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立屏
主導人的思維活動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情緒就是其中之一。情緒心理學認為:情緒占據(jù)著人的整個心理生活和實際生活,它既策動人的本能行為,又干預社會學習和創(chuàng)造活動,是整個人活動的動力??梢姡谟⒄Z學習中,情緒這一非智力因素的動力作用尤其不可忽視。因此,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情緒問題,積極情緒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健康、樂觀,以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通過二十幾年的經(jīng)驗,我認為積極情緒培養(yǎng)可以從心理疏導、歸因訓練和動機內(nèi)化來實現(xiàn)。
一、心理疏導
學生在學習上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及時疏導,日積月累就會形成“情緒結(jié)”,對學習起到妨礙作用。心理學家普遍認為,情緒智力不是天生的,雖然在一定程度受到遺傳素質(zhì)的影響,但與智力相比,更受后天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后天學習中情緒智力能夠得到提高,所以,適時調(diào)節(jié)中學生的消極情緒,使之向積極方面轉(zhuǎn)化,具體的疏導方式有:
1.心理門診
英語教師以心理醫(yī)生的身份為學生提供與英語學習有關的心理咨詢服務。門診時間學生帶著積累的各種問題找老師求詢,如成績問題、自尊心問題、考試問題、學習方法問題等,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解答,提供幫助和指導,主要采取教育尋向模式,教師要做到:熱情待人,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的交往心理。對學生由于學習上一時的挫折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給予關心、關注,尊重學生的合理要求,不指責和板起面孔訓人,而是循循善誘和學生找出問題癥結(jié)所在,加以開導,化解矛盾。
2.心理療法
以小組交心、交友的形式,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達到疏通障礙的目的。心理療法分三步進行,第一步,學生回憶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遭遇的挫折和困難。第二步,學生匯報自己曾經(jīng)歷過的創(chuàng)傷性事件(如某次考試不及格,某次在課堂上用英語回答問題時引起哄堂大笑等),同時談自己當時的感受和心情。第三步,小組其他成員,針對學生訴說細節(jié)提問,并幫助分析原因,直到傾訴者內(nèi)心獲得一種寬松、愉快的心境。
3.心理宣泄
用借題發(fā)揮法引導學生將消極情緒感受宣泄出來,達到調(diào)控情緒的目的。宣泄方式是給學生幾分鐘說話的機會,如課堂“五分鐘英語”,每人講一句英語以At this morning Im feeling ... 為基本句型,實話實說,一輪結(jié)束后,學生針對自己感興趣問題提問如,Why are you feeling nerrous?Why are you feeling tired?等等,進一步引導學生,讓其將消極情緒及時排除。
4.心理免疫
學生在學習上經(jīng)受挫折、失敗、體驗焦慮時,主要方法是叫學生學會自我辯護:
(1)要求學生認識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人人都有挫折的時候,說不定別人經(jīng)受的挫折比我多得多。
(2)要求學生對失敗進行淡化,學會向自己說: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3)要求學生在挫折時,懂得“失敗是成功之母”“挫折使人變得成熟”等。
(4)學生對學習失去信心時,要求學生用英語對自己說:“I know more today than I did yesterday.”“I m working hard.”教學時教師應適時啟動學生的心理免疫機制,使學生能保持較好的心態(tài)和積極的健康情緒。
二、歸因訓練
一些學生常把失敗歸于自我感覺差,自我效能低,產(chǎn)生不勝任感,從根本上否定了自己,給自己下了個“我不行,我不能”的定論,自卑意識強,這種消極情緒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教師對學生不適當?shù)臍w因方式進行干預,使其轉(zhuǎn)變?yōu)榉e極的歸因訓練,歸因訓練可以分兩個階段進行。
1.歸因引導
采用團體發(fā)展法,以團體討論方式進行,將全班分為若干小組,小組成員集體討論和分析英語學習成敗原因。教師深入各組,收集各小組情況并和學生一起分析、討論,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歸因并做出評定。
2.強化努力歸因
學生獲得自信及自我后,應該強化努力歸因,即要求學生學會無論是成功或者失敗都歸因努力。當學生在學習上取得進步,獲得較好成績時,教師及時反饋強調(diào)努力因素;當學生遇到困難或失敗時,教師和學生要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要求學生將努力因素擺在首位。通過歸因訓練,學生不會對未來失去信心,在實踐中加大努力的程度,直到最后取得成功。
三、學習動機內(nèi)化
學生的學習動力按其來源和方向可分為外部動力系統(tǒng)和內(nèi)部動力系統(tǒng)。外部動力因素不斷轉(zhuǎn)化為內(nèi)部動力,產(chǎn)生行為傾向,即學習積極性,而學習動力內(nèi)化的過程就是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自覺性增強、好學樂學,真正成為學習主體的過程,促進這種轉(zhuǎn)化主要通過以下手段實現(xiàn):
1.建立目標卡
目標卡就是用卡片將學生在英語學習結(jié)束時所要掌握的全部技能列出來,學生達到卡片上的一個目標,得到一個成績,獲得5個成績,完成一張目標卡。
2.激發(fā)學習興趣
激發(fā)興趣是動機內(nèi)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可采取下列措施:
(1)注意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第一是信息差原則。首先,課文和練習不鼓勵預習,強調(diào)課后復習,增強課堂教學的信息量。第二是寓教于樂原則。英語學習是一個需要付出艱苦努力的勞動過程,克里思—福里塔格教學游戲?qū)嶒?,為我們指出了一條思考問題的新途徑,教學游戲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
(2)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以英語為主線的課外活動,增強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如英語回音壁,筆友通信,英語周,英語演講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講英語的積極性、自覺性得到了提高。
3.及時反饋
教育心理學認為,教師給學生大量的反饋能強化皮格馬利翁效用,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和語言實踐的積極性。反饋方式有:評價、講解、情況通報、贊揚和順應性評語隨時肯定或鼓勵學生。
總之,情緒問題是英語學習中的大問題,通過心理疏導、歸因訓練、動機內(nèi)化培養(yǎng)積極情緒,是英語教學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英語教師應該將情緒培養(yǎng)問題提到教學議程上,以確保英語教學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馬麗娜.教學中積極情感因素培養(yǎng)策略問題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