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淑蘭
摘 要:財政收入和經GDP的相關性很強,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和經濟發(fā)展水平程正相關,經濟發(fā)展、社會協調發(fā)展和確保政府職能與財政收入息息相關。一般用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標來說明地方的經濟發(fā)展狀況,對重慶市轄區(qū)內財政收入和地方生產總值做回歸分析,可以得到經濟提升和財政收入之間的相互關系。本文探索重慶市GDP和財政收入的協整關系。
關鍵詞:重慶市;財政收入;GDP;協整關系
一、引言
重慶市成為直轄市后,經濟發(fā)展很快,GDP逐年增長,地方財政收入反映了該地區(qū)的經濟形勢和地方政府履行職責的能力。財政收入和經GDP的相關性很強,經濟發(fā)展、社會協調發(fā)展和確保政府職能依靠財政收入。就是經濟和財政是相互關聯的。作為最“年輕”直轄市的重慶的經濟從1997年以后不斷的增長,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在不斷的增加。尤其是2010年重慶市的五大功能區(qū)對重慶的經濟發(fā)展沖擊,對重慶市將來的經濟和財政收入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幫助。
地方的經濟情況由地方生產總值來反應。地方生產總值更更表現國家的綜合國力與財富。
所以,探討重慶市財政收入和GDP的關系是有意義的。本文以重慶市的1995年到2014年的年度數據為基礎,用計量經濟學的回歸方法去分析和檢驗,然后得出結論,并給出建議。
二、研究方法與模型設定
(一)研究方法。人們經常在經濟形式中討論財政收入占GDP的百分比,也有一些人會用這個百分比的含量來判別兩者的關系是不是協調的。實際上,因為有雨多原因的作用,兩者都一直在變化。所以,我們應該用長期的、動態(tài)的形式去研究他們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方面,計量經濟學中的協整分析方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由于不相同的經濟形式之間存在長期的(動態(tài))均衡關系,變量之間的協整實際就反映了這些變量的變化。并且只有當兩個變量是同階單整時才存在協整關系的可能性。在變量之間,相同的順序是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的前提。所以,一般在做時間序列數據協整之前,需要要對時間序列做平穩(wěn)性檢驗。假如是同階單整,那么就能做協整檢驗。如果時間序列是協整關系,那么能對其進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進而判斷財政收入和經濟增長哪個是因,哪個是果。簡單利用ADF檢驗方法對時間序列做單位根檢驗,發(fā)現兩個序列都是一階單整序列。所以,它們之間也許是有協整關系的,但協整關系是不是真的存在,就還需要繼續(xù)做協整檢驗。
(二)模型設定。把重慶市的財政收入和GDP的際狀況結合起來,本文建立的實證模型是:
Yi=β1+β2Xi+μi其中,Yi代表重慶市第i年的財政收入(即FI,單位:億元);Xi代表重慶市第i年的經濟增長(即GDP,單位:億元);β1是截距項;β2是線性趨勢項的系數;μi表示隨機擾動項。
三、實證研究
(一)數據來源。本文所有數據都來自于重慶市統計局歷年統計資料,數據都是當年數據,通過加工整理得到重慶市1995年到2014年這20年的跨年度數據。財政收入與經濟增長在FR和GDP分別表示。因為本文指標只有兩個,所以很有可能出現異方差問題,因此采用自然對數的形式,LNFR表示財政收入指標,LNGDP代表對GDP作了自然對數變換。本文使用軟件為eviews 8.0。
(二)相關性分析。對數據做對數變換,這對最后相關系數結果的計算沒有一點影響,通過計算得到,相關系數COR=0.988,兩個變量的相關程度很大。由散點圖也可以得到,兩者變化方向一致性也比較強。而且在重慶在1995-2014年,財政收入與GDP之間呈正相關。就是GDP增加,財政收入就會隨之增加。
(三)財政收入FR與GDP的單位根檢驗。為了確定變量是否具有穩(wěn)定性,對財政收入與GDP做單位根檢驗。因為財政收入和GDP的絕對數值相差有點大。對兩個變量都取對數來分析,但是做對數變換后對結果是沒有影響的。利用ADF檢驗方法做單位根檢驗,因為檢驗統計量的值都小于對應的DW臨界值,即這兩個序列都是一階單整序列。所以,它們之間也許是有協整關系的,但協整關系是不是真的存在,就仍然繼續(xù)做協整檢驗。
(四)序列LNGDP和LNFR的協整檢驗。對序列LNGDP和LNFR的協整檢驗,得到方程:
LNFR=1.052803*LNGDP-2.88947
(-2.884075)(8.533927)
擬合優(yōu)度0.710245=0.710245,這說明模型在整體上擬合效果是比較好的。
對照臨界值(t檢驗、D.W檢驗的顯著性水平為0.01)檢查得到,每一種檢驗都沒有問題。然后檢驗回歸的殘差項e是不是平穩(wěn)序列,如果是平穩(wěn)的話,上述兩個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對殘差序列做單位根檢驗,過ADF檢驗結果能夠得到,ADF檢驗統計量值要比顯著性水平為0.01時的臨界值-2.050800小,這說明殘差序列e是平穩(wěn)序列,因此也顯示了地方財政收入和GDP兩者之間的整協關系是真的存在的。
(五)Granger因果檢驗。通過協整檢驗結果可以得到LNFI和LNGDP之間的協整關系是存在的。
接下來根據Granger因果檢驗方法對財政收入(LNFI)與經濟增長(LNGDP)做Granger因果檢驗。用Eviws做Granger因果檢驗得到,LNFR是LNGDP的Granger原因(即經濟增長是由財政收入引起的)。這就說明財政收入的穩(wěn)步提升幫助GDP的提升。
(六)模型估計。為了得到財政收入(LNFI)與濟增長(LNGDP)的關系。我們采取OLS方法對來估計之前建立的實證模型。得到的模型估計為:
D(D(LNFI))=0.761608D(D(LNGDP))+3.795816
由估計出的方程可得,重慶市財政收入提升GDP提升的速度。換句話說就是GDP增加率的變化率增加1%,FI增加率的變化率就會增加0.761608%。
四、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本篇文章采用了單位根檢驗、協整檢驗和Granger因果檢驗等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處理重慶市1995-2014年財政收入和GDP數據,得到的實證結論是:重慶市財政收入和gdp之間的整協關系是存在的,并且財政收入到GDP增長的Granger因果關系也是存在的。財政收入與GDP的增長率存在0.761608∶1。這說明,財政收入的穩(wěn)步提升和GDP的增加是相輔相成的,有非常大的相關性。
(二)建議。根據我們做的檢驗分析得到的結論,再把重慶市的經濟狀況聯系起來,我們可以給出兩點建議:
1、加快重慶的經濟發(fā)展,進一步的擴大經濟總量,并且要抓住建設重慶五大功能區(qū)域的機遇。把經濟速度提升起來的同事還要讓經濟總量擴大,讓財政收入的來源和稅收都平穩(wěn),保持財政收入和GDP的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
2、進一步調整產業(yè)結構,提升本地經濟發(fā)展的速度,保持重慶市經濟的快速、持續(xù)和健康的發(fā)展。并且提高服務業(yè)和高新技術的比重,增加涵養(yǎng)稅源等等。這對重慶市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和經濟發(fā)展起著關鍵的作用,進而提升重慶市經濟發(fā)展的速度。(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參考文獻:
[1] 汪躍,金銀亮.泰州市財政收入與GDP之間的實證分析.[J].2010.6
[2] 王玉華,劉貝貝.山東省GDP與財政收入的實證分析[J].東岳論叢,2009,7.
[3] 梁蕾.我國財政收入與GDP之間協整關系的分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09.
[4] 顧牧青.產值、國民收入與財政收入[J].當代經濟科學,19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