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冬梅
2013年12月16日至18日,我有幸跟隨縣局領導和靜寧教育第一線的36位同仁赴江蘇省泰興市洋思中學學習,共聽取包括洋思中學老師提供的優(yōu)質課在內的語文課九節(jié),不論是洋思中學老師的課,還是其他省市老師的課,都注意了語文課對語言的品味賞析,讓人感受到語文課的內涵,回歸了真語文;注意了朗讀技巧的指導;注意了對課文主題的深究;注意了對難點的巧妙化解,降低了難度;注意了教師課堂語言的運用,等等。這些都讓我頗受啟發(fā),這對我今后的教學將會是有力的理論指導。
這次學習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堂語文課就要像一篇文章那樣,渾然一體。前后有照應,中間有連貫,過渡要自然,語言要樸實,不嘩眾取寵,聽一堂優(yōu)秀的語文課就像閱讀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應該是一種享受。期待著和各位老師商討。
洋思中學殷高峰老師教學《夏》這篇文章,整個課堂學生朗讀聲情并茂,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也是很到位的,這就讓我覺得語文課首先有了朗朗的讀書聲,這堂課集聽說讀寫于一身,體現(xiàn)了語文課的特色,就像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
洋思中學唐備華老師上《明天不封陽臺》一課,思路清晰,課件設計簡潔明了,醒目,對學生暴露的問題能通過引導讓學生自行解決,不能解決的由其他同學幫助,真正實現(xiàn)了兵教兵,整個課堂環(huán)節(jié)緊扣,過渡自然,處理問題機智,尤其是對學生的評價,中肯,沒有一味表揚,能指出不足,有利于學生的成長,這與我們平時聽到的公開課對學生的濫用表揚形成對比,對整個課堂的總結也是進過了一番精心的設計,用播放Flash動畫的形式結束了全文的學習。
江蘇新沂鐘吾中學高春芳老師上《湖心亭看雪》,抓住了本課的重點:寫雪景抒雅趣,設計問題層層深入,注重了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老師語言精練自如,尤其是對難點的處理,通過一副對聯(lián)的填寫,讓同學們把對本文作者感情的把握挖掘了出來,很到位,避免了以往的用一個大問題,諸如:你覺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要好很多,不至于讓學生覺得無處下手,這樣就巧妙的化解了難點,成功的完成了學習目標。
山東棗莊薛城舜耕中學賈亞青老師上《狼》這篇文言文,在朗讀指導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創(chuàng)造性的在“方欲行,轉視積薪后,”這里加了語氣嘆詞“啊”就把屠戶的不解到頓悟心理表現(xiàn)出來了,我最羨慕的是賈老師的板書字,大方美觀,簡直就是書法藝術。
來到洋思中學又見蔡榮老師,他給我們帶來了一節(jié)由臺灣作家陳啟佑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永遠的蝴蝶》。整個課堂在輕松愉快中度過,師生共同感悟文章的內涵,通過引導讓學生分析櫻子這個人物,講述故事內容,品味文章語言,體味文章寫法等環(huán)節(jié),深入透徹地學習了本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表達出的思想讓我深深的震撼,他們定是有大量的閱讀積累,不然不會有如此精彩的發(fā)言,由此又想到蔡老師今年7月份來我校講學時曾說:他是會毫不吝嗇的把閱讀時間還給學生的。我就想到我的學生的閱讀量是達不到這個高度的,我也要爭取把閱讀時間還給學生。此外,蔡老師的循循善誘,深厚的文化功底,過人的駕馭課堂的能力,讓我深深的折服,我深感自己要走的路還很長甚至于會很艱辛。蔡老師用自己的情感體驗感染著學生,他與學生深情的朗讀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聽課老師,我們不禁為他們的表現(xiàn)報以衷心的掌聲,整個課堂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其本身就成了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正如蔡老師所說要輕松學語文,享受語文課,我真切的感受到聽洋思中學老師的課真的是一種享受。如果是我上同樣的課,我是沒有能力來引導學生進入深層次的學習的,因為我本身的文化知識素養(yǎng)是達不到那個高度的,只能望洋興嘆。
不管是洋思中學的課還是其他省市的課,都有一些共同點:第一、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教師指令語言發(fā)出后再不打擾學生,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靜靜的思考,那種看似鬧哄哄的所謂的新課改課堂在洋思的語文課上是看不到的,有的只是學生獨立的思考與發(fā)言,老師一對一的點撥,必要的時候才進行小組討論;第二、老師發(fā)揮了有力的引導作用,示范作用,老師引導學生回答問題,通常是順著學生的思路引導,緊緊地抓住他不放,小到一個字音的正誤,一句話的朗讀感情的把握,小說中作者與作者塑造的“我”這兩者關系的辨析,大到文章主題的理解,等等,直到學生做正確了、做到位了為止;老師的示范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朗讀上,蔡老師的準確到位的朗讀很明顯給學生以榜樣;第三、設計問題是為了達成某種目標,所以每一位老師上課都注重了主問題的設計,課堂所有的環(huán)節(jié)都是為完成主問題而服務的,這就像一篇文章有中心主題,每個自然段、每一個素材都是為中心主題服務的一樣,如此,聽說讀寫訓練就是有目的的,就落到了實處;第四、教師非常注重課堂語言的錘煉,整個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與過渡自然,用詞注意了前后環(huán)節(jié)的照應,就像一篇文章,段落之間要有所關聯(lián),絕沒有與本課無關的題外話,教師規(guī)范、專業(yè)、漂亮的課堂語言對學生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感染力;第五、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了,會學了。
我的思考:課的質量的高低完全處決于老師的素養(yǎng),教師的高度決定了學生的高度,教師的高檔次決定了學生學習的高效率。尤其是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對老師的要求就更高了,我們在備課時要花大量時間去了解與課文相關的內容,否則,我們將無法應對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
作者單位:甘肅靜寧縣阿陽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