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瑋
我喜歡吃肉,認(rèn)為炒菜多加肉,才會(huì)有美妙的滋味。跟人聊這個(gè),有個(gè)不愛吃肉的朋友也承認(rèn),“我是不愛吃肉,但許多東西,加了肉,是好吃得多?!蔽艺f,所以袁枚寫了,炒素菜須用葷油。我那朋友聽了點(diǎn)頭,說,“就好像我炒青菜要加香菇——香菇不是肉,但有肉的感覺。”
愛吃肉的習(xí)慣被我?guī)У搅藲W洲,雖歷經(jīng)艱險(xiǎn),我依然堅(jiān)信并篤行之。
例如要在法國吃雞肉,就很是艱難。法國超市的雞我買過,燉出來湯,聞著有戾氣,不溫潤不謙和;喝的時(shí)候,有腥氣,姜也壓不住,好像雞在湯里都憤憤不平,不想讓我吃。好在這雞肥大,可以用來炸。切好煮過了,擱在咖喱里,也能做成咖喱雞。
法國的亞洲超市里到處有咖喱醬賣,一半是日本產(chǎn),吃著偏甜;一半是印度產(chǎn),但總嫌不夠濃稠。于是我只好買咖喱粉。要吃雞肉時(shí),先把土豆切塊,炒;炒出土豆香了,下咖喱粉,下大量的水,慢慢熬。這一鍋熬上兩三個(gè)小時(shí),土豆也灰頭土臉沒了俊朗外型,水、淀粉和咖喱粉也融會(huì)貫通了,再下煮過腌過的巴黎肥雞肉,繼續(xù)燜著。起鍋了,咖喱、雞和土豆倒在飯上,咖喱倒比飯都多。鍋底還有些咖喱,都凝結(jié)了,使鏟子刮下來,呈淀粉質(zhì)。
咖喱醬和雞一頓吃不完,可以擱冰箱。冷透了之后,口感微妙,半凝略凍,吃著簡直有點(diǎn)脆;放熱白米飯上,慢慢融化,入口簡直聽得到“嘶”一聲,本來被凍封住的香味,忽然就出來了。雞身上裹了半凍的咖喱醬,吃到嘴里半融時(shí),居然讓我有吃魚凍的感覺。
法國一般超市的雞不好吃,但法國的亞洲超市有賣三黃雞和老母雞,雖不如法國超市的雞肥,卻至少熬得出湯。我媽雞湯燉得好,我從小吃到大。于是我每次回國小住,在臨走時(shí),媽都要千叮嚀萬囑咐她的燉雞湯方子,還特意把秘訣錄成微信語音,讓我隨時(shí)聽。
于是我就在亞洲超市里買收拾好的雞?;丶遥舻綦u屁股,冷水煮起,去血沫;去完了,加姜和蔥,煮到沸騰,下酒,大煮十分鐘,沫子撇掉,就慢火熬,到臨出鍋時(shí)放鹽。我沒用黃酒,改下了葡萄酒,剛下鍋時(shí)聞著味很怪,我怕雞湯出來都酸甜了,可怎么吃?煮完了,還是香。雞湯的鮮香,鍋蓋悶不住,滿房間都是,馥郁濃重,灌鼻子。
我因?yàn)閼校疾豢蠑亻_雞。周末午后把雞燉上,不管了。黃昏時(shí)分,等雞燉爛了才上桌,湯清澄微黃,泛著油汪汪——完全沒有油的雞湯可能比較健康,但沒那么香——筷子一橫,雞肉絲縷分開,就著吃。吃到最后,雞只剩骨頭了,撈出來,雞湯且放著。到半夜,剩飯?jiān)陔u湯里略一煮,成湯泡飯,下豆腐干切片、小青菜,煮完了,都好吃。從頭到尾都沒秘訣,就是花時(shí)間。
世上有了姜、蔥、蒜、鹽、醬油、酒、醋、麻油、奶油、鰹節(jié)、山葵、豆瓣醬、豆豉、茶葉、紫蘇、干酪、辣椒、花椒等等等等讓食物點(diǎn)石成金的東西,可以讓一切食物改頭換面。但到最后,所有調(diào)味料和食材都無法取代的,還是那花了時(shí)間,好好做出來的,最俗氣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