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嬌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應用在信息技術中以“微視頻”為主,主要是教師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探究而制作的微型視頻,通過教師對某個教學難點的講解或操作演示,學生反復觀看,進而掌握知識點和操作技能。它能滿足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探究需求,真正實現分層教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一、利用“微課”突出分層教學
“微課”進入信息技術課堂,不僅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而且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更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更為學生提供了自主、高效學習空間。
傳統(tǒng)分層教學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教師很難提供分層任務實現真正的分層教學。如果我們把知識點分散,制作成各個知識點的微課,通過教師的課前引導,讓學生明確課堂的各項學習任務,每個學生均能對自己能完成的學習任務進行自主探究,真正實施分層教學,提高課堂實效。我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教學發(fā)現,利用“微課”實現分組分層教學是確實可行的,具體做法如下:
將能力、水平相當的學生劃分為一組,利用“微課”實現分層教學就輕松自如。如四下《制作課程表》一課,教師在課前就制作三節(jié)“微課”,分別是:①合并單元格、②拆分單元格、③繪制表格斜線。當師生一起討論完課程表如何制作后,便放手讓各組學生根據三個學習任務進行自主探究,三個學習任務分別是:(1)插入9×8表格,合并相關單元格,輸入課程表內容。(2)在第一個任務的基礎上將體現單雙周的課程,利用“拆分單元格”的方法;(3)在1、2步的基礎上制作課程表表頭(利用繪制表格斜線的方法),并設置字體、字號、顏色及對齊格式。三個明確的學習任務,ABC三個層次小組完成的任務分別是:A組——按順序完成全部的學習內容;B組——按順序完成前兩步的學習內容;C組——只完成第一步的學習內容(鼓勵向高一層次挑戰(zhàn))。
由于每個小組都有明確的學習任務,同一水平之間的自主探究讓學生“平等對話”,大部分學生都能在同一節(jié)課中完成各自的學習任務。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欣喜地發(fā)現,學困生不僅能很好地完成C層次的任務,當他們向B層次任務挑戰(zhàn)時,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而優(yōu)等生不僅在課堂上“吃得飽”,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一對一地幫助學困生。這樣令人滿意的課堂教學實效全部得歸功于“微課”的有效應用。
二、利用“微課”突出自主探究
學生的學習應該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自主獲得知識的過程。在信息技術課堂引入“微課”,改變傳統(tǒng)教師反復講解演示的過程,在師生提問、互動過程中引發(fā)學生的思維沖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進而利用“微課”主動獲取知識。
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教學,發(fā)現比起傳統(tǒng)的教師演示操作,學生更愿意接受“微課”視頻。學生在課前10分鐘左右時間與教師共同探討本節(jié)課需要解決的問題,明確一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帶著問題與任務,開始一節(jié)課的自主探究學習之旅。如四下《設計電子板報》這一課,課前師生通過討論明確設計板報的具體步驟:插入標題——規(guī)劃版面——收集素材——美化版面,然后教師提供每個步驟的“微課”視頻,其中“規(guī)劃版面”是難點,學生可反復觀看微課,直至學會如何規(guī)劃版面。利用“微課”輔助課堂教學會出現各組學生完成任務時間不一的現象,這時候教師可利用電子教室的優(yōu)勢,采取分組教學、講評的方式,對每一個小組進行輔導和評價。
由此可見,“微課”的有效應用,使信息技術課堂由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教師演示操作——學生模仿練習——創(chuàng)作拓展)華麗翻轉為“學生自學探究——教師指導反饋——拓展創(chuàng)新”,實現學生自主探究。
三、利用“微課”突出教學重難點
突破重難點是一堂課效率高的關鍵,也是實現預設教學目標的關鍵。平時教學實踐中經常發(fā)現,有些重難點教師總是反復操作、反復講解,等學生自己完成各種練習操作時又忘了前面老師操作的步驟內容。這就造成老師講解演示的時間多,可學生還是存在學習障礙,教學效果自然低下。
“微課”短小精悍,學習時間較短,利用“微課”可以實現教學重難點的有效突破。將每節(jié)課的重難點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在課堂操作學習中反復觀看,既減少教師講解時間,又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如四年級word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是“設置圖片的環(huán)繞方式”,此操作學生往往要好幾節(jié)課才能掌握,因此,教師將“設置圖片的環(huán)繞方式”的操作制作成“微課”視頻,讓學生反復觀看,一邊學一邊嘗試操作。這樣的學習比教師反復演示效果要好得多。又如三年級畫圖中“曲線的使用”,雙曲線和閉合曲線的畫法是教學難點,學生總是把握不好,總是要出現最后一筆沒有定位導致圖形扭曲的情況。因此,教師制作“如何畫雙曲線和閉合曲線”微課視頻,通過操作演示配上文字強調和說明,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很容易就學會了兩種曲線的畫法,而且錯誤率低許多。
由此可見,利用“微課”突出、突破教學重難點,不僅能減少教師在課堂上的反復講解、演示,而且對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利用“微課”實現信息技術課堂“三突出”,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實效性,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用好、用對“微課”。但在運用“微課”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將“微課”完全代替課堂教學的有關環(huán)節(jié),它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補充,而非顛覆?!拔⒄n”的背后,師生間的有效溝通仍然是學生自主發(fā)展的基石,教師新的課堂組織模式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