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杰
【摘 要】隨著歷史和社會的發(fā)展,英語詞匯的意義也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有些新詞誕生了,有些舊詞淡出言語系統(tǒng),有些詞正在發(fā)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文章首先將探討影響英語詞匯意義變化的因素,再研究其變化的類型。
【關(guān)鍵詞】英語詞匯;語言;類型
一、英語詞匯意義變化的影響因素
(一)社會環(huán)境
詞匯的意義會由于社會上發(fā)生的一些事件而產(chǎn)生變化,這便是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例如“rob Peter to pay Paul”這個習(xí)語,其本來的意思指的是1954年12月17日,Westminster(威斯敏斯特)的St.Peter(圣彼得)大教堂憑借其專利特許證提升為總教堂,后來圣彼得大教堂并入倫敦成為主郊區(qū),很多產(chǎn)業(yè)被支配去維修圣保羅教堂,“rob Peter to pay Paul”便是因此出現(xiàn)的。于是后來使用該習(xí)語用來寓意“拆東墻補西墻”、“借東家還西家”。比如說這個句子:It is obvious that this was mere a case of robbing Peter to pay Paul.There was no real clearing up of the outstanding debt.意思是:這很明顯是一種拆東墻補西墻的方法,想要完全清償這筆負(fù)債簡直異想天開。
(二)社會階級
社會階級也是影響英語詞匯變化的因素。例如“villain”這個詞原先的意思是“村民”,然而由于封建貴族的剝削階層對村民存在偏見,于是將“村民”等同于“惡棍”、“壞人”等,硬生生將“villain”這個詞的意思演化為“反面人物”。再比如“clown”(小丑)這個詞,以前的含義是“農(nóng)民”。只要是處于社會底層的人,如“villain”、“knave”、“churl”這個類型的詞匯充滿貶義色彩,甚至“cowboy”(牛仔)這個詞也帶上了貶義。相對應(yīng)的,只要是牽涉上層社會人的詞匯,就算是自由人、紳士、貴族相關(guān)的詞語,如“free”、“gentle”、“noble”等都有褒義的色彩。
(三)民族情緒
另一個影響英語詞匯意思變化的是民族情緒。英語語法中很多描述壞事的詞匯的前面都會冠上其他民族的名字,好像這樣做就能把干壞事的責(zé)任推卸給其他民族。例如“to take a French leave”(不辭而別,擅離職守),起源于18世紀(jì)的時候法國人參與宴會時不辭而別的習(xí)俗,還有“Italian hand”、“Spanish athlete”、“Irish bull”等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英國人最歧視的民族非荷蘭人莫屬了,這是因為英國同荷蘭在17世紀(jì)的時候經(jīng)常打仗,惹上了仇恨,在這種民族情緒的影響下,“Dutch”這個詞匯在很多句子中均有貶低的意思。例如“double Dutch”(不明就里的話)、“to get ones Dutch up”(發(fā)火)、“to go Dutch”(各自付各自的錢)、“Dutch window”(妓女)等等。
(四)種族情緒
說到種族情緒對詞匯的影響,我們能想到美國的黑人。20世紀(jì)60年代以前,黑人被稱作“a Black”,這是個具有侮辱性的詞匯,是對黑人的蔑視。然而后來黑人發(fā)起民族運動為黑人爭取權(quán)利,喊出“Black is beautiful”的標(biāo)語,于是很多帶有“Black”的詞匯被創(chuàng)造出來,如“Black English”(黑人英語)、“Black history”(黑人歷史)、“Black studies”(黑人研究)等,而且這些詞語中帶有的“Black”不再有侮辱性的色彩,而是代表莊重。
二、英語詞匯意義變化的類型
(一)詞義的擴展
英語詞匯意義變化的類型之一便是詞義的擴展,所謂詞義的擴展,指的是某個英語詞匯由原來所表示的意思擴展到較大的范圍。比如“l(fā)ady”這個詞語,先前只是表示“女主人”的意思,后來其詞義逐漸擴大,慢慢地開始適用于貴族太太,后來包括有涵養(yǎng)的婦女們,如“The lords and ladies are all gathered in the palace.”發(fā)展至今,“l(fā)ady”已經(jīng)能夠指代所有“女人”,“l(fā)ady”一詞演變成“woman”(女人)的同義詞,如“saleslady”(女銷售員)、“cleaning lady”(女清潔工)、“l(fā)adies room”(公共女廁所)等等。又比如“carry”這個詞,原先的意思是“用車運”,如今舍棄了該詞義的限制條件,擴大了該詞義的范圍;“bullish”(股市看漲的)這個形容詞來自股市中的牛市,但是現(xiàn)在它的詞義擴展為“樂觀的”,“Were very bullish about the future.”(我們對未來充滿樂觀。)
(二)詞義的縮小
與詞義擴展相對,詞義的縮小就是指詞義所表達(dá)的范圍縮減。例如“deer”這個詞,以前指代“野生動物”,涵蓋各種各樣的動物,然而如今該詞的詞義縮減到僅僅指代“鹿”這種動物,而拉丁詞語“animal”及法語詞語“beast”替代了“deer”原先的意思。再比如中古英語中“girl”這個詞是“年輕人”,現(xiàn)代英語里僅是“女孩”;“Disease”原先指代所有不舒服的狀態(tài),如今是“illness”(疾?。┑囊馑?;“Liquor”原來是“液體”的意思,如今指代“酒”。
(三)詞義的升格
所謂升格,是指貶義或中性的意思升級為褒義。比如“marshal”(元帥)原先的意思是“喂馬的人”,“constable”(警察)也僅僅是“馬夫”。再比如“enthusiasm”原來的意思是“宗教狂熱情緒”,很明顯有蔑視的意味,如今該詞升格了,表達(dá)“熱情”的意思。
(四)詞義的降格
降格就是由原先的褒義或中性的意思降低為貶義。比如“silly”在古英語中是“幸福的”、“神圣的”,可是逐漸發(fā)展到現(xiàn)在是“愚蠢的”;“sad”在古代是“滿足的”意思,現(xiàn)在卻是“悲傷的”;“Cunning”原來的意思是“知曉的”,到現(xiàn)在降格為“狡猾的”。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英語詞匯在語言的不斷發(fā)展中發(fā)生著變化,而其變化受到社會環(huán)境、社會階級、民族情緒、種族情緒等的影響,其變化的類型有詞義擴展、詞義縮小、詞義升格及詞義降格。
參考文獻(xiàn)
[1] 陳麗詩.論導(dǎo)致英語中詞匯的詞義變化的因素[J].語數(shù)外學(xué)習(xí):英語教育,2012(02):70-70
[2] 楊陽,陳桂琴,劉孟蘭等.英美文化變遷對英語詞匯影響研究[J].經(jīng)濟研究導(dǎo)刊,2011(15):294-294.
[3] 劉金萍.英語詞匯意義變化的社會因素研究[J].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11,23(0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