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紅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闭Z文教學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課外閱讀,只有立足課堂教學,并延伸到課外閱讀活動中去,使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有效銜接,不斷開拓語文學習的空間,使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一、關于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
我認為要對課文內容進行大膽取舍,重在指導,交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將精講的內容賦予新鮮化,打破傳統(tǒng)思路——從作家介紹到背景講解,再從結構劃分到內容分析,這樣只會事倍功半。
可作課內外比較。如講《氓》時把《氓》和《谷風》進行對比,《谷風》和《氓》都是描寫婦女被遺棄的詩, 試比較二者中的女性形象有何異同,《谷風》和《氓》都是描寫婦女被遺棄的詩,二詩的主人公都有相同的不幸遭遇,都是被丈夫遺棄的女子,但在主人公的傾訴中卻表現(xiàn)了完全不同的性格,一個是柔婉而溫順的,一個是剛強而果斷的。
課內向課外延伸。如學習契訶夫《裝在套子里的人》,就可以適當介紹他的經(jīng)典名著《變色龍》、《小公務員之死》、《萬卡》等,領會小說作為反映時代風貌的文學樣式,是怎樣塑造典型環(huán)境下典型人物的。
二、關于閱讀教學
1、壓縮課文的授課時間,一般課文用1—2課時來完成。俗話說得好:“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從教學效果來說,必要的舍棄是應該的。首先每一節(jié)課,就必須有每一節(jié)課的目標和教學重點。其次,能夠不在課堂上講的內容,就盡量不放在課堂上講,這也是壓縮授課時間的辦法。
2、激發(fā)閱讀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就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燃起高昂的熱情。每星期提供幾篇美文供學生閱讀,學生就喜歡上閱讀了。
3、推薦閱讀書目,我們給學生推薦了一些適合他們看的書籍,每人買一本然后資源共享。讀完之后寫讀后感和同學交流分享心得體會。
4、建立集體閱讀模式。
(1)閱讀與介紹相結合:學生自主選擇課外讀物,學生通過其他同學的介紹可以了解各種風格的書籍作品,優(yōu)勢互補。
(2)閱讀與討論相結合:我們選擇統(tǒng)一的內容指導學生進行鑒賞,就一些有價值的問題進行爭論,讓學生暢所欲言。
(3)閱讀與直觀觀賞相結合。我們指導學生將閱讀原著與觀看影視作品結合起來。
5、閱讀和寫作相結合,化讀為寫。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漢姆雷特,讓學生把閱讀的獨特感受記錄下來,化成文字,舉辦讀書交流會,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提高鑒賞能力。
三、關于作文教學
1、“作文是學生寫出來的,不是老師改出來的?!笔紫茸寣W生保證數(shù)量,然后是保證質量。作文批改實行學期積分制。2、要求學生堅持“課前三分鐘講演”的講演稿撰寫,以作為作文課的補充。3、每周堅持寫周記做摘抄筆記,為積累作文素材做準備。4、利用每周兩節(jié)閱讀課的有利條件,開展詩歌朗誦課、默寫比賽、演講比賽等一系列活動。這些說讀方面的活動,對寫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大有幫助的。
語文教學不改革就不能提高效率,不能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人才,這是廣大教師的共同認識。應該將課內課外有機結合起來,即課內是基礎,是根本,課外是繼續(xù),是延伸。更準確的說,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除了課堂學習必不可少,在很大程度上更得益于課外多看、多讀、多寫。學生把在課堂獲得的知識、能力、方法,運用到課外去開拓新的未知領域,他們的語文知識和能力就會得到充分的鞏固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