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小敏
何謂非指導性學習?最核心的一點就是不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夠根據(jù)學習目標自主選擇學習內容以及學習方式。相比傳統(tǒng)學習,在課堂教學中,雖然很多老師意識到非指導性學習的重要性,但實際上教學卻還是在“指導”下進行的,學生的“自主”有限。本文筆者結合實踐,著重談談如何通過在課堂上構建師生多元互動,促進學生智力開發(fā)、智能發(fā)展,最終形成智趣課堂。
一、突出問題,強調合作,讓課堂洋溢情趣
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非指導性學習主張學習內容由學生自主探索所得,而不是直接由教師講授。畢竟很多時候,方法比知識更為重要。而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嘗試學習的基礎上,針對學生所反饋的問題進行梳理整合,并且結合文本實際,確定最佳學習途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教學,當然也可以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索,從而確保學生的參與率,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
比如針對《理想的風箏》這一課,在交流研討環(huán)節(jié),筆者就曾直接提問:“你們從課文中讀出劉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 有學生回答:“劉老師是個慈祥忠厚、樂觀開朗、身殘志堅、心靈手巧、幽默風趣、執(zhí)著追求、熱愛生活、富有童心的人?!惫P者緊接著追問:“那你們又是從文本中哪些地方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在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苯又龑W生進行分組合作交流。下面是在交流中進行的短暫的師生對話。
生:“劉老師個子不高,微微發(fā)胖的臉上有一雙時常瞇起來的慈祥的眼睛,一頭花白的頭發(fā)更襯出他的忠厚?!睆倪@句話就可以看出劉老師非常的慈祥忠厚。
師:不錯,你很會學習,真正懂得了文字背后的信息,了解了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內容。掌聲送給他。
生:“他在講到女媧補天造人的傳說時,笑著對我們說:‘……女媧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樹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我就是那時候被她摔掉一條腿的?!边@里,我看到了劉老師的幽默風趣。
生:我覺得劉老師這時內心是非常痛苦的,畢竟無論是誰,失去了一條腿都是不幸,但是劉老師卻沒有回避這一點,而是自嘲,這就顯得他非常幽默。
…………
師:同學們說得都不錯。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讀讀劉老師說的這幾句話,記得要讀出幽默感呀!
(學生自由朗讀)
師:現(xiàn)在我們再來品味一下劉老師的話語,又有什么體會?
生:他的性格非常開朗。
師:讀了劉老師幽默的話語,讓我們更體會到他的——
生:樂觀開朗。
…………
在上述這個課例片段里提到的“你覺得劉老師是個怎樣的人呢?”這個問題,屬于“自主學習單”中的內容。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心里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答案,通過師生互動交流,這個問題也成了第二課時的主問題。此時學生的情緒正處于興奮狀態(tài),而在探究活動中有了情趣,自然學習就更有成效。
二、嘗試學習,激發(fā)興趣,讓課堂充滿智慧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自然他們的學習效果也是不同的。嘗試非指導性學習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他們搭建平臺,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己主動探索、嘗試學習。這就需要教師認真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流程,進行學生、文本、教師乃至編者的多元對話。筆者在智趣課堂中采用“自主學習單”,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以便教師根據(jù)學生反饋開展多元交流。
《半截蠟燭》這一課,其“自主學習單”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內容:字詞訓練營、結構梳理站、文字品味園、質疑交流臺。其中字詞訓練營主要是針對文本中的生字詞、陌生詞語進行訓練。比如對“秘密、絕密、絕妙”等詞語進行辨析,讓學生積累詞語,體會詞語妙用。結構梳理站主要是針對課堂結構而言,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寫作順序,初步把握課文主題,為文本深度解讀作好鋪墊。文字品味園與結構梳理站相比,則考慮到了文本細節(jié),對重點、優(yōu)美詞語、語句的品析,讓學生體會語言妙用,學會遣詞造句。比如針對兩個“似乎”的內涵,就可以讓學生從中體會伯諾德夫人的膽識和智慧。質疑交流臺則是上面自學的補充,讓學生對在自主學習中遇到不懂的或者不理解的內容,提出疑問或者小組交流。這是亮點,更是課堂智趣的重要體現(xiàn)。
要讓語文課堂呈現(xiàn)出詩意,富有語文味,教師就需要認真設計“自主學習單”,把它當作了解學情的重要工具,而不僅僅是一次練習。同時,教師還要認真批閱學習單,深入分析學生對文本的了解情況,真正掌握學生知識結構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主動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結構??梢赃@樣說,教師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單”,就掌握了學生的第一手資料,不僅為課堂教學作好了鋪墊,而且還為學生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自學提供了導航。
三、多元對話,互動啟智,讓課堂充滿理趣
課堂教學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積極倡導教師、學生、文本、作者乃至編者之間的多元對話,引導學生深層次探究文本,從而準確理解把握文本主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知識的接受情況以及他們對文本主題的把握,還需要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著重讓學生理解文本信息,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因素。
針對《山谷中的謎底》這一課,筆者圍繞文本內容,積極開啟多元交流平臺,下面是一個小組在合作交流中進行的精彩的對話。
生(組長):根據(jù)安排,我們組重點研究“就這樣……反復地彈……”這一段話,剛才你們也認真研讀了這一部分內容,現(xiàn)在談談你們的看法。
生:我認為從這句話中的四個“反復”就可以品味出雪松的品質,特別是它與風雪進行抗爭的艱辛……
生(組長):概括得非常到位,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呢?
生:“不一會兒……厚厚的一層雪”這一句話就可以體現(xiàn)出雪下得很大,這樣也可以從另一個側面看出雪松受到的壓力很大……
生(組長):是的,其實這對于雪松來說,很正常,就像我們一樣,在生活中也經常遇到困難或挫折,但是針對這暴風雪,雪松沒有屈服,它是怎么做的呢?
生:文中是這樣說的:“當雪積到一定程度時,雪松那富有彈性的枝丫就開始向下彎曲?!边@說明了面對暴風雪,雪松沒有直接抗爭,而是進行適當?shù)耐俗專Y果積雪便從樹枝上滑落,這樣會減輕壓力……
生(組長):是的,這退讓并不是退縮,而是為了下一次的再次挺拔。我們看看這一句:“待壓力減輕,剛彎下去的樹枝又立即反彈過來,雪松依舊保持著蒼翠挺拔的身姿?!蹦銈冇钟惺裁聪胝f的呢?
生:我認為雪松適當?shù)耐俗屖菫榱吮3稚n翠挺拔,而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也并不一定非要去硬碰,需要學會用技巧,懂得退讓,否則就會像女貞、柘之類的樹,雖然有骨氣,一味地堅挺,結果只會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機會挺拔起來……
生(組長):你思考得非常好,我們可以回顧歷史,發(fā)現(xiàn)歷史上也有很多這樣的雪松,比如勾踐臥薪嘗膽,最終滅掉吳國;藺相如委曲求全,保住了和氏璧……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可怕的是不懂得退讓……我們小組已經匯報完畢。請問其他小組有沒有質疑的?
上述課例中,通過小組的交流匯報,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已經跳出了簡單的字詞辨析,能結合生活實際有了自己獨特的感悟,這種感悟更具有含金量,更具有生活質感??梢赃@樣說,這樣的課堂呈現(xiàn)出的是一種理趣,實現(xiàn)了深度建構,實現(xiàn)了華麗轉身,讓學生既領悟了語言的表達技巧,又掌握了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內涵。
總而言之,非指導性學習,更多的是踐行新課程理念的一種探索,而理趣課堂的產生則是課程改革縱深推進的必然產物。教師需要做的是,努力搭建平臺,通過非指導性學習,去真正實現(xiàn)課堂的“智”“趣”,不僅讓學生明白課文內容,更能讓學生感悟文字背后的深蘊。唯有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才能成為真正的魅力課堂。
作者簡介:江蘇省如皋市搬經鎮(zhèn)夏堡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