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倩
摘要:從文化角度來說,公示語作為一種向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的特殊性質文體,其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應用范圍極其廣泛。然而在公示語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公示語譯文存在著語法錯誤、內容失真、語境不符以及缺少文學藝術感等問題。這些不同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公示語的翻譯效果。為此,本文就在此基礎上主要結合公示語翻譯的基本發(fā)展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重點分析如何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并促進公示語翻譯的科學發(fā)展。
關鍵詞:公示語;翻譯效果;發(fā)展現(xiàn)狀;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006-02
全球化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全面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帶來了文化的交融與相互影響。為了更好的在經濟貿易方面了解對方的真實需求,為外國的友商提供切實的便利,我國的公示語翻譯工作經歷了不斷的改善與創(chuàng)新。然而,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仍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為了進一步增強國家綜合文化實力,適應社會形勢的不斷發(fā)展,我們必須要加大對公示語翻譯的管理與創(chuàng)新,以此來建立科學化、系統(tǒng)化與專業(yè)化的公示語翻譯管理體系。
1.公示語翻譯的基本發(fā)展狀況
1.1 應用范圍廣泛。目前,公示語的翻譯在我國人類社會生活中應用范圍極其廣泛,其主要應用于城市宣傳、商品貿易、文化推廣以及旅游介紹方面。同時,公示語作為一種特殊性質的交際與宣傳文體,其主要用以在公共場合向人們提供特定的信息與服務。因此,從其的概念層面來分析,公示語翻譯具備一定的功能性與可行性。在社會生活中,最常用的公示語翻譯就有在商場內隨處可見的"此處小心",即可翻譯為:"Caution!",意在提醒客人到達此處應遵循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
1.2 不規(guī)范現(xiàn)象的產生。雖然,公示語翻譯現(xiàn)象在當今這個經濟發(fā)展迅速的社會隨處可見,然而其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規(guī)范現(xiàn)象。從2006年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公示語研究中心頒布的一組對當前公示語翻譯現(xiàn)狀進行整理與分析的數(shù)據(jù)來看,我國經濟、文化、政治與旅游方面的公示語翻譯存在著以下拼音拼寫錯誤、語法錯誤運用、胡亂翻譯、過度翻譯以及翻譯不明確,不清晰等共15種問題。在這15中基本問題中,其中錯誤率最高的為"胡亂翻譯",這種翻譯問題主要來源于語法運用錯誤,框架構建混亂以及表達意義模糊等不規(guī)范現(xiàn)象的產生。例如"閑人免進。"的譯文 "No lazy people."幾乎達到搞笑的地步,而標準的譯法為"Staff only."
2.公示語翻譯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語言錯誤。這里的語言錯誤常常包含拼音與語法的問題。在拼音問題中,最主要體現(xiàn)在逐字翻譯、拼音的拼寫錯誤以及標點的遺漏等。常見的有"中山北路"會被譯為"ZHONG SHAN BIE LU",這里的"BIE"就是錯誤,應譯為"BEI"。在語法問題中,由于中英方的語言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在詞法、時態(tài)與句法方面常常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最常見的即單復數(shù)不分、動詞當成名詞用以及時態(tài)不分等。例如"女士裙裝"應譯為"women's dress"。
2.2 文化背景的錯譯。文化背景是影響公示語翻譯正確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個國家、地區(qū)與民族都擁有這不同的文化氛圍與背景,正是由于這種不同的文化差異才構造了公示語翻譯的不同表達方式。但是在翻譯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文化背景的錯譯問題,例如某公交站臺公告語"讓老年人先上車"常被譯為"Old people getting on first."。這里的老人就會產生一定的文化歧義,這里應需改為"Senior citizens first."。
3.如何有效的解決公示語翻譯中存在的問題
3.1 加強對公示語語言特色的掌握。由于公示語是一種特殊性質的實用性文本,因此其具備一定的功能性、實用性、指示性與服務性。因此,公示語的翻譯不應選用較為冷僻的生詞或者其他一些古文等字詞,應積極使用現(xiàn)代人清晰可用的現(xiàn)代詞語。同時,在公示語的語言特色方面也應采取簡單易懂的風格,使得人們便于接受公示語所傳遞的信息。另外,除了應積極加強對公示語語言特色的掌握之外,還應在設置公示語的同時輔以必要的標識與圖片,以起到對公示語翻譯的補充與完善作用。
3.2 加大對文化背景與國際慣例的認知。公示語是一種具備特殊性質的功能性文體,其主要作用在于為人類提供相應的信息與數(shù)據(jù)服務,而其主要針對的對象為在華的外國人。因此,在提高公示語的翻譯能力方面,就必須要加大對外國文化背景與國際慣例的認知水平,積極掌握外國相應的語法規(guī)則與文化習慣,為在華的外國人提供清晰易懂的信息服務。同時,大部分的公示語在國際上都是有專門的設置與規(guī)范的,因此應盡可能的遵循國際規(guī)范,避免口頭化與錯誤化的問題產生。例如"禁止在此吸煙",在我國的公示語翻譯為"Do not smoke here."其實按照國際慣例則可以縮減為"No smoking here.",這樣即符合簡易易懂的翻譯規(guī)則。
3.3 建立科學完善的公示語翻譯標準與體制。在我國公示語的翻譯與整理工作是一項復雜且困難的工作,同時我國還尚未創(chuàng)建出一套科學完善的公示語翻譯標準與體制,這使得公示語的翻譯工作還存在著一定的胡亂翻譯、翻譯不到位等問題。甚至在不同的地區(qū)同一地名都有不同版本的翻譯語言,例如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華山",在不同地區(qū)的公示語中就有三,四種不同的翻譯"Hua Shan"、"Hua Mountain"與"The Mountain of Huashan"等,這會對外來游客產生一定的誤導作用,使其認為華山不是一座山的固定名稱,進一步不利于我國旅游文化的推廣與發(fā)展。
4.結語
在我國,公示語的翻譯是一項復雜且艱苦的工作,其不僅僅應用于特定的某一區(qū)域,還涉及到經濟、政治、文化與旅游等各個領域。因此,如何更好的對公示語的翻譯工作進行全面的管理與監(jiān)督,使其符合國際慣例與行業(yè)規(guī)范,并為在華外國人以及其他人群提供科學的公示語指導服務是當今急需解決的問題。綜合以上研究的內容來看,筆者建議可以加強對公示語語言特色的掌握,同時也要加大對文化背景與國際慣例的認知,最后再積極的建立科學完善的公示語翻譯標準與體制,這樣才能提高公示語翻譯的準確度與實用性,更好的為社會人類提供良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趙湘,公示語翻譯研究綜述[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12)
[2] 謝天振,翻譯研究新視野[M].青島出版社,2003
[3] 潘立,公示語漢英語用翻譯的審美探微[J].云夢學刊,2008,29(5):139-141
[4] 黃琦,英漢公示語的交際功能及翻譯策略[J].瓊州學院學報,2009,16(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