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青花瓷聯(lián)想四題

      2016-10-12 17:59:09鄭培凱
      書城 2016年9期
      關(guān)鍵詞:元青花青花瓷青花

      鄭培凱

      一面青花瓷盤

      到普林斯頓大學開會,同時還有一些學術(shù)交流的工作安排,住在神學院的招待所里,離校園只有幾步之遙,十分方便。想到三十多年前,也曾在校園內(nèi)住過,參與劍橋中國史明史計劃,在牟復禮教授的指導之下,整天不是在葛思德圖書館的書庫里孜孜矻矻,翻閱古籍,就是跟著前輩學人問學。記得當時黃仁宇先生正計劃寫薩爾滸之戰(zhàn),就跟他討論戰(zhàn)役的兵力調(diào)度。黃先生說自己是行伍出身,懂得打仗的,于是畫了好幾張戰(zhàn)術(shù)部署與調(diào)動的示意圖。有些我看不明白,他就指手畫腳,用帶著極為濃重的湖南口音給我解釋。我說,黃先生,你的湖南話我領(lǐng)教過,懂的我也聽不懂,請省省吧,再解釋我也是沒法聽懂的,我們筆談吧。他就又畫又寫又說,解釋努爾哈赤如何調(diào)兵遣將,在幾天之內(nèi)連破明朝三路大軍,奪取決定性的勝利。說著說著就發(fā)起感慨,從明朝的薩爾滸戰(zhàn)役講到國共內(nèi)戰(zhàn)的徐蚌會戰(zhàn)(他不說“淮海戰(zhàn)役”),說國民黨的機動部隊只有機械是機動的,戰(zhàn)術(shù)的運用一點也不機動。講著講著就激動起來,批評國民黨的將領(lǐng)腦筋僵硬,不懂得學習歷史經(jīng)驗,也不看看努爾哈赤的用兵之道是多么靈活。激動一番之后,又感嘆說,學劍不成學書,學書也無俾于國計民生,算了,今天不研究了,我們到美術(shù)館去看看,陶冶一下性情。

      普林斯頓大學美術(shù)館就在葛思德圖書館附近,繞過教師俱樂部的花園后面,幾步路就到了。美術(shù)館的收藏十分富贍,西方美術(shù)傳統(tǒng)的藝術(shù)品不用說了,就是東方藝術(shù)的藏品也異常精美。我每次去,總是流連于中國書畫,對其他藏品無暇多顧,跟著黃先生四處觀賞,則信步游覽,沒有特定的目標。展出的東方藝術(shù)部分,有幾件明代青花瓷,又引起黃先生的感慨,說明朝工藝多么精巧,對科技的掌握絕對是在世界制造業(yè)的前沿,怎么文化藝術(shù)可以達到如此巔峰,到了后來,政治軍事卻一敗涂地,以至于亡國了呢?我們看著那幾件青花,特別是一只纏枝牡丹紋飾的梅瓶,好像面對歷史的諷刺,許久許久,寂然無言,默默離開了。

      時隔三十年后,我在普林斯頓大學校園閑逛的時候,穿行在老榆樹與山茱萸的蒼勁與明媚之間,正覺得賞心悅目,突然就想起那次與黃仁宇先生逛美術(shù)館的事。走著走著,就走進了美術(shù)館,也是隨興參觀,突然看到一幅十七世紀荷蘭畫家范施特雷克(Juriaen van Streeck,1632-1687)靜物畫。畫中描繪的是當時荷蘭早餐桌上的食物,青花瓷盤中盛著橘子與削了皮的檸檬,檸檬后面遮住了一把餐刀,只露出刀柄。盤子后面是一串紫黑色葡萄,新鮮亮麗,還帶著葡萄藤的枝葉。盤子左后方是一只高腳玻璃杯,靠前是較矮的玻璃酒杯,盛了微帶青黃色的白葡萄酒。酒杯前方是一顆剝開的糖果,糖果的碎粒散布在桌面上。畫面的右下角,也就是緊靠著瓷盤的右前方,是切開一角的面包,露出了面瓤的肌理。這幅油畫是典型的工筆靜物畫,食物畫得栩栩如生,但是最吸引我的還是那面青花瓷盤,因為這面瓷盤顯然是漂洋過海,從遙遠的中國運來的。

      瓷器的發(fā)明是人類物質(zhì)文明進展的一大成就,始自中國大地,可說是中華文明對人類的重大貢獻。從唐宋以來,陶瓷一直是海外貿(mào)易的大宗,隨著船舶漂洋過海,把文明的光輝,沿著南中國海、印度洋、波斯灣、紅海,一路散布到歐亞大陸的西陲。青花瓷的出現(xiàn)較晚,要到元朝因為有了大量鈷料從西亞進口,才興盛起來,到了明朝就成為外銷瓷器的大宗了。十五世紀末至十六世紀初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葡萄牙成為第一個來華貿(mào)易的西歐國家,隨后來的是荷蘭人,運送了大批青花瓷,販賣到歐洲,開啟了東西方海上交流的新篇章,引發(fā)了歐洲歆慕中國的“中國風”(chinoiserie)。十七世紀期間葡萄牙的海上霸權(quán)逐漸衰落,代之而起的是荷蘭,成為英國崛起之前最成功的東西海上貿(mào)易的主導。荷蘭人的日常生活也都跟著改變,增加了東方因素,連吃早餐用的盤子都是來自中國的青花瓷。

      我站在畫前,看了許久,凝望著歷史展現(xiàn)在畫面上。這幅畫上的青花瓷盤,是景德鎮(zhèn)按傳統(tǒng)圖紙出產(chǎn)的,還是荷蘭定制的?或許是福建民窯仿制的?如何裝到船上,曾經(jīng)轉(zhuǎn)運何處,到過巴達維亞嗎?如何穿越印度洋的?是荷蘭艦隊護送的嗎?經(jīng)過鄭和下西洋的航路嗎?循著達伽馬所走的航線嗎?如何繞過好望角,沿著西非的海岸,是經(jīng)過英倫海峽,到達荷蘭的嗎?這面瓷盤到哪里去了?打破了?扔掉了嗎?這幅荷蘭的靜物畫,又是怎么賣到普林斯頓大學美術(shù)館的呢?最后這個問題不難回答,查查美術(shù)館的檔案就知道了??墒牵懊娴臍v史問題,就不是那么容易回答了。

      我又想起了黃先生對著青花瓷,凝視歷史的眼神,十分落寞,又十分動情。

      景德鎮(zhèn)御瓷

      明代嘉靖、萬歷年間的文壇領(lǐng)袖王世貞,有個弟弟王世懋,也是當時著名的文人學者。在他的《二酉委譚》中,有一段關(guān)于景德鎮(zhèn)的記錄,說江西饒州府浮梁縣城外二十里地,設有景德鎮(zhèn)官窯,也就是給皇室燒造瓷器的所在。景德鎮(zhèn)整個地區(qū)則是“天下窯器所聚”,當?shù)乩习傩找灾圃齑善鳛樯斣礉L滾,富甲一省。王世懋曾經(jīng)被派到當?shù)刈龉?,親眼見識了景德鎮(zhèn)窯業(yè)的繁榮與發(fā)達,是古代農(nóng)業(yè)社會絕無僅有的奇景:“萬杵之聲殷地,火光燭天,夜令人不能寢?!庇谑?,他給景德鎮(zhèn)取了個諢名,叫作“四時雷電鎮(zhèn)”。

      景德鎮(zhèn)在明清時期,為皇室燒造瓷器,設有御窯廠,產(chǎn)品當然是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在技術(shù)工藝上不斷尋求發(fā)展與突破,以求饜足宮廷的需要。精美的御瓷,擺在宮中可以賞心悅目,粉飾太平;用于御膳可以襯托菜肴的美觀,增強食欲;宴飲品茶可以怡情養(yǎng)性,消煩解悶?;始以O置官窯,動用宮廷畫師設計圖案,調(diào)遣全國能工巧匠制作御器,只管精美無瑕,天下第一,絕對不會去想制造工序的繁雜,去體恤工匠在燒造御器過程中的辛勤與勞苦。但是,文明的發(fā)展與進步總是充滿了反諷,皇帝對瓷器窮極奢侈的欲求,雖然勞民傷財,道德有虧,卻集中了當時的聰明才智,不惜工本,使制瓷工藝日新月異,更上層樓?;实劾献右I(lǐng)品賞瓷器的風氣,上層社會的達官貴人必定跟風,亟亟追求陶瓷工藝的精品。甚至上行下效,連一般老百姓都“草上之風必偃”,促進了民間窯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模仿御窯產(chǎn)品款式與花樣,大量生產(chǎn),帶動了景德鎮(zhèn)的陶瓷工業(yè),造就了王世懋說的“四時雷電鎮(zhèn)”。

      明朝人對明代瓷器的品賞,主要是以景德鎮(zhèn)瓷器為標準樣品,一直影響到現(xiàn)代專家對古董瓷器的審美品評。晚明時期見聞廣博的王士性,在他談論人文地理的著作《廣志繹》中說:“本朝以宣、成二窯為佳。宣窯以青花勝,成窯以五彩。宣窯之青,真蘇浡泥青也,成窯時皆用盡,故成不及宣。宣窯五彩,堆垛深厚,而成窯用色淺淡,頗成畫意,故宣不及成。然二窯皆當時殿中畫院人遣畫也。世廟(嘉靖)經(jīng)醮壇盞,亦為世珍,近則多造濫惡之物。惟以制度更變,新詭動人,大抵輕巧最長,古樸盡失。然此花白二瓷,他窯無是,遍國中以至海外夷方,凡舟車所到,無非饒器也。”可見,晚明期間最為人稱道的,是宣德窯與成化窯,或許是因為洪武窯與永樂窯的器物,精品都藏于宮苑,加之時代久遠,必有大量損耗,在民間少有流傳,也就說不出名堂。其實,這段論述,指出了當時品賞瓷器的普遍看法:最好的瓷器,宣德窯是青花,成化窯是五彩(清代之后稱為“斗彩”),嘉靖窯則是輕巧的青花。而普天之下流傳的,甚至遠到海外,都是景德鎮(zhèn)的產(chǎn)品。

      王士性就其見聞所及,討論景德鎮(zhèn)瓷器的品等,可算是當時文人雅士的共識。但是,明代文人并沒有機會好好研究御窯廠的制作,更不可能到紫禁城里去調(diào)查歷朝歷代的御器,仔細分析比較不同時期的各類官窯與民窯器物。因此,明代瓷器品賞的普遍看法雖然很有價值,影響后世研究瓷器的方向,但是也有值得商榷之處。

      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景德鎮(zhèn)發(fā)掘了明代御窯廠,出土了大量官窯御用瓷器產(chǎn)品,使我們眼界大開,看到許多貢器的副品與次品,也就更深了解了本屬于宮中不傳之秘的寶物。官窯出產(chǎn)的上貢瓷器,一般總要按指定數(shù)目多燒一些,以確保能夠提供完美無缺的貢品。多余下來的瓷器,即使也是完美無瑕,甚至與貢品一樣的巧奪天工,因為是御器,是給皇家使用的,民間不準僭越使用,也沒人敢冒著殺頭的危險去偷偷使用,于是只能造冊敲毀,掩埋在御窯廠內(nèi)??脊艑W家發(fā)掘御窯廠,就發(fā)現(xiàn)了滿坑滿谷的御瓷,完整堆埋在固定的坑里,有條有理,絲毫不亂,好像苦守住文明隱秘的冤魂,等著考古學家來發(fā)掘出土,要向世界宣告它們深埋在歷史地牢中的冤情。

      不久前我到景德鎮(zhèn)考察明代瓷窯,主要的目的,是看看昌江河邊的觀音閣地區(qū),以及明了附近明清青花瓷堆填的情況,希望弄清楚景德鎮(zhèn)民窯制造外銷青花瓷的情況。同時,也參觀了珠山保留下來的明代官窯考古工地,親眼看到出土御窯碎瓷的土坑,不禁大為感慨。跟考古所所長說,假如當時沒有敲碎,完完整整埋下去,那多好,一定會讓你們發(fā)掘時雀躍三尺。所長說,要真是那樣,豈止三尺,要跳起三丈,甚至跳過龍珠閣呢。御窯貢品,當今的市價每一件都可以上億,一個坑里面就有十幾件到幾十件,真是價值連城,豈是開玩笑的。

      參觀完了官窯考古工地,所長帶我去看拼對起來的御瓷展覽,從元青花一直到康雍乾三代的御窯產(chǎn)品,琳瑯滿目,精彩萬分。我正贊嘆萬分,所長說,考古所里還有很多珍品,你要不要“上手”?上手,當然要上手。觀賞瓷器最開心的時刻,就是上手了。在掌中撫摸經(jīng)歷了五六百年歲月的杯盤,仔細摩挲帶耳的瓷瓶,貼近寶器,肌膚相親,細看釉色與圖飾的深淺,掂量瓷胎的輕重,那感覺實在是筆墨難以形容,山色嵐氣有無中,簡直跟孔老夫子聞韶一樣,“三月不知肉味”。

      因為時間有限,考古所拿出了二十來件御瓷,一一讓我上手觀摩。印象最深的是一件洪武青花蕉葉竹湖石紋執(zhí)壺,一件永樂紅釉靶盞,一件宣德斗彩鴛鴦蓮池紋盤,一批宣德青花蟋蟀罐。那件永樂紅釉靶盞,侈口深腹,盞內(nèi)壁施以紅釉,卻毫不張揚。隱隱可以看到印有雙龍紋,盞心則印有“永樂年制”四字雙行篆書款。所長告訴我,這是永樂紅釉瓷盞中一件最早的帶款器。至于那件宣德斗彩鴛鴦蓮池紋盤,則五彩鮮明,同時端莊大方,絕不輸任何成化斗彩,不禁讓我懷疑起王士性所說的“宣窯五彩,堆垛深厚,而成窯用色淺淡,頗成畫意,故宣不及成”。是否因為他及同代的文人,從未見過宣德宮廷使用的斗彩,可以如此淡雅呢?所長很同意我的推測,指出宣德斗彩的水平已經(jīng)達到很高的水平,絕不在成化斗彩之下。

      看了這許多御窯寶物,意猶未盡,跟所長說,來我們香港展覽一下,也讓我們震撼震撼吧。所長面露微笑,說沒問題,香港回歸頗使我們震撼,我們景德鎮(zhèn)也去震撼震撼香港吧。

      元青花大展

      自從“鬼谷子下山”這件元青花瓷器罐二○○五年七月在英國倫敦佳士得拍賣,落槌時叫出一千四百萬英鎊,創(chuàng)造了中國藝術(shù)品的天價之后,“元青花”就成了家喻戶曉的詞語。人人爭說元青花,市面上也大量出現(xiàn)元青花,甚至接二連三,有好些人聲稱擁有同樣的“鬼谷子下山”瓷罐,要不要?人民幣一百萬?二十萬?五萬?一萬?傳世的,家里藏了好幾代了,買了吧,好不好?

      英國拍賣的一千四百萬英鎊,折合人民幣,值兩億三千多萬,當然看得人眼紅,中國的高仿市場也就跟著瘋狂了一陣子,連夜趕制。不過,你雖然聰明絕世,人家也不笨,冷眼旁觀了好幾年,還是只有英國的那一件賣到兩億三千萬。中國制造(已經(jīng)是“made in China”了)的,雖然乍看可以亂真,幾年下來也就塵埃落定,在景德鎮(zhèn)滿街擺賣的“鬼谷子下山”,開價也就是人民幣四五千,講講價,兩千也可以搞定。前年我去參觀一個朋友的高仿廠房,看到架子上成排成溜的“鬼谷子下山”,少說也有上百件,不由驚嘆鬼谷子果然道術(shù)高強,分身有術(shù)。朋友說,批發(fā)價嘛,兩千可以了,在外面商鋪里面,至少應該賣個三四千元一件,否則就沒有利潤了。

      高仿的元青花雖然遍地都是,也都有模有樣,令人驚艷,可是,精彩的真品卻寥寥可數(shù),基本上都藏在國內(nèi)外的大博物館中,輕易還見不到。二○一二年上海博物館辦了個元青花大展,聯(lián)系了國內(nèi)的文博考古機構(gòu)及世界各大博物館三十多家,展出近百件元青花珍品,真是洋洋大觀。那時我剛好參加一個國際外銷瓷研討會,到了上海,也就欣逢盛事,趕上了開幕,觀賞了這一批走遍世界各地美術(shù)館還不一定給你看的稀世珍寶。

      因為研究明代中期以后的青花外銷瓷,當然對元青花這些青花老祖宗充滿了敬意,有機會總要觀賞一番,也對參展品多少有點認識。有不少展品是我邂逅過的老相識,在國內(nèi)外的美術(shù)館里見過面,打過招呼??墒?,慚愧得很,這近百件展品中,只有一件是我曾經(jīng)肌膚相親,上過手的,其他物件都是可遠觀不可近玩,只能隔著玻璃柜說哈啰。我唯一上過手的這一件,是藏在鎮(zhèn)江博物館庫房的青花云龍紋罐,主體紋飾是兩條四爪行龍騰云駕霧,氣勢昂揚,似乎在天穹上興云作雨。我當時拿在手上,輕輕愛撫,心中充滿了柔情蜜意,居然十分不敬的,想到了美人溫潤的胴體,神情恍惚之中感到,青花瓷是如此的滑膩如玉,如此的超越了具象的實體,進入藝術(shù)想象的浪漫靈界。這次在上海博物館再次相逢,看到鎮(zhèn)江的云龍罐和其他的元青花一起,封鎖在玻璃柜中,周遭圍著一群保安人員,如臨大敵,心里不禁暗自得意。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與月。

      上海元青花大展,讓人大開眼界的,不僅是看到了英國大維德中國藝術(shù)基金會所藏的“至正十一年銘青花云龍紋象耳瓶”、價值一千四百萬英鎊的“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日本出光美術(shù)館的“青花昭君出塞圖蓋罐”、大阪東洋陶瓷美術(shù)館的“青花魚藻紋罐”等等傳世精品,還有我從來沒見過的許許多多元青花,真是如行山陰道上,目不暇給。最令我流連不去的有兩件,一是俄羅斯圣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Ermitage,又譯作隱士廬、冬宮)所藏的“青花纏枝蓮花雜寶紋蒙古包”,二是江西省博物館藏的“青花釉里紅堆塑人物樓閣式谷倉”。那個青花蒙古包,呈半球形,下方開有門洞,形制獨特,真是從未見過,而且全世界大概也就僅此一件。頂心的紋飾是大雁展翅,在朵朵祥云中飛翔。其余紋飾則分為四層,依次為:纏枝菊花、纏枝蓮花、海濤紋、佛道雜寶紋,雜寶紋中居然還有個十字架紋,或許與當時的景教傳播有關(guān)。青花釉彩極為鮮亮,同時還有積淀的黑斑,顯然用的是伊斯蘭世界傳來的蘇麻離青鈷藍。

      江西省博物館的那件釉里紅谷倉,更是精彩絕倫。在青白釉為底的樓閣上點綴了釉里紅,讓屋檐、梁柱、欄桿顯得十分燦爛搶眼,更突出了人物與樂伎的頭頂與眉眼,使得整個場景多彩多姿,生動活潑。這件釉里紅谷倉,是陪葬的明器,制作之精良令人嘆為觀止。倉門兩側(cè)用青料書寫了一副對聯(lián),書法沉穩(wěn)大方。上聯(lián)是“禾黍豐而倉廩實”,下聯(lián)是“子孫盛而福祿崇”,橫批是“南山寶象莊五谷之倉”。此外,在左右側(cè)壁還書寫了“凌氏葬用”和“五谷倉所”。樓閣的背板上,還有一百五十九字的墓志銘,書法工整有力,字跡清晰,顯然出自高手,寫著:“夫人故景德鎮(zhèn)長薌書院山長凌庸山之孫女也。生而賢明,長而貞淑。適同郡揚州路召伯大使劉文史男炳文……”我去江西南昌多次,也認識省博物館的館長,卻因為每次都是去大學講學,無法抽身,沒機會參觀省博物館,也就與這件器物緣慳一面。好在出現(xiàn)在上海的元青花大展,讓我能夠一飽眼福。

      上海元青花大展,展品件件精彩,若要一一述說,可以講上三天三夜。我從頭到尾看了一遍,觀之不足,又回去了幾趟,沉浸在七百年前巧工能匠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之中,幾乎流連忘返。

      歷史的吊詭

      研究歷史,時常遭遇的一個情況是文獻不足,能掌握的只是些“斷爛朝報”,無法拼湊出完整的歷史圖像。古人通過文字描述,記載人物事件,探討社會經(jīng)濟與文化發(fā)展的情況,難免要摻雜個人主觀的認識觀點與角度,造成歷史材料的片面性。我們能做的,只是盡可能搜集一切材料,通過比對分析,重新構(gòu)筑歷史圖像,提供相對客觀的人類歷史經(jīng)驗。人們不可能完全理解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更不可能知道自己生活時代中的點點滴滴,究竟有什么會對后代產(chǎn)生長期的巨大影響,有什么當時的“自珍”會變成后世不屑一顧的“敝帚”,從而作出清楚睿智的選擇,詳細記錄人類歷史的重要材料。

      這種歷史材料欠缺所造成的歷史理解缺憾,也使得一些原本是研究文學理論的后現(xiàn)代理論家(如Hayden White)提出質(zhì)疑,認為歷史與文學差別不大,都是通過想象與虛構(gòu),對人類經(jīng)驗的文字敘述。其差別只在敘述的動機與角度不同,本質(zhì)上是一類貨色。假如歷史學家硬要強調(diào)歷史與文學不同,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自欺欺人。對于這種極端性的理論,我不敢茍同,因為任何認識論一走極端,就無可理喻,就像是說:人類與狗類也沒有什么差別,都是脊椎動物,都一樣要吃喝拉撒睡,都一樣有生老病死。所以,人就是狗,狗就是人,等等。但是,后現(xiàn)代理論家的確提醒我們注意,歷史資料、歷史寫作、歷史事實、歷史理解、歷史意義之間,有著很大的斷裂與縫隙,有著相當?shù)踉幍年P(guān)系,不可能直接畫上等號。

      比如說,瓷器的發(fā)明與使用,絕對是中華文明對人類的偉大貢獻,也是物質(zhì)文明擴散在全球歷史發(fā)展的無比大事,比帝王將相的家世與家史要重要得多。但是,我們有連篇累牘的帝王將相歷史資料,甚至知道每一個開國皇帝是不是跟他父親吵過架,是不是用木桶打了井水洗澡,卻不知道瓷器最初是何人(who)發(fā)明的,是在何時(when)發(fā)明的,是在何地(where)發(fā)明的,是如何(how)發(fā)明的。我們學歷史,到底在學些什么(這可算是個what)?

      我們還時??湟袊乃拇蟀l(fā)明,指南針、火藥、紙、印刷術(shù),如何對人類作出偉大貢獻。其實,仔細想想,指南針與火藥為人類帶來什么好處?為中國及世界的人們貢獻了什么?早期大力推崇中國三大發(fā)明(指南針、火藥、印刷術(shù))的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顯然是從西方歷史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這些“新生事物”,是為西歐崛起與拓展帶來了莫大的好處,為歐洲殖民全球提供了最“給力”的工具。中國人是什么時候開始夸耀“四大發(fā)明”的?我沒有進行過研究,推想總是清末民初接觸了培根的說法之后,聽到洋人夸贊就飄飄然,大講特講,膾炙人口,以至于婦孺皆知,編入教科書不說,還不斷向外國人宣傳中國科技文明古已有之,為人類科學發(fā)展提供了基礎。提供了什么基礎?戰(zhàn)爭科技發(fā)達的基礎?帝國主義侵略殖民的基礎?我們?yōu)槭裁床豢湟袊税l(fā)明了瓷器,給人類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清潔衛(wèi)生、實用便利的工具,改善了人類生活的質(zhì)量?難道這不是中國的一大發(fā)明?仔細想想,這一大發(fā)明,是不涉及戰(zhàn)爭硝煙與屠殺流血的,是不涉及攻城略地與奴役殖民的。當我們探討歷史理解,探討歷史意義,難道不應該重新審視瓷器的重要,不應該把瓷器放在指南針與火藥之上嗎?我們難道希望人類后代的歷史認識,重戰(zhàn)爭輕和平,鼓勵殺人放火、掠奪資源,反對改善民生、重視民瘼嗎?或許我在此強調(diào)對比,有人會覺得我在顛覆“四大發(fā)明”的歷史地位,不能謹守歷史的客觀性,作出過度夸張的陳述。不過,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能夠理解我的意思,不會反對我提出的瓷器的重要性,及其引發(fā)的歷史意義的吊詭性質(zhì)。

      近十年來,我一直帶著幾位青年學者研究陶瓷,進行“陶瓷下西洋”計劃,研究中國歷代瓷器外銷的情況,想摸清楚外銷瓷器的規(guī)模、類型、產(chǎn)地、在國內(nèi)的運銷路線、合法與走私出海的港口、海上運銷的路線、停泊的中轉(zhuǎn)站、最后的目的地以及當?shù)厥褂么善鞯姆绞?。促使我研究這個項目的動機,跟上述的歷史意義思考有關(guān)。首先,就是文獻資料缺乏,過去的文字記錄零零星星,歷史記載很少,也完全不重視,不知道瓷器的發(fā)明、運銷、使用的全球化歷程,有什么歷史意義。其次,當然是因為考古材料的出現(xiàn),可補文獻資料的不足,讓我有足夠的實物資料,重新審視瓷器作為物質(zhì)文明載體的意義。全中國大量瓷窯的發(fā)掘,世界各地水下沉船考古的發(fā)現(xiàn),使得瓷器作為歷史文物以及歷史研究的基本材料,成批成批地浮現(xiàn)在我們歷史認知的模糊領(lǐng)域。

      許多人收藏瓷器,是當古董珍品來把玩的,我卻喜愛撫摸散布在世界各地,從瓷窯或海底發(fā)掘的殘破瓷片,從中看到比較完整的歷史畫面,看到瓷器從中國隨著海洋的波濤,擴散到世界各地,人們是如何帶著歡欣的笑容,使用中華文化的偉大發(fā)明,改善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猜你喜歡
      元青花青花瓷青花
      瓷上賞青花
      青花賦
      心聲歌刊(2023年4期)2023-08-18 12:49:38
      青花
      心聲歌刊(2023年4期)2023-08-18 12:49:38
      煥活青花瓷國風之美
      金橋(2022年9期)2022-09-20 05:50:50
      青花
      心聲歌刊(2021年3期)2021-08-05 07:43:52
      最貴“福祿”元青花 元青花纏枝福祿萬代大葫蘆瓶拍賣價5681萬元
      投資與理財(2020年2期)2020-04-20 10:57:30
      純凈的青花瓷
      青花瓷
      小說月刊(2015年11期)2015-04-23 08:47:37
      從考古發(fā)現(xiàn)看元青花在海內(nèi)外的傳播
      大眾考古(2014年11期)2014-06-21 07:18:48
      張慶玉探尋元青花內(nèi)在靈魂
      五寨县| 重庆市| 上蔡县| 吴江市| 克东县| 泽普县| 渭源县| 黄梅县| 罗江县| 北票市| 马鞍山市| 彭山县| 岳普湖县| 红安县| 集贤县| 宜君县| 阳新县| 浏阳市| 张家川| 潼南县| 牟定县| 临朐县| 昌乐县| 墨江| 封开县| 六枝特区| 三河市| 丹棱县| 洛浦县| 屏山县| 江安县| 平舆县| 陆良县| 宾川县| 平乡县| 石泉县| 连南| 凭祥市| 湘潭县| 中山市| 正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