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宅
摘 要: 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各行各業(yè)都離不開競爭,想在同行業(yè)中生存和壯大,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單兵作戰(zhàn)而取勝是不可能的,需要團結互助。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小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有利于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因此,小學合作在體育教學中的研究和實施意義重大。
關鍵詞: 高中體育 體育教學 合作學習 實施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亮點”。在體育教學中,合作活動只要一開展,學生便興趣極高,課堂立刻“活”起來。
但在開展合作過程中,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有時有“散放羊”之感,將合作與自由散漫畫上等號的數(shù)不勝數(shù)。為此,在課改推進十幾年的今天,探討小組合作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和作用意義非凡。
一、小組合作在體育教學中開展的必要性
通過小組合作的開展,教師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學生擁有更多的交流機會,還可以加強組間的競爭及營造團結的氛圍。
體育教學中的小組合作以游戲形式開展,或者以問題的探討、方法的交流、訓練的技巧等方面進行,拓展學生的社交能力,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高中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中的問題
1.注重形式,缺乏內(nèi)容。
在執(zhí)教“籃球”的“傳球”教學中,教學目標是傳球的基本動作。如果將學生分組后,教師仍然示范和講解,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訓練,在這個合作過程中,缺乏明確的合作內(nèi)容,多數(shù)學生知其意,按照老師的示范和講解而訓練,但部分學生不按老師的要求做,而是我行我素,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活動著、練習著,甚至還炫耀其自己的特殊的籃球技術……表面上看,學生三五成群,似在合作,但審視全過程,合作因缺乏實質(zhì)性的內(nèi)容,致使合作走形式主義道路,偏離合作的真正要求。
2.學生的參與度低。
基于學生對體育的認識的偏差,認為體育是小科、副科,所以在體育課堂上興趣不濃、積極性不高,合作起來更是不當回事。并且,教師在分組時,只顧著分組,不關注學生的喜好、缺少對學生的真實想法的研究,從而使學生在合作中不想多發(fā)言,懶于發(fā)表看法和觀點。
如對于排球的教學,教師現(xiàn)將學生分組,然后提出合作的任務:交流排球的起源及發(fā)展。這個合作任務看似具體、明確,但缺少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合作意義不大。高中生在初中階段很少接觸排球等球類運動,對于排球更是知之甚少,而提出的問題又有專業(yè)性,所以雖然分組了,但效果不大,意義幾乎全無。
3.合作性不強。
在籃球教學中,常常有學生一個人打籃球,不重視與同學的合作,由于現(xiàn)在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性格上的自私和獨立會使學生之間不能進行良好的交流與合作。
三、加強小組合作的具體措施
1.科學劃分小組。
在小組劃分時,除了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劃分外,也可以遵從自愿的原則,促使學生主動合作,積極投入。如進行“跳高”時,在進行分組的時候,動作要領掌握好的學生、基礎較優(yōu)秀的學生和相對較弱的學生分在一組,這樣技術較好的學生可以幫助技術一般化的學生,起到“幫”、“扶”、“帶”的作用。
又如在訓練“排球”的“排球正面雙手上手傳球”時,讓學生兩人一組,一人拋出具有弧度的球,另一人傳給拋球人,然后互換。這樣的合作,有利于正確動作概念的建立、合作的有序有效。
2.選取合適的合作內(nèi)容。
在田徑短跑中,提高起跑的速度方法很多,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務必走出“一言堂”的做法,將這個問題的解決留給學生,這個問題對于學生而言,不算太難,早就有這方面的基礎,從小學體育課到初中體育課,再到初中中考的集訓等,短跑的方法、提升速度的技巧,在學生心目中根深蒂固,讓學生討論,應該是輕車熟路,再讓學生說出各種方式的優(yōu)點與不足,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和感悟而自由發(fā)表看法,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也集思廣益,相互補充。
3.保證小組合作的有序化。
因為師生對體育的偏見,再加上高中生不再考體育,所以師生思想上不重視,體育課常被語數(shù)外擠占,就是熱點、冷點不讓學生走出教室,體育課成為室內(nèi)自習課者居多,偶爾的體育課也是“放得開”、“收不攏”,體育課成為學生真正“休息”的時間,操場成為學生“放松”的場所……這樣體育課的強身健體、發(fā)展陽光體育、形成良好的體育素養(yǎng)的宗旨就無法實現(xiàn),也遠離新課標體育的根本要求。
體育課應體現(xiàn)課標標準,使學生對體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調(diào)動自主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尤其是合作活動時,更不能問題、任務一拋出,教師就任其自主活動,否則,學生的合作不是效果不盡如人意,就是合作時不顧教師的要求,做一些與活動、合作無關的活動等都是合作無序的具體表現(xiàn)。
如在《體育與健康》的理論知識的教學時,在提到預防“運動腹痛”、“身體擦傷”、“關節(jié)扭傷”、“肌肉痙攣”等時,教師提出一個問題:運動中腹痛的原因有哪些?怎樣預防“運動中腹痛”等問題后,以四人一組的形式開展小組合作活動,然而在開展的過程中,有學生一言以蔽之“不運動不腹痛”而引起組員的大笑。在體育課的合作活動中,類似的現(xiàn)象和效果可謂屢見不鮮,教師重形式輕效果的做法比比皆是。良好的秩序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討論,保證學習效率。為此,體育課上在合作學習開展時,應密切關注學生的與學習無關的活動,避免說一些與學習無關的話,避免與討論的主題沒有聯(lián)系的問題。
小組合作是新時期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在體育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設計合作活動和合作任務,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和合作訓練,并通過觀察、反饋等方式,對合作學習進行反思和改進,促使小組合作的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通過師生互動,實現(xiàn)思維的創(chuàng)新、智慧的碰撞,使學生在合作中感受成功和快樂,提高體育素養(yǎng),提高體育成績,養(yǎng)成自主鍛煉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許有學.淺談高中體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學周刊C版,2014(11).
[2]徐銀燕.淺探當前高中體育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19).