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摘要】高中階段的歷史課程內(nèi)容非常多,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體系很復雜,這就要求高中歷史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的 40 分鐘授課時間,提高課堂的教學的有效性。本文結合多年的高中歷史教學經(jīng)驗,重點討論如何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如何 提高 高中歷史 教學 有效性
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很多學生在步入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活中,往往由于課堂學習效率的低下導致各學科的學習時間緊缺,繼而成績直線下滑。尤其是在歷史課程的學習中,眾所周知,歷史課程的學習需要記憶大量的時間、人物、地點、事件以及對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解讀。如果在課堂的學習中沒能充分理解教學內(nèi)容,那么就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記憶,這種學習方法是不可取的。作為一名合格的高中歷史教師,要在以下幾個方面著重改進,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
教學任務的進行離不開課前充分的準備工作,這個課前準備不僅限于教師的課前備課工作,也包括學生的預習任務。作為教師,一定要對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熟記于心,不要過于依賴多媒體課件的輔助功能,一味地播放幻燈片,這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于課堂的注意力,也降低了教師的教學魅力。教師在進行課前準備的過程中還要對課堂的教學節(jié)奏進行設計,對于一些難點和考點要反復強調(diào)重點講授。對于學生的預習任務也要有重點的要求,例如學習《走向“大一統(tǒng)”和秦漢政治》的內(nèi)容時,主要預習的側重點在于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以及作用和影響,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和難點較多,任務較重,所以教師應要求學生提前做好預習,對教學內(nèi)容有所了解,那么在上課的時候就能順暢的接納教學內(nèi)容,對教學內(nèi)容形成有效記憶,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心設置每堂課的課堂情境
一節(jié)成功的歷史教學課程一定要精心設置教學情境,大量的實踐證明, 在良好的課堂情境中,人的大腦更容易接受刺激,繼而通過神經(jīng)元的傳導,記憶細胞能夠形成有效記憶。學生在設置的教學情境中能夠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那么如何設置課堂情境呢,首先,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來確定情境基調(diào),例如在《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歷史紀錄片,重現(xiàn)歷史上幾個重要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過程,以及鴉片戰(zhàn)爭等重大歷史事件的介紹,讓學生通過紀錄片的介紹形成一個清晰的歷史時間軸,熟悉歷史進程,發(fā)散思維,提高歷史的學習能力。
三、師生之間要針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進行充分交流
教學是一項師生之間傳遞知識的過程,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yè)、解惑” ,其中“解惑”就是教師和學生不斷交流、不斷討論,從而將知識越辯越明的過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過于強調(diào)教師的教學主體性,而忽視了課堂上學生的參與情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都在強調(diào)學生的參與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高中歷史的教學工作中。我的經(jīng)驗是通過合理的課前安排,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工作的主體,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工作中。例如在講授《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時,我組織班級的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別演繹各個朝代政治制度的特點,從漢承秦制的“中朝”和“外朝”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再到隋唐時期將三省六部制完善以及宋朝時期的加強皇權形成的“二府” ,再到元朝時期的行省制度等等。通過這樣的演繹,學生們對于古代政治體系的發(fā)展有了清晰的脈絡,并且在課堂參與中也鍛煉了自己的協(xié)作能力。
四、指導學生做好知識梳理
高中的歷史課程內(nèi)容非常繁瑣,而且有很多內(nèi)容需要結合學生們的自身的理解,由于高中生的閱歷以及思想深度還在不斷成熟的過程中,對于所學的知識還不能夠進行有效地梳理和整合,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們把瑣碎的知識整理成一個清晰明了的知識體系。首先,教師要將各個知識點組織好,可以編寫成一些順口溜教給學生,幫助學生記憶。其次就是要順著歷史時間軸來進行知識梳理,很多歷史事件都是經(jīng)過一系列的事件發(fā)酵形成的,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教師在課堂上要幫助學生詳細分析,最終在學生腦海里形成清晰的記憶。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五、有針對性的布置課后的任務
學習就是一項長期的對知識的記憶活動,需要反復的在腦海里重復所學的知識。對于教師來說,提高教學有效性就是給學生科學布置課后的學習任務。多年來,繁重冗長的課后作業(yè)一直被教育界所詬病,所以在這一點上,教師一定要做到有針對性地布置課后學習任務。摒棄原有的死記硬背的模式,通過在課堂上的知識梳理,讓學生們在課后時間主要以思考分析知識點為主,形成自己的理解模式,并且在之后的課堂上進行探討,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們能夠針對不同的知識點來思考不同的學習方式,達到有效提高課堂效率的效果。
結語: 每個高中歷史教師在工作中都在不斷地思考改進自身的教學模式,以期能夠幫助學生更多地掌握所學知識。通過教師們的不斷求索,我相信一定能夠探索出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大大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們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習成績,實現(xiàn)理想。
【參考文獻】:
[1]崔云花.如何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 2014(11).
[2]王國燕.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B,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