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它更注重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方面的學習,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的核心價值觀。體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強調的是集體之間在遵循互幫互助的原則下,進行學習的創(chuàng)新探究,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體育;合作學習;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315-01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方法是一種具有優(yōu)越性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競爭意識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了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的方式方法。
1.興趣分組,優(yōu)化教學因材施教
學生們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老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對他們進行引導,并且將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分為一組,做到因材施教,優(yōu)化教學模式。在新課標的教育要求下,教師不僅要做"傳道授業(yè)解惑"者,而且也應該做學生思想道路上的引路人。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這樣才能更加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從而改善教學質量,為課堂增添更多趣味。比如有的學生喜歡羽毛球,教師可以把這些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進行分組,兩人為一組。教師給學生講解運動時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巧,并且進行必要的演示和模擬,然后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小組練習,再開展羽毛球雙打比賽,并且對比賽結果進行記錄。比賽結束后對結果進行名次的評比,并對第一名給予適當的獎勵。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而且也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使得課堂更加充滿活力。
2.訓練分組,學習資源優(yōu)勢互補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進行分組訓練,分組訓練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小組人員構成要合理,運動天賦、運動基礎、性格特征等因素,都需要考慮周全;小組分工要合理,責任心強的做組長,活動能力強的做"指導員",組內的團結氣氛需要靠大家努力。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主要有三種分組方式:1)按技能水平分組,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競爭性。例如跳高教學中,在四個跳高區(qū)域設四個不同高度:70厘米、80厘米、90厘米、110厘米,由低到高。教師提出要求凡能跳過70厘米高度的,才能去跳下一個高度,以此類推,連續(xù)三次跳不過去的,回去跳低一級別的高度。這種臨時性的分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敢于拼搏的精神,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在使用這種分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學會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2)按技能水平好壞搭配分組,可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一節(jié)廣播體操教學中,教師有意把已經掌握的同學和尚未熟練者編成一組,讓會的教不會的,發(fā)揮學生之間的幫帶作用,使小組內的學生間互幫互學互評。這樣既能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又能縮短教學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合作精神,改善學生的人際關系。
3.科學引導,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作為引導者,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情景,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的所做所為、所思所想,活動前向學生提出合作建議,引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動機,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提出合作學習的目標;作為指導者與參與者,在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不應"袖手旁觀",更不能做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準備工作,而應當從講臺上走到學生中去,在組間巡視,及時發(fā)現小組合作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采取一定的調控措施,并不時地提供幫助。例如:(1)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如學生對小組的任務還不清楚時,教師要耐心、及時地向同學說明任務的內容、操作程序及不同角色的職責,讓他們及時地投入到合作學習中去。(2)在合作學習小組中具有不同意見的問題時,教師要及時地引導學生,鼓勵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3)當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開展得非常順利時,教師應給予及時的表揚。在體育教學的合作學習過程中,除了上述問題,學生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對合作學習過程進行跟蹤指導,加強必要的組織和調控,合作學習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4.開展競賽,提升合作學習效果
教師應該改變過去單一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從學生的興趣點及個性特點出發(fā),探討新的體育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在學習思想方面有所跨越。貪玩是小學生的一大特點,教師應抓住這一特點,把要訓練的項目以游戲的方式進行,讓學生們在游戲當中達到訓練的目的。比如要對學生進行跑步能力的訓練,可以采用踩氣球的方式進行訓練。給學生分好組,把吹好的氣球綁在學生們的腳上,讓他們在小組間相互追逐,先把對方組的氣球踩破的一方為勝,先勝的一組再和另外勝出的一組進行比賽,直到定出最后的勝利組才結束比賽。這樣能使學生在相互配合中找到體育運動的樂趣,使學生的競爭力被激發(fā)出來,這無形之中也提高了學習的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恰當評價,激勵學生合作熱情
體育課堂教學中的評價分為階段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兩種形式。階段性評價是綜合性評價,對學生的運動表現作出結論性評定;而過程性評價是對學生課堂表現給出的實時評估。在具體實施評價措施時,教師可以選擇小組內自評、小組間互評、教師總評等形式,提升評價的制衡效果。
如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小組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在評價內容上,應從合作練習的效果及合作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能力、角色職責、及合作技能等方面進行全面的、綜合的評價。在一堂體育課中,教師應對學生的合作情況作出評價,并協(xié)助學生一起討論他們彼此合作的情況。教師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評判,并及時將所獲得的信息反饋給學生,這樣學生一方面會再次接受教學內容的信息,另一方面了解到自己小組和其它小組的長處和短處??傊?,教師通過合理的評價,并貫以表揚和激勵,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從而使學生真正達到"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進步"。
總之,合作學習是在新課標指導下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學模式,在現階段對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有比較大的促進作用。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體育教學,不僅對學生們體育成績及身體素質的提高有幫助,而且在合作學習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互助、團結合作的精神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應該對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認真研究并靈活運用,使之在體育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使體育教學在方式、內容及目標等方面得到有效改革,使人們對體育教學有新的認識。
參考文獻:
[1]許佳.團隊合作學習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運動,2014(8)
作者簡歷:
旺堆;大專學歷;中級教師;現任西藏昌都市芒康縣噶托鎮(zhèn)第二小學校長。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