幻想,這個年齡段的大部分男孩已經(jīng)學會了手淫,他們的性欲非常旺盛,但卻缺乏引導,他們跟同齡人的討論的都是一些幼稚的內容,甚至會導致一些不好的問題產(chǎn)生。性知識包括認識男女的生殖系統(tǒng)、做愛和價值觀,有關性的實用知識最好從孩子蹣跚學步時就在談話中教給孩子,而性知識中最關鍵的是對性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主要來自父母和成人的取向。請記住,如果不講一些關于性的事,他們就會從他們的朋友、網(wǎng)絡上獲得。所以父母有必要讓孩子對性形成正確的認識。
首要要教會孩子區(qū)分喜歡、愛和色欲的不同。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去愛一個人,我們需要幫助年輕人進行細致的分類,這樣會讓他們認清他面臨的處境。父母要告訴孩子喜歡異性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戀愛的話會有什么樣的問題,而對于色欲則要堅決戒除。
2、在男孩性問題上的建議
1)通過一個小儀式告訴孩子正確的性知識。在性教育方面,父母應該在先于學校告訴他們一些關于性的知識。當孩子10多歲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開始在學校天真地討論性的話題了,久而久之,錯誤的認識就形成了。家長可以為孩子舉行一個小儀式慶祝他們的長大,并給孩子自然地講講男性和女性身體的不同,并告訴他你這樣做的目的,雖然孩子可能有點不知所措,但他們其實非常渴望了解,這樣做會讓孩子感覺到尊重,感覺到自己長大了,有一種全新的責任感。
2)要關注孩子是否在看色情書刊和黃色網(wǎng)站時,要適時地與其討論這個話題,引導他認識到是有些機構是靠這種庸俗的東西來贏利的,這些東西也并不尊重女性,給他們推薦一些健康的性知識書籍,討論這些問題時,要保持一定的幽默感,不要讓孩子感覺自己是在犯罪。
3)要讓男孩知道偶爾的手淫是可以的,不必背負犯罪感。
4)媽媽可以告訴兒子,女孩子喜歡與什么樣的男孩交往——善良、有幽默感、善于溝通、富有責任心,并告訴男孩應該怎么做。
5)如果你的兒子是同性戀的話,你需要保持鎮(zhèn)定。目前的研究表明,這與母體孕育時子宮的激素含量有關,也與幼時同父親的關系疏遠相關,他試圖從同性那獲得這種父愛。你要熱愛、理解你的兒子,他就不會厭惡自己活著絕望,并且更加注重安全。
七、學校教育
科茨沃爾德實驗
教育學上有一個很大的爭論:男女混合教育制好還是分性別的教育制好?不同支持者有不同的理由。英國萊斯特郡科茨沃爾德中學做了一個實驗:上英語課的時,男女生分開授課,老師根據(jù)他們的興趣和特點也調整了教材和授課方式,男生班還設置了寫作強化和精讀課。這個實驗進行了兩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34%的男孩期末成績在A~C,而全國的平均水平是9%;而且女孩們的成績也有提升,75%的女生獲得了A~C,而全國是46%。
《泰晤士報》采訪校長考克斯女士時,她介紹到:分性別教學給孩子們帶來的不僅僅是英語高分,而且他們的行為方式、注意力和閱讀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作者分析這種模式的成功在于注意到了男孩、女孩的區(qū)別,在這種環(huán)境里,男孩和女孩都能放松下來,男孩更加坦率,更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不需要擔心自己暴露不足而故作生氣;女孩也變得更加自信,不必擔心受到男孩的攻擊。
對學校和家長的建議
1、允許男孩比女孩晚一年入學,但其實支撐這個結論的是孩子們的發(fā)育程度,如果女孩發(fā)育遲緩的話,同樣可以推遲入學。
2、學校需要更多合格的男教師。離婚率增高、單親家庭增多,男性工作壓力大,使得1/3的男孩得不到爸爸們很好的照顧,而6~14歲的男生正是他們需要得到男性榜樣的階段,因此,小學應該引進大量的男教師。
3、打造充滿活力的教育。目前學校的環(huán)境似乎是為老年人而打造,要求孩子們安安靜靜、優(yōu)雅得體、溫順聽話,而這些旺盛精力的男孩在這種環(huán)境中很難得到宣泄,如果沒有機會讓他們做一些有意義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事,他們肯定會惹是生非。老師和家長應該為孩子們營造一些活動,如野營、畢業(yè)典禮,這會讓他們銘記一生。
4、針對男孩們的弱項——語言和表達能力,給予特別的幫助,比如轉為男孩們加設語言、閱讀、戲劇等課程。
5、注意孩子們的學習困難現(xiàn)象,一般來說有4種形式,輸入困難:他們聽不進老師和父母的話;組織困難:可能看到的是231,存入大腦的是213;記憶困難:剛看過就忘記了;輸出困難:已經(jīng)理解掌握,但難以表達、寫作或繪畫。這些問題很可能是因為感官出現(xiàn)了問題,而不是他們的主觀意識。克服學習困難需要滿足兩個條件——時間和方法,父母需要用心陪伴他們,請求學校給予特殊幫助,尋求這方面的專家給予指導。
八、男孩與運動
體育對男孩的魅力
體育是男孩的天堂,盡管運動有時會傷害他們的身體,但體育塑造了男孩們的性格,營造了他們的歸屬感,讓他們強壯,學會承受壓力。
體育幫助家里的男人聚在一起,一起運動,一起看體育比賽。
體育為男孩們提供了一個友愛的場所。在運動隊里,大家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共同交流經(jīng)驗和技巧。
體育為男孩們提供了一個生活的課堂。運動是男孩們互動的主要方式,從他們參加運動隊開始,他們就學會許多重要的人生道理:輸了不要氣餒;贏了也不要過分抬高自己;只有合作才能成為團隊中受歡迎的一員;要堅持不懈、忍苦受累才能提高技藝。
體育運動的問題和建議
體育運動也是一柄雙刃劍,父母期望運動能夠提升孩子的素質,但有時卻適得其反,易受影響的孩子從那些尚未成熟的男人那學到了很多不健康的東西。比如體育場就是一個暴力、自私、脾氣暴躁、粗魯、酗酒的聚集地,男孩可能會通過橄欖球或足球變得勇敢和強壯,但同時他也可能會學會酗酒、粗魯甚至騷擾女人。
體育競賽中失敗是個問題,但有時成功也是,男孩的運動才華如果非常出眾的話,他的爸爸、教練就會給予很多關注,而這正是男孩想要的禮物。但他如果想要表現(xiàn)得更好或者想要步入職業(yè)體育,他就得過度訓練,這很容易加大受傷的風險;如果他沒有達到他們的期許的話,大人們就開始失望、冷落,許多年輕人就是這樣消沉的。所以,孩子越出色,父母就越要關注,不要利用孩子在運動方面的成功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理性對待體育偶像。青少年的天性就是崇拜自己的偶像,他們不僅穿他代言的衣服、鞋子,而且會模仿他的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這種瘋狂的追星方式會對孩子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體育教練、父母和老師應該記住,體育運動對于參與者來說就是一場游戲,孩子們不需要對運動本身或者偶像負責,如果運動不能教會孩子們更好地生活:比如過分爭強好勝,過度訓練帶來的身體傷害,我們還不如終止它。
對于父親來說,尋找父子間共同的樂趣和愛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逼迫不擅長足球的孩子硬要上球場,你們可以釣魚、打乒乓球、跑步,只要父子間能夠很好的交流,享受在一起的快樂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