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裕農
學習心得:畫畫要有生活。
“桃花流水鱖魚肥,”。鱖魚因為魚肉鮮嫩很受人喜愛。我也喜歡鱖魚,不過我不是吃,而是畫。我從十一二歲就開始學國畫,參加工作后也一直把它當業(yè)余愛好。退休后可以專心畫畫了,我每天堅持作畫兩個多小時。之所以喜歡畫鱖魚,第一是簡單;第二是它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大家看到鱖魚后,有種垂涎欲滴的感覺。
畫畫要有生活,不能讓人笑話,這是我?guī)煆拿麕煂W畫學來的真諦。我有一次畫臘梅花,枝條上都是花,王板哉先生(著名國畫家,齊白石入室弟子)指點我說,臘梅分杈前的枝條上是不應該有花、的,不信去瘦西湖看看。我第二天到瘦西湖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真的是這樣。后來我畫了一幅臘梅花候選省展,王板哉一眼看中,其他人開玩笑說是“包庇”自己的學生,其實,有的人的臘梅畫得太隨便了。
我畫鱖魚,也是先對鱖魚外形進行了描摹,經查閱《本草綱目》,知道鱖魚的背上有12根大刺,就專門去數了一下,確實是這樣。而且,雄性鱖魚魚皮顏色鮮明,雌性的則是黑色,因此,在畫一對鱖魚時,顏色要分清楚?,F(xiàn)在很多人學畫畫,都是臨摹書本,缺少生活,這樣畫出來的畫容易鬧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