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志忠
摘 要:隨著生物學科的不斷發(fā)展,學校和教師的教學模式也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在課堂上,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學生只有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才能夠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提高學習能力,改變以往被動地接受教師講授知識的局面,同時,也能夠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物;參與性;教學策略
高中生物的學習內(nèi)容牽涉的范圍比較廣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面臨大大小小的問題,例如,學習興趣不高、學習努力但成績不理想等,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計劃,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主動地參與到生物的學習中,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
一、學生參與性不高的原因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學習任務本來就比較繁重,在考慮到生物學科所占分數(shù)比例較小的情況下,學生在生物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并不是很高,在學習上會有所懈怠,在學習態(tài)度上會有所忽視,沒有意識到生物的重要性。學生都希望在高考中獲得較好的學習成績,但是,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學生將大部分時間用在主要學科上,長此以往,就會失去學習生物的興趣和動力。
生物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學習時間較短,加上初中生物和高中生物的關聯(lián)性不大,導致大部分學生的生物基礎不佳,對此,教師應該在高一階段向?qū)W生強調(diào)生物學科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
教師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影響,高中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為了給學生講授更多的知識,基本上都是采用“滿堂灌”的授課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被動地學習生物,時間一長,學生就失去了主動在課堂上學習生物的動力。另外,有些教師會忽視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二、教師在課堂上的措施
1.教師要根據(jù)全體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特點制訂教學計劃,爭取在課堂上兼顧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教學方式新穎、學習內(nèi)容有趣、學習環(huán)境良好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生物學習中去。例如,在講“遺傳基因”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自己和家長之間的相貌,讓學生對書本中的知識產(chǎn)生興趣,就會極大地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也可以降低教師的教學難度。
2.高中生的動手實驗能力比較好,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實驗能力設計一些與生物相關的探究實驗,讓學生自己獲得結(jié)論,不同的知識儲備、不同的學習態(tài)度會使實驗的結(jié)論有很大的不同。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和探究,最終獲得結(jié)論,在這樣的探究過程中,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更好地學習生物奠定了基礎。
3.不同的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不同,教師針對那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經(jīng)常鼓勵他們,對于表現(xiàn)不錯的學生可以及時進行表揚。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學生參與性的培養(yǎng)
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研究的過程,不僅是學生,教師也需要經(jīng)常更新生物知識,讓學生了解最正確的內(nèi)容,但是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同樣的時間積累更多的知識。
生物教師在課堂上要和學生共同學習,和學生一起研究問題的答案,這些都能夠使學生主動學習,不再像以往被動地接受教師講授的所有知識。比如,豌豆的雜交實驗,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出不同的雜交問題,讓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無論答對與否,都證明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可以在課本中選擇比較簡單的章節(jié),讓學生通過預習在班級內(nèi)部講解內(nèi)容,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能夠讓學生牢記知識,會主動思考問題,主動解決問題,不管是對學習上的難題,還是生活中的難題,都可以有一個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針對學習成績欠佳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后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學習。
高中生接觸的生物知識越多,生物教師的教學越有難度,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主動對生物學習產(chǎn)生興趣。善于探究、樂于探究,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多益處。高中生物教師也要與時俱進,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提升自己的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周豐.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5(35).
[2]王翠美.基于高效課堂構(gòu)建的高中生物課堂設計思路分析[J].中學生物教學,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