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興隆
摘 要:高中英語課的總目標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對基礎英語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高中教師目前在詞匯教學中存在不少問題。要讓學生花費最少的時間和精力高質(zhì)量掌握并運用詞匯,教師可以并且應該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多媒體的優(yōu)勢多角度多手段輔助學生,并適當進行詞匯以外層面的閱讀、口語、寫作、聽力等擴展練習。教師長期堅持下去,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學生將全方位英語學習中受益匪淺。
關鍵詞:多媒體網(wǎng)絡;高中;詞匯
一、引言
語言的三大要素為詞匯、語音和語法。英國應用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曾指出:“沒有語法,人們不能表達許多東西,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東西(Wilkins,1972)?!痹~匯在外語學習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語也不例外。英語是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門語言。英語基礎教育尤其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長久以來被列入我國中學必修課之一以及高考的重點必考科目之一。高中英語課的總目標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即掌握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每項技能的提高都離不開詞匯的學習。新課標對學生的詞匯掌握有以下要求:運用詞匯和表達不同功能、態(tài)度和意圖等,描述相對比較復雜的事物、特征和行為,學會使用3500個單詞,包括習語或者固定搭配。這對廣大基礎英語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
二、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及問題
教師們在積極應對挑戰(zhàn)的實際操作當中存在不少問題,很多情況下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總體來看,問題集中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教學方法不當
傳統(tǒng)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掌握一定詞匯量,很多教師采用灌輸式教學法——講解課文前進行詞匯講解,涉及到糾正發(fā)音,呈現(xiàn)詞匯的不同詞義以及例句,有時會進行同義詞或詞根詞綴相近詞的擴展積累。這種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法的優(yōu)勢在于教師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讓學生集中接觸一批新單詞以及與單詞相關的各種的用法。其出發(fā)點在于以最小的時間成本讓學生積累足夠多的詞匯知識。然而其弊端也很明顯。首先,盡管教師為學生展示了很多詞匯的用法,例句,詞組搭配等等,學生也會不停地在單詞旁邊記滿筆記,但是因為缺乏其他形式的刺激,學生對生詞的印象并不會很深刻,經(jīng)常出現(xiàn)“背了忘,忘了背,背了再忘”的怪圈。其次,這種模式下很容易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產(chǎn)生挫敗感,認為自己沒有語言學習的天賦,自我效能感大大降低,從而喪失英語的學習興趣。
(二)忽略運用能力
許多教師將注意力放在學生詞匯量的提升方面,而忽略了詞匯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提高隨著要求的不斷提升受到很大牽制。比如,學生在詞匯填空題中可以拿滿分,但是當要求學生在實際環(huán)境中使用單詞時,他們的表現(xiàn)常常不盡人如意。再如學生認識單詞,但聽不懂單詞。
本文認為在如今信息網(wǎng)絡技術日益成熟的時代,教師可以而且應該利用一切可支配的資源輔助教學,解決學生現(xiàn)存問題,最終幫助他們達到目標要求?;旌蠈W習模式就是途徑之一?;旌蠈W習即“把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和數(shù)字化或網(wǎng)絡化學習(e-Learning)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既要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網(wǎng)絡多媒體輔助教學完全可以運用在英語詞匯教學效果的提升當中。另外,目前大多數(shù)城市中小學的教室中都配備了投影儀、投影屏以及其他多媒體課件播放設備,這為網(wǎng)絡輔助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技術保障。本文將針對英語詞匯教學中現(xiàn)存的問題,依托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展示課堂實踐,并提出幾點思考,探索提升學生詞匯學習效果的新途徑。
三、基于網(wǎng)絡多媒體的詞匯教學實踐
加拿大學者麥克魯漢曾指出,“媒介是人體的延伸”,教學媒體必然影響教師的作用、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的組織形式。因此,多媒體網(wǎng)絡在英語教學中應當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服務于詞匯教學,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不足。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帕維奧提出了“雙重碼理論”:假設人的認知系統(tǒng)中存在有兩種既獨立又互相聯(lián)系的加工體系,即言語系統(tǒng)和表象系統(tǒng)。言語系統(tǒng)專門用來處理語言信息,比如文本;表象系統(tǒng)則處理非語言信息,比如圖片、聲音及物體。而相互聯(lián)系表現(xiàn)在一個系統(tǒng)中的信息可以被另一系統(tǒng)中的表征所激活。這一理論對于英語教學的啟示在于教師綜合利用聲音、圖像、文本、實物等,全方位刺激學生的感官。研究顯示,一般情況下,人們通過閱讀所得的信息,10%會被記住;通過看圖像,30%會被記??;通過聽聲音,20%會被記住;如果將圖像和聲音結合起來學習,50%會被記?。憾藗兡苷f出的信息,70%能被記??;對親自嘗試和參與的信息,大約90%會被記住。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盡量利用多重感官刺激來調(diào)動學生對詞語的記憶和理解。下面以高考核心詞匯中“access”的用法為教學案例,具體闡述如何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詞匯輔助教學。
“access”的作為名詞,詞義是進入或到達一個地方的一種方式;或者與“to something”搭配表示使用某種東西或資源或見某人或某物的機會或者權利。作為動詞,詞義是到達、進入或者使用某物,在計算機術語中有打開某文件來獲取或添加信息。因為比較抽象,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記憶法,學生很難真正掌握其用法。因此,本研究的第一步是提供圖像。教師只需打開“必應”網(wǎng)的英文版搜索界面,輸入“access”,點擊“Images”后,可以立即看到許多典型的可以與該詞詞義有關的圖片,比如一把充滿金屬質(zhì)感的鑰匙,其一端綴有立體的藝術字體“access”字樣和各種各樣的電腦屏幕截圖;若輸入“access control”,會馬上看到各種各樣不同身份的人正在刷門禁卡要進入某個地方。從這些圖像信息中,學生得到的信息是該詞可能與進入和計算機有關。為了展示該詞的抽象含義,第二步是打開百度搜索引擎的視頻搜索界面,輸入“access to”,一系列的相關視頻標題即宣傳圖像會展示出來,如標題為“Access to you”,視頻截圖是五位歌手;又如標題為“Access to nature is esstial”,視頻截圖為一位女士在做訪談;又如標題為“To get ahead and get early access to the iPad3”,視頻截圖為一個ipad和三個裝飾氣球。類似英語視頻非常豐富,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反應,然后選定其中一個大家最感興趣的又能體現(xiàn)生詞用法的視頻播放給學生,長度建議不超過1分半。這是本研究中多媒體詞匯教學的第三步,即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環(huán)境中通過看和聽的結合進一步領會生詞的用法。教師在此階段對詞匯的意思和用法加以總結歸納,學生全面認識詞匯的含義,充分了解詞匯用法。在此基礎上,建議教師從詞匯層面擴大到更廣的層次,即使用間接教學夯實學生對詞匯的掌握程度。理論上講,詞匯教學可以分兩種形式:直接教學和間接教學。直接教學中教師以個體詞匯為目標,分析詞匯的語音、構詞法、詞義以及用法,并引導學生進行操練;間接教學,即將學生的視野擴大到詞匯層面之外,例如通過短語、句子甚至篇章進行綜合教學(聶星超,徐一平,2013)。間接教學在本研究中體現(xiàn)為利用多媒體將詞匯與閱讀相結合進行教學。因此,第四步是詞匯與閱讀結合的體驗。由于課堂實踐有限,教師選取的閱讀材料長度建議不宜過長,并且質(zhì)量要高,盡量選擇原汁原味的英文材料。在“access to”教學中,教師在投影屏上展示著名美國歌手碧昂斯微博中一段關于全球性女權權益運動(Chime for Change)中的宣言:As the co-founder of Chime for Change,I am committed to fighting for issues facing girls and women all over the world.Take action now to empower girls and women by providing them access to clean water,sanitation,and hygiene.這里詞組“access to”被放置在了句子層面之外的語境當中??菰锏脑~組被賦予了實際意義。學生開始進行有意義的詞匯學習(meaningful study),并且需要利用剛剛教師梳理過的詞組的詞義做輔助,進而讀懂整個材料。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詞匯的輸出性練習,即口語或?qū)懽?。比如這里教師可以利用ppt展示出一個口語題目:Nowadays,most young people have access to smart phone. Some people think it will distract their attention from study. Others hold the opposite opinion.What do you think?在完成這則口語練習的時候,學生會非常自然的用到“have access to”,甚至不止一次。這就達到了上文所提到的,學生在親自嘗試詞匯信息,因此理解記憶效果會最佳。
四、多媒體詞匯教學的思考
在多媒體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進行詞匯教學的實踐當中,也有值得思考和注意的問題,歸納起來有以下兩點。首先,本文的教學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教師備課所花的時間和課堂上教學所化花的時間都相對而言比較長。需要說明的是教師不需要按部就班的把所有詞匯都按照以上模式進行教學。本課題對于高中詞匯中的抽象詞匯以及詞組搭配等非常有效。這類詞匯在教師眼中看來往往是學生學習中的“疑難雜癥”,學生明明會背詞匯的意思,但是就是做題容易出錯,更談不上靈活運用。針對這種情況,建議教師利用多媒體采用多方位刺激學生感官的方法進行教學,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的復雜性,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提前模擬演示在網(wǎng)頁中搜索信息的過程,認真篩查打開網(wǎng)頁時會不會有不適合成年人觀看的內(nèi)容,這點是國內(nèi)教師在基于網(wǎng)絡教學中常常容易忽略的問題,但是一旦出問題,又會對學生造成無法挽回。因此,該問題一定要引起教師的重視。
參考文獻:
[1]Paivio,A.Mental Representations:A Dual Coding Approach[M].Oxford,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2]Wilkins,D.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London:Edward Arnold,1972.
[3]陳旭輝.技術支持下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6
[4]李運林,徐福蔭.教學媒體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5]聶星超,徐一平.多媒體聽力策略對提高詞匯量的效能及調(diào)查分析[J].外國語文,2013.6.
[6]中國微課[EB/OL].http://www.cnweike.cn.
[7][DB/OL].http://global.bing.com/?FORM=HPCNEN&setmkt=en-us&setlang=en-us.
[8][DB/OL].http://v.baidu.com/v?fr=wenku&ct=301989888&s=25&word=access%20to.
[9][DB/OL].http://weibo.com/3928724083/CBrLbvuDz?s=6cm7D0&type=comment#_rnd1449406567021.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