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明磊
借助句子成分分析法改正病句,首先要掌握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成分,一般可先抓“主干”,即找出主、謂、賓;后理“枝葉”,即找出定、狀、補。碰到一個結構比較復雜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結構,準確理解它表達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檢查句子的結構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沒有毛病。
1.搭配不當
搭配不當主要出現(xiàn)在配對的句子成分之間,相關成分如主語和賓語之間有個相應與否的問題。成分搭配不當?shù)默F(xiàn)象主要有:主謂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主賓搭配不當、修飾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關聯(lián)詞語搭配不當。
1.1主謂搭配不當
所謂主謂搭配不當,指句子的主語和謂語組合起來不符合常理或者不符合語言習慣。主謂搭配不當產(chǎn)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于對詞語的意思產(chǎn)生誤解或者馬虎,有的是因為句子本身結構復雜,無法一眼看出句子主干,以致誤把修飾成分當主語。
例1:這位建筑師的出色工作和獨特設計,已被有關單位采用,并受到國外的關注。
此句中并列短語“出色工作和獨特設計”做主語,而“出色工作”不能與“采用”搭配。這句話應改為“這位建筑師工作出色,他的獨特設計已被有關單位采用并受到國外的關注”。并列短語做主語,在與謂語搭配時容易顧此失彼,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和”、“與”、“跟”、“及”、“及其”等連詞和表并列關系的頓號。
1.2動賓搭配不當
搭配不當是中考病句必考內(nèi)容,其中尤以動賓搭配最難辨析。多數(shù)情況下,考生都是依靠“搭配習慣”、“通常經(jīng)驗”等約定俗成朦朧處理。殊不知,有時候看似約定俗成的本身就存在認知誤區(qū)。
例2:最讓人高興的是,在全廠職工團結協(xié)作、日夜奮戰(zhàn)下,全年的生產(chǎn)指標終于超額完成了。
這個句子讀起來真的難以發(fā)現(xiàn)問題,“完成指標”、“指標完成”怎么讀怎么順口,可這確確實實是個病句。首先,“指標”指“計劃中規(guī)定達到的目標(數(shù)量指標、質(zhì)量指標、生產(chǎn)指標)”,“指標”是一個要用數(shù)字度量的名詞,是一個純名詞?!巴瓿伞敝浮鞍凑疹A期目的結束做成”?!巴瓿伞彼鶐У馁e語通常是帶有動詞性或動詞意味的詞(組)或短語,“任務、作業(yè)、計劃、使命”的本質(zhì)都是事情(過程),帶有動詞特征,而不是純名詞??梢?,“指標”與“完成”從本義上講根本就不能搭配。
1.3主賓搭配不當
主賓搭配不當有的是同一個句子的主賓搭配不當,有的則是第一個搭配恰當,但在第二個句子中則暗換了主語,致使主賓搭配不恰當。
例3:加強全民環(huán)保意識教育,是當前非常重要的問題。
主賓搭配不當時,大多情況下,充當謂語的常常是“是”字,做有“是”字充當謂語的中考題時,應先找出主語和賓語,看它們是否對等,就知道能否搭配了。例題中的“加強全民環(huán)保意識教育”,是動賓短語做主語,賓語是“問題”,這樣,句意成了“加強全民環(huán)保意識教育是問題”,主賓顯然不能對等。可把“問題”改為“任務”。
2.成分殘缺
2.1主語殘缺
主語殘缺,一般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濫用介詞和“介詞……方位詞”格式或“使”字,造成主語殘缺;二是暗中更換主語,造成主語殘缺;三是濫用省略,使分句中的主語殘缺。
例4:搶險突擊隊的小李,擱下剛剛滿周歲的兒子,參加抗洪斗爭,第二天就暈倒了,把她送回家休息,但蘇醒后又偷偷上了大堤。
“把他送回家休息”的主語應是“大家”,此處是不能省略的。順著前邊幾個分句的主語往下說,應改為“被送回家休息”,最后一個分句在“蘇醒后”加上“她”。
2.2謂語殘缺
一般句子中都有主語和謂語這兩部分,相比之下,謂語顯得更重要,因為謂語是陳述主語的。如果沒有謂語,就弄不清主語是怎么回事了?!爸^語殘缺”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不恰當?shù)氖÷詠G掉了謂語,造成殘缺;二是誤以介詞短語作謂語。
例5:一天,炮一連炊事員朱柯忠在去炮兵陣地的路上,突然有一個打扮成采豬草模樣的人迎面向他走來。
中途改變陳述主體致使謂語殘缺。此句本來是說朱柯忠怎么樣,可突然變成了說另外一個人。在“突然”之后補“發(fā)現(xiàn)”或“看見”即可。
2.3賓語殘缺
賓語是動詞謂語的連帶成分,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或結果,用在動詞之后,回答“誰”或者“什么”這類問題。賓語殘缺,動作就沒有對象了,行為就沒有結果了,意思就表達不清楚了。及物動詞必須帶賓語,如“解決、發(fā)展、開展、采用、擴大、提高、抓緊、進行”等。“賓語殘缺”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把及物動詞當成了不及物動詞用;二是句子稍長,忽略了與前后成分的呼應,造成賓語殘缺。
例6:依據(jù)紀律處罰辦法,決定給予該隊員停止參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級隊比賽資格,并罰款人民幣4萬元。
缺賓語中心語。應在“4萬元”后加“的處罰”,與“給予”搭配。另外,“停止參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級隊比賽資格”還有毛病,應把“停止”改為“取消”。
3.成分多余
成分多余就是重復,句子本來已經(jīng)說得很明白了,又偏偏被加了一些重復多余的成分,使話變得很啰唆,從而造成語病。成分多余包括主語多余、謂語多余、賓語多余和附加成分多余。
3.1主語多余
一般是句子較長,前一個主語說出后,緊接著有一個較長、較復雜的狀語,作者可能忘了前面的主語,往下說時又另外開頭,再來一個主語,就造成了主語多余。主語多余的句子,前后兩個主語所指的是同一事物。
例7:我們高年級的同學,在上課的時候,我們都知道要專心聽講,遵守課堂紀律。
在這一句話中,其實主語只有一個:“我們高年級的同學”,后一個“我們”是多余的,去掉之后照樣通順。正確語句為“我們高年級的同學,在上課的時候,都知道要專心聽講,遵守課堂紀律”。
3.2謂語多余
謂語是用來陳述主語“干什么”或“怎么樣”的,是一句話的表述中心,也是句子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但如果句子中已經(jīng)有一個動詞可以作謂語了,又加入一個動詞充當謂語,那么句子的結構關系便會發(fā)生混亂,引起歧義或意思含糊,甚至造成其他語病,影響句子的表達效果。
例8:清明節(jié)那天,我們慰問了烈士家屬,并且到烈士陵園舉行了獻花。
“獻花”中已經(jīng)包含了動詞“獻”,它可以作為句中的謂語。加了“舉行”后,不僅多余,還造成了句子的殘缺,因為“舉行”一般要跟“活動”或“儀式”搭配才行。修改的時候,可以將“舉行”刪去。
3.3賓語多余
賓語緊跟在謂語的后面,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是動作的承受者。有些句子,謂語已經(jīng)帶上了合適的賓語,又在后邊加上一個賓語,就造成了賓語多余的語病。
例9:要幫助同學們解決怎樣閱讀課外書籍的方法問題。
句中用了“怎樣”做“閱讀”的狀語,后面做賓語的“方法”就是多余的,應刪除,因為“解決……方法問題”之中已含有“怎樣”著手解決的問題了?;蛘卟灰皢栴}”作賓語,把句子改為“要幫助同學們了解怎樣閱讀課外書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